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途径的分析

2015-01-04李超

人间 2015年15期
关键词:牡丹江师范学院心理健康

李超

(牡丹江师范学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途径的分析

李超

(牡丹江师范学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伴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在校学生尤其是大学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也日益强烈,对一名大学生来说,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也严峻的考验着大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途经

一、心理健康含义

心理健康可以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没有心理疾病,这也是心理健康较基本的含义;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这是心理健康最本质的含义,它意味着要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一个人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1]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人心里是否健康,指的不仅仅是心理有没有疾病,同时也把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心里倾向作为一个重要的考察因素。而作为当代大学生,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往往就是心理状态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变化。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在大学生活中,学业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焦虑问题、情感问题、大学生活适应等问题,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心理问题。那么,如何让大学生学会释放压力、缓解情绪、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也是现在大学生心理教育关注的重点。江泽民曾指出:“一个民族新一代没有强健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作为一名大学生,承载的不仅仅是父母亲人的希望,还承学校、社会和国家的期望。然而,作为这样一个高素质的群体,在学校深造期间却屡屡出现杀人或者跳楼事件,如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杀人事件、华中科技大学情侣跳楼事件、如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残害同学事件、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硫酸伤熊”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让人痛心,其心理问题产生也让人陷入深深的思考。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改善途径

(一)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作为一名大学生,大部分的学习和生活时间都集中在校园中,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同学和老师,在面对先对枯燥乏味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时,大家更热衷于内容丰富、趣味性较强、能够舒展身心的室外体育活动,而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每周充足的体育课时,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大量的体育活动时间,同时,体育课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还有促进心理健康、形成健康人格的作用。因此,只要积极地主动地上好体育课、参加体育活动,充分的参与的整个体育氛围中中,尽情的释放体育热情,与老师同学们大声欢笑、互动,在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又可以释放紧张的学习压力,舒缓心情,形成乐观积极的心态,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一举多得,是形成和提高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而又有效的途径。

(二)学会沟通和交流

充分利用每次假期日在家休息的时间,经常与父母进行沟通交流。父母作为我们最亲近的人,在健康身体和心理健康方面都会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然而社会的进步,要求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要有独立的思想,同时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占据很大比例,家长过度的溺爱,导致孩子跟父母的交流愈来愈少,以至于家长和孩子之间没有共同话题,父母只是单一的对孩子期望,却不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生活状态。如果大学生能够利用假期,在家与父母多多交流沟通,把所有的快乐和喜悦、不快和抱怨,都跟父母倾诉一下,让自己的快有人分享,在父母的帮助下,也能帮助自己走出阴暗,释放阴霾,积极的面对困难和挫折。这样一来,既能增进父母和自己的感情,也能让自己学会倾诉和倾听,何乐而不为呢。

(三)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找积极的、健康的的生活情趣。大学生阶段,是一个逐渐形成独立思想、独立人格和独立生活方式的阶段,是一个逐渐脱离父母的庇护、独立成长和面对的阶段,这个过程肯定不是平坦的,会遇到种种的困难和挫折,也可能会遇到大起大落的心绪波动,这些也是大学生阶段,面临的最大心理挑战,这个过程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都会经历,也是每个人都必须承认的人生过程。因此,要学会寻找途径,主动的培养自己调整心态、控制情绪和积极面对的能力,不要总是被动的寻找,出现了心理问题或者承受不了在被动寻求帮助。大学生活中,有很多途径可以形成和培养健康的心理,例如参加社团活动,走出寝室,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寻找适合自己社团组织,在社团活动中,同学之间常常交流技能战术,有些同学成为了传授技能的骨干,或者一场比赛的组织者、指挥者,在活动中培养了综合能力与良好的心理素质。[2]也可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逐渐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这样的机会很多,只要有一颗积极健康的心,处处都是光明。

四、总结

《孟子》一书中支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本就不是一帆风顺,会经历道路的坎坷,可能有大喜大悲的人生起伏,当然也会有成功的喜悦和收获,总之,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时无刻不在考验一个人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也在衡量着你是否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得到社会和学校的广泛重视,也希望本文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形成和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1]季浏主编.体育心理学[A].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钱宏颖.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浙江体育科学.2005年4月.27卷第2期

牡丹江师范学院2014年研究生学术科技创新项目

项目编号:yjsxscx2014-19mdjnu

R395

A

1671-864X(2015)05-0139-01

李超,牡丹江师范学院在读研究生,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学的理论研究。

栾振昌,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猜你喜欢

牡丹江师范学院心理健康
遵义师范学院作品
通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洛阳师范学院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