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金融服务的供应链外包运营研究——以苏州赛富科技为例

2015-01-08蔡黎亚陈俊贤李瑞丽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1期
关键词:供应链物流客户

蔡黎亚,陈俊贤,李瑞丽,王 伟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0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购行为也越来越普及,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随着网购带动下的当代物流业的发展,也同时带动了众多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但据各种调查显示,许多中小企业发展的拦路虎并非企业的创新、服务能力不够,而是中小企业自身的资金匮乏。面对当代物流业的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企业只有具备充足的资金才可能跟随产业发展的步伐,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中小企业融资途径也非常有限。除了极个别行业或者企业可以获得风投的青睐,多数中小企业必须走传统的融资道路,向银行贷款或者民间借债。

但中小企业由于信用级别较低难以获得传统银行的融资服务,急需新型的金融服务来满足市场需求。这个时候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共赢性质的物流金融企业开始探索性提供相关服务。

1 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

著名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指出,“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与众多中小企业都愿意通过合作和协同运营,来实现供应链系统的成本的最小化和价值增值的最大化。”因此供应链金融是以发生在供应链上的商业交易为基础,设计的一系列为企业提供流动资本融资和现金流的解决方案。该理论从诞生之初就广受关注,现今也越来越多地为我国的各大物流公司以及商业银行所看好。并且随着各种实践经验的提升,几大较为知名的物流企业走在了以供应链金融为基础的,并能够提供整个供应链整合服务外包行业的前列。比如深圳的怡亚通(上市)、飞马供应链(上市)和苏州的赛富科技。

本文就是着眼于对相关物流企业——苏州赛富科技公司,在供应链金融理论上的实践研究,通过对相关专家、客户的探访和调研,针对其企业的运营模式,价值链优势进行分析和比对,探讨物流企业以提供金融服务为基础来实现物流整体外包的具体操作、营运风险以及未来可能的趋势。通过对供应链金融理论的实践过程研究,来探讨这种新型物流管理运作所带来的社会效应和发展前景,有助于推动我国相关企业在此方面的应用实践,扩展各有条件的公司进行供应链一体化价值服务外包业务模式的探索和创新。

2 供应链金融外包的运营特点和模式

2.1 运营特点——风险控制为核心竞争力

通过调研、梳理赛富科技的运作模式,发现其企业核心价值链大多是通过对仓储、物流、投融资等环节的企业级别的各级风险控制来完成。为了与其他创新型供应链金融企业展开错位经营,诸如飞马供应链等,该企业把针对小微企业的投融资难作为创业之初的重点扶持对象。通过整合供应链上的各种生产商、渠道商、运营商、电商等资源,在消费领域提供给其客户了多方位的分销整合服务。

他们利用了自身的资金优势,结合了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少,但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库存等特点,经过评估后把这些中小企业中的相关价值资源作为抵押物,以自身企业的风险控制管理水平为核心竞争力,创新性的为客户提供多种途径的投融资服务,来具体地介入相关客户的供应链流程。而自身则扮演了监管、提供渠道、采购、垫资备货等多种创新性的角色。通过整合金融资源和各相关实体,为各中小企业的融资和管理拓宽了渠道,是对当下金融服务业的有效补充。

2.2 运营模式——一切以供应链为基础,提供创新性的服务

基于该企业的运营模式调研,其创新性的供应链金融运作特点大致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2.2.1 垫资采购服务

针对于通过了其平台审核的客户,能够提供垫资采购以及仓储等服务。通过对于采购后的货物进行有效的监管,来保障其自有资金的安全。在客户下游的供应商付款提货后,来完成其自身及客户的营运目标。这种营运方式对于客户来讲无抵押,审批流程也较快。不仅提供给客户了物流相关的外包服务,也同步降低了客户营运成本。

2.2.2 代客囤备货服务

针对于通过风险评估的客户,以其存货、客户的合同或者客户下游的提货权来质押,提供代客户向上游供货商进行采购,或帮助客户备货、囤货等服务。这样不仅释放了客户的资金压力,为一些企业杠杆化资本运营本金,盘活了现有资产。同时对于那些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难、资金链紧缺问题,也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提高了客户的资金利用率。

2.2.3 按揭贷款服务

基于拓宽客户渠道达成共赢的目的,针对于客户下游的中小型经营商、分销商的资金周转问题,可提供按揭贷款的服务。以便于帮助客户的下游分销商来解决其运转资金不足的问题。通过协助和扶持在供应链上的薄弱环节,来实现自身的盈利目标。

2.2.4 全方位供应链外包服务

能够帮助客户提供从采购到配送等一系列的服务,提供代客预付款、代客存货发货、再到应收账款管理、回款等相关供应链上的各环节服务。当代的企业为了保持其核心竞争力,很多公司都选择外包非核心业务。而这样的金融创新服务恰恰迎合了这种发展趋势,便于客户更加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并基于此来实现与客户的共赢局面。

以上运营模式的梳理对于大多数物流企业探索性的实现供应链上的业务整合,提供了营运层面的可操作实践。也可以为相关有条件的物流企业创新性的开展各项业务,提供了新的思路。

3 供应链外包服务的社会效益

这种基于金融服务的新型供应链外包营运模式,不仅仅在企业管理上进行了创新和探索性的实践,而且也间接地协助相关企业实现了节约整个供应链上物流、运输、运营、分销等成本的消耗。根据其自身的特点,不仅在贸易环节,能提供给客户投融资的服务;而在渠道环节,可以利用自身供应链渠道特点,给客户提供更多的销售及采购渠道。

这种类型的外包服务,通过自身的优势对供应链上的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进行有机整合,协助企业更关注其自身的核心价值,把非核心价值的技术、服务、产品甚至采购、销售都通过外包的形式来实现。结合上下游企业形成了具有共赢性质的信誉链,进而实现了对利益和对企业控制的最大化。

4 运营过程的风险和前景

由于该企业部分的承担了金融公司投融资的属性,因此在营运过程中承担的各种风险都会反映在其具体的操作流程中,对企业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环节要求很高。根据陶经辉、应丽景的相关研究中指出,“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风险指标中,质押物的风险是最高的,而质押物品种的影响作用也是最大的,其次是融资企业的资质评价,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道德与信誉以及企业的未来发展状况。同时物流企业还需要高素质的企业人员熟悉内部的管理与操作,还需要企业相应的技术设备设施。”但由于客观上该类型的企业承担了部分传统银行的角色,并转由企业自身统计的信息来权衡信贷的风险,因此相信随着公司的发展,对各项管理风险的控制应是其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相关其他物流企业开展此类业务中最需要关注的管理内容。

目前基于金融服务领域的供应链外包运营模式的探索还在不断的创新中,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预见的是原有各企业组织的扁平化,几乎是不可逆转的发生在各个行业。像赛富科技这样的在金融领域的创新性服务企业也会越来越多,他们承担了渠道、分销、仓储等相关供应链的各项外包服务。由于进行了供应链的资源优化,此类企业并结合生产厂家将会提供给客户和消费者价格更为合理的产品和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客观上压缩传统组织中各级代理商的市场份额,进而加速传统企业的组织变革,进一步强化和推进组织扁平化的这一特征。

[1]毕家新.供应链金融:出现动因、运作模式及风险防范[J].华北金融 ,2010(3).

[2]赵亚娟,杨喜孙,刘心报.供应链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能力[J].区域金融研究,2009(11).

[3]陶经辉,应丽景.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的风险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3(1).

猜你喜欢

供应链物流客户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