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发展校园足球的喜与忧

2015-01-03刘佳尔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100030

校园足球 2015年7期
关键词:教练球队足球

刘佳尔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100030)

互联网时代发展校园足球的喜与忧

刘佳尔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100030)

编者按:《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提出了中国足球未来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将发展足球运动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校园足球的发展迎来黄金时期。如今,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为校园足球带来了新的价值体现,对此很多业内人士、学生、教师和家长都有着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近期,本刊收到一名人大附中高二在校学生的投稿,作者通过多方采访,从多角度阐述了互联网时代校园足球的商业价值和将会产生的弊端,观点清晰,有理有据,值得一读和思考。

近日,笔者采访了一些校园足球的教练、学生球员、体育教师、有关研究人员和投资校园足球的企业家等,请教并沟通了校园足球发展问题。大家普遍赞同和期待校园足球大发展,但也有些看不准和担心,经过认真思考,笔者有以下几点粗浅的感受和认识。

一、校园足球引起企业家的兴趣

从国内、国外的情况来看,除美国大学生的篮球、橄榄球等少数几项赛事外,企业对学校体育特别是中小学校园体育很少感兴趣,因为没有盈利和潜在机会。但是,自从国家发布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的消息后,国内企业甚至国外企业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据报道,聚运动公司拿出一个亿冠名上海校足联盟杯赛3年,对校园足球投入或考虑投入的企业还有特步、万达、阿里、恒大、阿迪达斯等,而且据说开价不低。有记者说,一周接到3个与校园足球有关的对接会、发布会的邀请。校园足球的组织者也表示校园“蕴藏着巨大产业价值”。地方中学甚至小学的足球比赛也吸引了赞助商的关注,有些还提供海外教练和留学海外俱乐部的机会。有媒体称校园足球成为了“资本市场的蓝海”,有着极大的市场空间。

二、校园足球产生商业价值的秘笈:互联网和大数据

为什么校园足球“反常”地吸引了投资者的兴趣?投资者所宣称的支持国家意图或公益之心可能只是原因之一,主要原因应该是校园足球的发展赶上了好时机: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为校园足球带来了新的商业价值。

足球的传统商业价值主要来自门票收入、转播收入和纪念品开发收入等。在校园足球中,这些都卖不上价钱,没有什么大商机可谈。但在互联网特别是智能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情况发生了变化。

智能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最有价值的商业资源是用户资源和其行为数据资源。“粉丝经济”即拥有忠诚度高的关注者群体,是互联网公司最大的竞争优势之一,也是互联网商业做大、做强的基础。我国有海量的学生和家长群体,普及校园足球,会吸引这个群体中一部分人的关注力,人数相当可观。因此,投资校园足球就是培育和获得巨量、高粘度和行为可预测粉丝群体,使之成为企业的潜在消费者,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机会由此诞生。商机不仅来自这些粉丝对校园足球及其衍生商品的消费,更重要的是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他们的各种偏好,从而更精确、高效的推销,使这些粉丝产生跨界消费,从而使企业获得跨领域叠加式的新商机。

以2014年世界杯的报道为例,腾讯对用户需求进行挖掘,整理用户关注热点,实时抓取用户社交行为并进行数据化分析,以此为基础,制作出一系列根据球迷情感“量身定制”的世界杯原创报道内容。笔者是欧洲足球特别是西班牙的球迷,除比赛之外还比较关注赛事之外的相关花絮,网站推送的“倍儿黑—乌贼刘”、“西班牙—国足附体”、“德国第一女球迷默克尔”等内容,时刻吸引着我的眼球。至今,我仍能收到与西班牙足球相关的商业推介,近期收到了巴萨三冠王纪念球衫的推销广告,我和朋友购买了很多件。

