APP下载

坚持“三个突出”加强教员队伍管理

2015-01-09李光玉

政工学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军队院校教员管理

●李光玉

坚持“三个突出”加强教员队伍管理

●李光玉

《2020年前军队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实施教员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完善军队院校教员管理方式是提升教员教学能力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随着部队转型对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在教员管理层面的一些薄弱环节逐渐显现出来,成为制约教育训练的一块“短板”。研究和探索军队院校教员管理方法,着力提高教员队伍管理成效,应把“三个突出”作为着力点。

突出严格管理。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军队要依法治军,院校要依法治校。军队院校教员作为教学的实施者,也要对其进行依法管理,确保军队院校正规的工作、生活秩序和安全稳定。一要严明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加强制度建设是加强管理的前提。军队院校要下大力气研究实战化教学训练的要求,对现行规章制度认真加以修改、补充和完善,不断加强对院校教员管理制度的研究和健全。同时,还要重视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规范操作流程,保证制度的有效落实。比如,我院制定了《学院各类人员军容、行为举止及礼节礼貌规范》《关于规范和调整学院作息制度的通知》等规定,突出了军队、军人管理特点和特色;制定和形成了如《学科(术)带头人培养实施办法》《教员攻读学位和做博士后管理暂行规定》《教学组织实施过程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并编辑成册,对教员管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法规依据。二要严格落实。制度总是要靠人来执行的,如果在执行上打折扣,那么再健全、再完善的管理制度也会成为摆设。这就要求管理单位把管理的责任和要求层层分解、层层明确、层层落实,真正做到教员的事情有人管,人们做事有制度管。要切实做到管理无死角、责任无缺位,建立起严格的体系和长效机制,使制度运行更加高效优质。三要严肃责任。做好教员队伍的管理工作,必须重视院校教育系统的各级领导,努力使他们成为教育管理方面的行家里手。当前,教学实体单位的领导干部特别是教研室的领导,大多都是“双肩挑”。要进一步处理好教学研究与管理工作的关系,在搞好自己专业领域工作的同时,要用更多的精力、下更大的气力来搞好管理工作,切实明确并承担好领导职责,最大限度地做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

突出柔性管理。军队院校教员在管理中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对教员的管理应该“刚柔并济”,突出人文关怀。一要强化教员的身份认同。要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就必须兼顾教员的双重身份。军校教员由于具备军人和老师的双重身份,除教学工作以外还必须履行军人应尽的职责。教员对自己身份的确定及认同,直接关系到教员个人角色心理的形成,客观上影响着教学训练的效果。要从管理制度和氛围营造上着手,想教员之所想,急教员之所急,使他们心情愉悦地投入教学工作中去。二要高度关注教员切身利益及发展进步。着力把影响教员事业心和工作精力的隐患排除掉,使其轻装上阵,放心研战、论战。要切实关心教员的疾苦,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消除其后顾之忧。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不光要考虑教员的课题研究、论文发表情况以及任教班次成绩等显性工作业绩,还应把事业心、责任感等要素考虑在内。三要科学统筹教员的管理。管理者应该虚心学习相关理论,把握管理活动的内在规律,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地实施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出于本职工作需要,教员不仅要承担大量的教学事务,如准备教案、撰写工作总结、参加教学培训、做好听课记录等,还要参加军事训练、政治学习和其他文体活动,相关制度上的硬性规定对教员的教学自主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应在遵守既定的制度下最大限度地保障教员的自主权。

突出弹性管理。军队院校教员的管理要突出弹性管理,做到宽严相济。坚持严字当头,有利于军队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更有利于教员的成长进步;坚持以人为本,能更好地激发教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安全、高效、优质地完成各项教学科研任务。一要运用适度可控的动态管理。军校教员的身份角色较为特殊,他们既有革命军人的内在属性,又有教书育人的职业特点,是一个集军人、干部、教员角色于一身的综合体。因此,在对他们的管理上,既要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按条令条例、干部管理规定规范其行为,还要用教员的一般职业道德进行规范,以培养和提高其综合素质。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员一般实行的是单独作业,自由度较大。因此,在管理上应有别于机关干部管理,实施适度可控的动态管理。在管理中,既要把人管好,始终掌握教员的思想情况和行为动态,确保安全,遵规守纪,不出事故;又要管理适度,使被管理者乐于接受,不断激发教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以愉快的心情圆满完成各项教研任务。在具体管理中,一是要扎实做好谈心工作,及时掌握每个教员的思想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确保思想上不出问题;二是要注重深入一线调查,了解每个教员的行为动态,不仅要知道被管理者在工作时间干什么,而且要知道在业余时间干些什么,一旦发现有违章和不法行为的苗头及时提醒并予以制止;三是要针对教员职业自由度较大的特点,在工作时间内适度管理,并建立行为可控机制。二要运用环境宽松的弹性管理。教学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从劳动过程的特点来看,不仅表现为复杂性和艰苦性,而且主要表现为个体的能动性。科学研究表明,个体能动性的发挥具有很大的弹性。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士教授曾作过统计,一个人如果有志于某项工作,可发挥其80-90%的能力,否则可能只发挥20-30%。因此,对教员的管理,管理者应充分考虑个人能动性发挥的弹性,确保教员有一个良好宽松的教学科研环境。对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管理,无论是教学任务的安排、研究课题的计划和时间控制上,都应有一定的余地。尤其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授课内容和研究课题,应该给教员留有更大的余地和弹性,充分发挥教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他们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三要运用激励为主的积极管理。在军队院校教员管理上采取激励为主的积极管理,是由教员队伍结构特点和心理特征决定的。从军队院校教员队伍结构特点来看,院校教员作为党的干部,受党教育多年,经过军队这座大熔炉的长期熏陶,思想觉悟比较高,自控能力比较强。同时,教员也具有知识分子的一般心理特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存在不拘小节、不愿为行政“琐事”影响事业的心态;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到见解,乐于发表意见,但有时又表现为固执己见;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对其劳动成果希望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肯定,对其出色表现希望能得到上级的奖励和表扬。因此,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就要针对教员的现实思想状况、心理特征、行为特点等实际情况,对其进步和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作者系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水武与防化系政委】

猜你喜欢

军队院校教员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军队院校装备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混合式教学在军队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校长问题
26所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1.2万名
晚安,教员先生
军队院校军体训练风险管理研究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