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目标设置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5-01-07肖慧欣

重庆医学 2015年28期
关键词:奖学金医学生设置

肖慧欣

(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福州 350004)

·医学教育·

医学生目标设置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肖慧欣

(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福州 350004)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进一步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我们要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1]。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只有树立了明确的梦想和目标,才会自发形成主动学习的动力[2]。美国学者洛克在其目标设置理论中提到,“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他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地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实现目标”[3]。医学生作为人民健康的未来守护者,他们既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又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梦想和成才目标能否实现,直接影响着中国梦实现的进程和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医学生的目标设置情况如何,值得关注。因而,作者对此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在《形势与政策》这门公共课程中设置“中国梦”系列专题,从2012年下半年起开展“中国梦”专题教育,共进行4个学期,每学期开展1个子专题(6课时),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角度全面介绍“中国梦”。在“中国梦”系列专题教育结束后,再从修完《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各专业中,随机抽取3个医学类专业共21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3名(49%),女107名(51%);来自农村的学生131名(62.4%),城镇79名(37.6%);中共党员12名(5.7%),共青团员198名(94.3%);担任过班级或学生会干部的120名(57.1%),未担任过的90名(42.9%);曾经获得过奖学金的学生106名(50.5%),未获奖学金的104名(49.5%);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0名(28.6%),非困难生150名(71.4%)。

1.2 方法 采用自编“医学生目标设置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该问卷主要包括医学生的一般资料和目标设置情况等两部分的内容。其中,一般资料包括:性别、政治面貌、生源地、担任学生干部情况、奖学金获得情况、是否困难生等;医学生的目标设置情况采用开放式的问题,要求调查对象针对“为了实现你的梦想,你在大学期间设置了哪些目标?”这一问题,提供至少5个以上的目标。

1.3 统计学处理 原始数据采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目标反应强度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医学生的目标反应强度 目标的反应强度是指每个目标占所有被试者的百分比[4]。也就是说,对于每个目标,越多的人设置了该目标,说明在研究对象的目标体系中存在越普遍,反应的强度越大[5]。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校期间设置的目标中,反应强度比较大的有26个目标,见表1。

2.2 医学生目标反应强度的性别差异 表2可见,在26个高频目标中,女生在获得奖学金、科学管理时间2个目标的反应强度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目标的反应强度在性别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医学生目标反应强度在政治面貌方面的差异 由表3可知,在26个高频目标中,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的医学生在担任班干部、加入党组织、考上公务员等3个目标的反应强度要高于非中共党员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目标的反应强度在政治面貌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目标反应强度在是否获得奖学金方面的差异 表4所示,在所有高频目标中,获得过奖学金的医学生在通过英语四级或六级、获得奖学金、锻炼综合能力、考上研究生、担任班干部或学生会干部、加入党组织、科学管理时间等9个目标的反应强度要高于未曾获过奖学金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医学生26个高频目标的反应强度[n(%)]

表2 26个高频目标反应强度的性别差异[n(%)]

表3 26个高频目标反应强度在政治面貌方面的差异[n(%)]

表4 26个高频目标反应强度在是否获得奖学金方面的差异[n(%)]

2.5 目标反应强度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方面的差异 表5可见,在所有高频目标中,有担任过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在通过英语六级、获得奖学金、担任班干部、担任学生会干部、结交朋友等5个目标的反应强度要高于无担任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目标的反应强度在有无担任学生干部经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5 26个高频目标反应强度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方面的差异[n(%)]

2.6 目标反应强度在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等级方面的差异 由表6可见,在26个高频目标中,锻炼综合能力、担任班干部等2个目标中的反应强度在不同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等级的学生之间不完全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目标的反应强度在学生困难认定等级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6 26个高频目标反应强度在学生困难认定等级方面的差异[n(%)]

2.7 医学生目标设置相关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通过采用Logistic 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上述5个与目标反应强度相关的因素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共有11个高频目标受到性别、政治面貌、获得奖学金情况、担任学生干部经历、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等因素的影响,见表7。变量赋值情况如下,性别:1=男,2=女;政治面貌:1=中共党员,2=共青团员;获得奖学金情况:1=是,2=否;担任学生干部经历:1=是,2=否;家庭经济困难认定:1=特别困难,2=困难,3=一般困难,4=不困难。

表7 学生目标设置相关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 论

3.1 医学生目标反应强度和内容的比较 本次调查的210名医学生的目标设置中,反应强度比较大的有26个目标,少于颜玉炳对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一年级学生调查所得出的46个高频反应目标数量[6],但这26个目标基本涵盖在该学者的46个目标里。也与王云贵在对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学生期望培养目标作因素分析时,抽取的12个因素基本一致[7]。从26个高频反应目标的具体内容看,排在前6位的为:通过英语四级、英语六级、获得奖学金、锻炼综合能力、找到好工作、顺利完成学业。前3个目标与相关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8],后3个目标之所以不一致,主要是由于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不一样,本研究的对象主要为高年级的学生。

