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城融合中产业培育的美国经验

2015-01-03于新东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46期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

■于新东/文

产城融合中产业培育的美国经验

■于新东/文

越是新的事物越要建立在坚实的传统基础上,没有强大和先进的制造业提供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在线检测、营销服务和经营管理等在内的全过程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只是没有依托的空中楼阁,势必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枯萎枯竭。

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影响,促使美国一方面思考如何摆脱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考虑如何继续保持头号经济强国地位。为此,美国在反思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倒挂以及过于依赖金融创新与信贷消费拉动经济模式等诸多问题后,积极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求继续占据竞争制高点。

第一,展望未来世界:分析与预测乃至主动创造未来人类社会的需求、趋向和图景,力求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浪潮,继续确保其全球霸主地位。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凭依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优势地位,不是被动地迎合未来发展潮流,而是主动地创造并引领世界潮流。通俗地说,就是美国仍然要把全世界引向由美国所设定的方向、道路和目标。而这实际上恰恰正是美国走向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应该讲,研究分析美国成功和强大原因的文献资料可以说是汗牛充栋,角度很多,结论自然也就各有侧重,说是科技立国也可,说是教育立国也可,说是民主立国也可,都是对的。但是有一个角度一直为人忽视,那就是战略立国。美国是一个十分强调战略引领发展的国家,无论是其国内战略,还是其全球战略,都充分体现出美国在战略前瞻、战略预测和战略制胜上的独到之处与胜人一筹。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又是美国引领全球潮流的总体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说,美国曾经是以民主政体、生活方式、价值观、美国梦等输出为主,那么,当前及今后则会以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品牌、标准、知识产权、技术转让、专利许可等输出为主。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新兴产业实现了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完美结合,是比文化或者军事都更完美的“全球争霸”利器。而其他国家则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从属地位,或跟随、或配套、或旁观,这一点可以从美国成功抢占信息产业的绝对制高点看得十分清楚。对此,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觉,防止美国在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设限和施压,特别是运用政治手段、贸易手段、金融手段等。

第二,振兴制造产业:推行内涵更丰富、更高层次的“再工业化”战略,确保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

美国充分认识到,越是新的事物越要建立在坚实的传统基础上,没有强大和先进的制造业提供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在线检测、营销服务和经营管理等在内的全过程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只是没有依托的空中楼阁,势必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枯萎枯竭。为此,2009年底,美国推行以促进出口推动型增长和制造业增长为主要内容的“再工业化”战略,重塑美国竞争优势。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美国的所谓“再工业化”不是简单的再度或者重复工业化,更不是返回劳动密集型和资源要素型的低端增长模式,其要义在于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建立新产业部门,创造新经济增长点。主要采取四个方面的举措。一是降低制造业成本。主要包括:减少制造业税负、改革公共医疗保险制度以降低企业的医疗保险负担、减少管制和司法诉讼成本、实施节能计划降低能源成本、鼓励创新投资及加强职业教育培训以提高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等具体措施。二是提升制造业创新水平。主张通过重构国家创新基础,强化美国自主创新的基本要素;通过鼓励发展有效创业的竞争市场,为创业和风险投资营造良好的环境;通过扶持清洁能源、先进车辆和健康信息等重点行业的研发,推动战略性新兴行业的重点科研项目取得突破。三是鼓励发展先进制造业。广为推行精益生产、准时生产、清洁生产、柔性制造、敏捷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虚拟制造和绿色制造等诸多先进生产模式进入先进制造业,加快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和科技进步。四是出台《制造业促进法案》。

第三,促进产业融合:加大跨产业间的技术交流合作,努力寻求新兴产业技术突破。

产业之间相互渗透,趋于融合,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产业融合不仅通过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而且促进产业结构不断趋向合理化和高度化,特别是,产业融合还催生了许多新产品和新服务,满足了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后对更高层次消费品的需求,反过来又极大地拉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因此,美国继续加大促进产业融合步伐,拓展技术应用领域,突破产业原有边界,提高企业创新力,增强产业竞争力。当前,美国正把加快“三网融合”作为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提出要在宽带普及率和互联网接入方面重返世界领先地位,加大对信息传感网、公共安全网、智能电网等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对生物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拓展纳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空间,仅2010年纳米技术计划的研发经费就达16亿美元。

第四,鼓励民间参与: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建立起更广阔、更有力的全社会支撑。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用于科学研发的投资资金的来源已经迅速转移到私营企业。据白宫科学与技术政策办公室称,各种民间团体在科研上的投资已经占到总投资的三分之二。美国政府进一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立民用空间项目计划,组建公私合营企业探索清洁煤技术的商业化模式,鼓励私人投资进入宽带服务领域等,意在推动民间参与科技开发和利用,以保持美国的创新活力和经济增长。以英特尔、谷歌、微软、思科为代表的美国企业,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普遍增加研发投入。举例来说,英特尔2009年2月初宣布公司计划投入70亿美元升级其美国工厂生产技术,实现32纳米制造工艺。2010年2月英特尔又宣布,计划与24家风投资本公司组成一个投资美国联盟(Invest in America Alliance),向美国科技公司注资35亿美元。其中英特尔自己的风投部门英特尔投资公司投入2亿美元。主要投资目标是电脑和信息技术部门、绿色技术部门和生物科技部门,意在维持科技创新优势,抢占新兴产业竞争制高点。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我国将24种矿产确定为战略性矿产
再造战略性大单品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新兴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现状及建议
在新兴产业看小元件如何发挥大作用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