由此可见聚集粉丝的重要性。正如大足联赛组织者所言,“大足联赛影响巨大,借互联网乘风腾飞是必然,互联网诞生过许多亿万富豪,而当下助力大足联赛是最佳方案”。这个说法可能有点过头,但并非没有道理。中国的学生人口有2亿多,再加上家长、朋友等,即使企业只获得很小一个部分,其规模也很可观,因此,投资校园足球的企业大都是互联网企业。有企业已经针对学生和青少年足球训练开发了微信平台,钱宝网正在搭建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平台,引进西甲教练上平台和进校园;动吧体育公司准备在微信上推出一款应用,从荷兰引进足球启蒙培训方法,吸引4至12岁的少儿接受培训。

三、喜中有忧的问题

当前校园足球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足,企业投入是好事,应该鼓励。但在调研之中,一些人士也表达了几方面的担忧。

一是商业氛围浸入校园。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办一支高水平的学校球队,办一个受众面广的校际联赛,就意味着商业机会。长久下去,会侵蚀学校体育的本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青少年拼搏进取、团结合作的体育精神。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足球队的外籍教练在采访中说:“我们来中国当学校足球队教练,是因为喜欢足球,喜欢教孩子们踢足球,而不是追求收入。现在许多人见到我们就问,你们挣多少钱,似乎认为在中国搞足球就应该赚大钱。听说还有学校出高价挖教练,这种倾向令人担忧,如果这种氛围形成,校园足球就成了逐利足球了。”

二是热衷于办球队、办赛事,而不是上好体育课。在采访中有数位体育教师和研究人员反映:一些有点水平和名气的足球教师被多所学校请去指导球队,许多学校都准备招特长生组建球队,教育局主要考虑如何办好学校联赛。但是,目前能踢球、会踢球的学生很少,会教球的教师更少,重点应该放在如何让普通学生上好包括足球在内的体育课,而不是办几支高水平的球队。有的水平高的教师只带球队甚至带几支球队,不再教正常的体育课,有的学校为了争取足球特色校的牌子,将会一点足球的教师抽调去办一支球队,停止了面对所有学生的足球课。大家担心,这样下去校园足球就成了少数人的事情,这与发展校园足球、普及足球运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愿望背道而驰。

三是可能导致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状况两级分化。在好的球队、好的比赛成绩受到高度重视的情况下,学校和社会资源的分布可能出现失衡。美国号称重视学校体育,但实际上资源失衡问题很突出。一边是一些学校体育很强,一边是许多学校体育课开设情况达不到要求。据报道,在2006年,美国只有36%的州对小学体育教育规定了时间,只有17.1%的小学、24.7%的初中和8.6%的高中能提供每周至少三天的体育课。一边是名校名队的教练拿着高出校长几倍的工资,例如美国、英国一些贵族学校中的教练,更不用说美国大学篮球、橄榄球的教练了;一边是大量因为工资待遇低而找不到足够的体育教师。我曾经参加中国大、中学生访德交流活动,向德国一位学生了解当地学校体育的情况,他告诉我,德国中小学生体育教育差别很大,他之所以选择现在的学校,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是一所体育强校。但他入校后才发现,只有被选入校队的极少数学生能受到近似专业水平的体育教育,而大部分普通学生的体育教育“也就那样”,他主要参加社会上的俱乐部的活动。在那次交流活动中,德国中学的教师对我国中考要计算体育成绩的做法大加赞赏。在采访中,有专家表示挺担心我们也会出现这种两级分化的现象,学校将过多资源投在少数拔尖学生身上,甚至可能出现学校之间为了争取好教练、好尖子生而竞相出价,从而过多占据其它教学资源的问题。

四、几点浮浅思考

通过上述调研,我有几点初步的感受。第一,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我国巨大的学生数量是实实在在的“富矿”,这对学校体育吸纳更多资源是有利的因素;第二,企业进入后,商业考虑和对教练、学生资源的竞争难以避免;第三,虽然受访者都提出政府要加强管理和引导,但并没有提出具体有效的办法,甚至对是否有办法信心不足。但是,这种状况应该避免,听之任之会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强烈建议相关部门要早做研究,防患于未然。

猜你喜欢

教练球队足球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贪玩教练
菜鸟球队菜鸟兵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睡着了
加油
球队年利润最多排名
认识足球(一)
一个城市和他的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