综观医学生设置的目标情况可见,大多数目标为偏实用型的,即以实用主义为主,比如:找到好工作、顺利完成学业等。这说明,医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历练,对自己的未来和梦想的认知变得越来越清晰,且随着学习年限的增加,目标设置越现实。另外,以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子,仍然在医学生身上得到体现,突出的表现为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获得奖学金等,这3个目标出现的频次最多。然而社会责任的目标设置水平却比较低,较少学生提到如何更好地承担救死扶伤的责任,如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这与靳媛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9]。过多地关注自身的实际问题,往往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导致自私自利,缺少为他人服务的精神,这可能与当前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缺失有关。对于这一群体而言,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只有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才会积极关注国家的各项活动,并参与其中[10]。这就提示,高等医学院校在今后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比如,开设增强社会责任目标的相关课程,编写相关爱国主义读本或校史读物;给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义诊等志愿者服务活动,使其在活动参与中,进一步提高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3.2 医学生目标反应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性别差异上看,女生在获得奖学金和科学管理自己的时间方面比男生要更强烈,女生比男生更善于管理自己的时间,这与陈昌盛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1]。由于女生更想获得奖学金,在学习上也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这也使得女生的学习成绩要好于男生,而目前高校奖学金的评定方面学习成绩占最大比重,故女生获得奖学金的人数也越多。孙云晓等专家在《拯救男孩》一书中总结到,2006~2008年连续2个年度,在全国约5万名国家奖学金获奖者中,大学女生人数均为男生的2倍左右。这就要求高校相关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进一步激发男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树立清晰的学习目标和规划自己的时间与未来。多发现男生身上的优点,因势利导,鼓励其围绕这些优点加以发扬,使学生能够建立信心,保持优势,最终形成良性循环[12]。

从政治面貌差异上看,中共党员在担任班干部、加入党组织、考上公务员等3个目标的反应强度要高于非中共党员的学生。这可能与高校对发展党员的要求有关,即一般要求中共党员“又红又专”,不论是在思想上要积极端正,在工作上也要突出。为了达到这些条件和要求,想加入中共党组织的学生必然要在各方面表现得更优秀,比如通过担任学生干部来表现自己。同时,当前许多公务员职位在招考的条件上要求中共党员,这也是为什么中共党员在考公务员的目标上要比其他政治面貌的学生要强烈。

从获得奖学金的经历方面看,有获得过奖学金的医学生在通过英语四级或六级、获得奖学金、锻炼综合能力、考上研究生、担任班干部或学生会干部、加入党组织、科学管理时间等9个目标的反应强度要高于未曾获过奖学金的学生。透过这些目标内容可见,其中的大多数目标都是评定奖学金的条件或成为加分的条件。这就提醒高校学生工作者在设定奖学金的评定条件上,应该尽量多元化,权衡轻重,以培养全面、综合型的人才为中心,摒弃以学习成绩论英雄的标准来评定奖学金,避免学生进入学习功利主义的怪圈。

从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的差异看,越困难的学生在锻炼综合能力、担任班干部等2个目标中的反应强度越强烈。这说明该部分学生尽管在家庭经济上比较困难,但仍希望能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以赢得更好的未来,并改变当前的现状。这就提示高校相关管理工作者应该进一步转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模式,要积极构建能力本位型的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模式[13]。在发挥传统的社会经济资助职能的同时,进一步发挥教育资助和能力资助的职能,提供生产性和教育性资助,将培养和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资助的着重点,对其进行有效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培养,缩短其与普通学生的差距,真正实现资助育人的目的。

[1]习近平.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3-03-17)[2015-08-05].http://news.xinhuanet.com/2013lh/2013-03/17/c_115052635.htm.

[2]岳春,张春和.浅析“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2014,32(5):91-92.

[3]Locke EA,Latham GP.Work motivation and satisfaction:light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J].Psychology Science,1990,3(1):240-246.

[4]徐伟,李朝旭,韩仁生.友谊的结构研究——一项对大学生友谊内隐观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5):1096-1100,1080.

[5]颜玉炳.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目标设置的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及目标结构构建的统计学技术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09.

[6]颜玉炳,黄子杰.临床医学本科一年级学生目标内容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9,8(2):222-224.

[7]王云贵.我国医学生培养目标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16(1):1-4.

[8]颜玉炳,黄子杰,林大熙,等.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一年级学生目标设置的结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6):436-440.

[9]靳媛,李娜.大学生目标设置特点及其对高等教育启示的探析[J].医学与哲学,2007,28(11):60-61.

[10]李春山.“中国梦”主旋律下大学生政治素质现状调查与优化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2014,32(6):72-74.

[11]陈昌盛,周屏.大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管理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5(3):131-136.

[12]卢献锁.透视高校奖学金“阴盛阳衰”现象[J].教育与职业,2012,69(13):88-89.

[13]张瑞芝,张香忖.建构能力本位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模式[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29(4):58-62.

10.3969/j.issn.1671-8348.2015.28.043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A类课题(JAS14515);福建医科大学教改课题(J13005)。

:肖慧欣(1983-),硕士,讲师,主要从事高等医学教育工作。

R-4

B

1671-8348(2015)28-4013-04

2015-04-13

2015-06-16)

猜你喜欢

奖学金医学生设置
学成必有为 不忘桑梓情——写在“谈智隽奖学金”第二十七次颁奖大会后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图解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