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果图法精轧机鼓形齿接轴更换工艺改进

2015-01-02刘健夏杰宋保国陈建民

山东冶金 2015年2期
关键词:内齿圈图法轧辊

刘健,夏杰,宋保国,陈建民

(1山钢股份济南分公司检修工程公司,山东济南 250101;2山东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山东济南 250101)

经验交流

因果图法精轧机鼓形齿接轴更换工艺改进

刘健1,夏杰2,宋保国1,陈建民1

(1山钢股份济南分公司检修工程公司,山东济南 250101;2山东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山东济南 250101)

应用因果图法分析精轧机鼓形齿接轴更换工艺步骤,查找更换时间长的原因,在准备工作、工具改进、方案制定、人员安排方面进行了优化。改进后,更换1对接轴所用时间由12 h减少到6 h,施工人员由9人减少到6人。

因果图法;鼓形齿接轴;方案;施工人员

1 前言

精轧机主传动鼓形齿接轴是轧机列的重要部件,当鼓形齿接轴的零件磨损及损坏时需更换,更换过程复杂、时间久、用人多。为实现快速高效更换,用因果图法对原有更换过程分析,对精轧机鼓形齿接轴更换过程存在问题进行总结,进而优化了更换步骤。设计制作了专用工具,缩短了更换时间,减少了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为现场设备维修提供了实践经验。

2 鼓形齿接轴更换步骤分析

2.1 精轧机鼓形齿接轴现场情况

精轧机鼓形齿接轴分为齿端组件、轴组件、辊端组件3部分。齿端组件一端与齿轮机座的齿轮轴配合连接,另一端通过齿端组件的内齿圈与该端的轴组件的外齿圈连接,辊端组件的轧辊套一端与轧辊连接,另一端通过轧辊套的内齿圈与该端的轴组件的外齿圈连接。

鼓形齿接轴常出现的故障:辊端组件的轧辊套磨损间隙过大,对鼓形齿啮合部位齿面的冲击挤压加剧,从而影响正常使用;辊端组件的接油盒轴承损坏。出现上述情况时需更换备件,由于设备结构原因,一般情况下轴组件与辊端组件一起更换。

2.2 原接轴更换步骤

1)核实备件材料尺寸,并进行清洗。2)办理作业票、挂工作牌。3)抽出上、下工作辊。4)拆卸对应传动侧走台并吊走;关闭稀油润滑并拆润滑油硬、软管;拆齿轮机座端积油箱上罩并吊走;拆接轴连接板;拆齿端组件内齿圈端盖。5)用钢丝绳吊住上接轴,操作人员配合打开上接轴夹紧;起吊上接轴;用钢丝绳吊住下接轴,操作人员配合打开下接轴夹紧;起吊下接轴。6)回装下接轴,在起吊接轴时注意将辊端组件的轧辊套内孔方位与轧辊扁头一致。7)回拉钢丝绳绕过在齿轮机座吊装耳轴,一端挂在天车钩头上,一端拴在接轴上,将接轴拉向齿轮机座端,然后操作人员配合操作接轴夹紧装置夹紧辊端组件。8)同法回装上接轴。9)安装连接板组件,回装箱体,安装稀油软管,紧固螺栓。10)开稀油润滑阀门。11)装轧机工作辊,调整接轴高度。12)回装走台。13)作业完毕清理现场,注销作业票,摘工作牌。

2.3 鼓形齿接轴更换时间

更换时间长的因果图如图1所示。

图1 鼓形齿接轴更换时间长的因果图

3 工艺优化措施

据图分析,可在准备工作、工具改进、方案优化、人员安排方面进行优化,完善精轧机鼓形齿接轴更换工艺,达到快速更换的目的。

3.1 准备工作

1)施工人员学习更换步骤。2)制定具体的工器具及材料明细表,检修前对照明细表作好准备。3)安装临时安全照明。4)清理现场,地面撒硅藻土后再铺石棉布,防止滑倒。5)在备件放置位置将新接轴辊端组件的轧辊套内孔方位调整到与轧辊扁头一致。

3.2 工具改进

1)配备电动扳手,拆卸、安装螺栓时尽量使用电动扳手。2)新接轴组件外齿圈插入齿端组件的内齿圈时,既要保证轴线对中还要保证齿的位置正确才能装入。现场用天车、撬棍配合调整,多次调整才能装入。因此设计定位调整块由定位块、转轴螺栓、撬杠组成。使新接轴轴组件外齿圈插入齿端组件的内齿圈时保证轴线对中,只需调整齿的位置就行。定位调整块如图2所示。

图2 定位调整块

定位调整块的使用。在齿端组件内齿圈上利用固定端盖的螺纹孔安装两件定位块,且分左右安装在齿端组件内齿圈的上半圆内,起吊新接轴,新接轴轴组件外齿圈的齿顶表面靠在定位块的内圆弧B表面上。内圆弧B的直径与齿端组件内齿圈的齿根圆直径一致,且定位块安装后内圆弧B表面与齿端组件内齿圈的齿根圆对齐,这样就保证了接轴轴组件外齿圈与齿端组件的内齿圈轴线对中。根据情况在定位块上安装转轴螺栓、撬杠来撬接轴轴组件外齿圈的齿,齿调整好后,使新接轴轴组件外齿圈顺利插入齿端组件的内齿圈。3)新、旧每根接轴各备1套钢丝绳,减少吊运时解绳、拴绳的过程。

3.3 方案优化

1)确定接轴栓钢丝绳位置,以便快速吊平接轴,同时也便于拆卸、安装接轴。2)由于接轴体积、吨位大不易吊运,优化并指定接轴吊运路线以方便吊运。3)由于检修时多处使用天车,有时会因时间段耽误施工,根据检修工序须事先协调等天车使用的时间段。4)更换步骤优化:经过分析需对原有更换步骤的第4至第12项进行优化。

3.4 人员安排

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至少有2名;优化的步骤中每一步有2、3项,人员需分开同时进行,分工细致,任务明确,提高了效率。

4 结语

通过因果图法查找分析精轧机鼓形齿接轴更换用时长的原因,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也进行了相关的改造,使更换工艺得到优化,达到了快速、高效的更换精轧机鼓形齿接轴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更换1对接轴所需时间由12 h减少到6 h,施工人员所需时间由9人减少到6人。

TG333

B

1004-4620(2015)02-0075-02

2015-01-16

刘健,男,1968年生,1990年毕业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轧钢机械专业。现为济钢检修工程公司薄板部热轧区高级工程师,从事设备管理维修工作。

猜你喜欢

内齿圈图法轧辊
杭州市2016—2020监测年流行性感冒累积和控制图法预警效果分析
思维导图法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帕金森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梅钢1780产线高速钢轧辊使用维护
钼棒轧机的轧辊表面凹陷、断裂分析与改进
冷弯成型生产中的轧辊消耗控制
一种新结构的快换通用型插内齿圈夹具
具有柔性内齿圈的行星齿轮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基于博弈论和雷达图法的黑启动方案评估
关于抠图法在PS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八速0BK/0BL自动变速器动力驱动路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