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说(四十四)

2015-01-06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李恒滨

视野 2015年5期
关键词:残石石经蔡邕

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 李恒滨

图说(四十四)

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 李恒滨

汉代隶书碑刻

熹平石经

蔡邕画像

《熹平石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刻石,刻于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由大学者蔡邕亲自书写儒家经典共7部,刻于64块石碑上,计二十余万字,其字为标准的八分体隶书,共用时九年方完成,碑立于洛阳太学门外,称《鸿都石经》,亦称《熹平石经》。蔡邕汉献帝时任左中郎将,故后人称他“蔡中郎”,他精于篆隶,尤以隶书著称,其书结构严整,变化自如。唐张怀瓘《书断》称其书“体法百变,穷灵尽妙,独步古今”,南朝梁武帝《古今书人优劣评》称其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

《熹平石经》刻成立后,引起轰动,仅每天前往观看及摹写的人所坐的车子就有一千多辆,其在中国书法史上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可惜的是其后不久,就遭战乱,被董卓损毁,后又屡遭破坏,但留存的石经残石被学者视若拱璧,被国内外博物馆珍藏。国民党元老、大书法家于右任在上世纪30年代发现一块石经残片,为了不让古董商将其卖给外国人,宁可多出钱,也要将其留在国内,最终花了4000银元将其买下,在1937年又将其捐给西安碑林博物馆。于右任收藏有各种碑志共计318种,384方,共耗资16万银元,全部捐给了西安碑林博物馆,为保护文化遗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熹平石经》残石

《熹平石经》石刻拓片

《熹平石经》石刻拓片(局部)

猜你喜欢

残石石经蔡邕
飞白的创新
石经
胆管内超声用于胆总管结石内镜下取石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铸型肾结石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残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蔡邕听琴
韩国古代石刻文字考释问题及华严石经文字的复原
Isolation and callus formation of Gracilariopsis bailiniae(Gracilariales, Rhodophyta) protoplasts*
结石通胶囊治疗肾结石mPCNL术后残石的临床观察
蔡文姬辨琴
不同术式在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中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