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选择因素分析

2015-01-02马慧玲

北方经贸 2015年8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管理

马慧玲

(河南中医学院,郑州 450000)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利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在于日常管理。企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管理主要就是人员管理。因此,归根结底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不是设备的更新升级,也不是产品的研发创新,而是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要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的学问很深,管理模式也很多,一个企业选择怎样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需要具体分析不同的环境条件因素,有针对性的选择某种管理模式。

一、基本概念

很多管理学的专家、学者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探析是多层次、立体化的。因此,他们对其概念的描述也是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的。一些专家认为人力资源的管理就是其管理系统,主要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有哈弗式、思妥瑞式和盖世特式;一些专家从管理的目的出发,将人力资源管理分成减少企业成本式和提升人员素质式;一些专家按管理的结果将其分成最优方式和非最优方式。笔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没有具体的形式,是人际关系管理的一个部分,一个企业如果刻意地追求某种管理模式,将势必出现管理的僵化。灵活运用不同模式,融会贯通,实现一种不同模式的融合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境界。

二、具体模式

经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有十几种,本文重点阐述其中的几种常见的管理模式。第一,基于管理的目的看,人力资源的管理有全局性的管理、业绩型的管理、集成式的管理等,这三种管理模式是基于不同的目的施加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发展,逐步实现和优化出现的,是对企业人才潜能不断发掘的产物。第二,基于管理的过程看,人力资源的管理有综合式的管理、技能式的管理、业绩式的管理。综合式的管理模式属于一种随着不断变化而进行调整的管理模式,通过不断调整各个部门的情况,实现了最优化的管理。技能和业绩式的管理没有追求变化的管理方式,而是针对管理的复合型,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提升。第三,基于管理的内容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有针对企业自身的管理和针对员工的管理。针对企业自身的管理主要涉及的是对企业不同管理理念的优化和提升,是整个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思想的体现,是对不同企业文化的有效整合,可以是整个企业的管理,也可以是某个部门的管理。针对员工的管理主要指企业对员工约束的具体化,也是各种规章制度的体现,针对员工管理有财务报销制度、请假制度、出勤制度、工作状态制度等。第四,基于管理的方法看,有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模式,也有现代社会的管理模式。传统的管理模式主要是一种仅凭管理者的经验,提出一些人力管理的方式方法,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这种仅凭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不太适应企业需要,更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追求的是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对人性的释放。

三、选择因素

(一)企业的整体布局是其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

任何企业在创建之初都有自己企业的整体布局和发展方向。每一个企业老总都有自己的管理理念,这些东西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指导思想,影响着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方法将充分体现出一个企业的整体战略布局和思路。

(二)国有和非国有的企业属性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关键一环

在中国,企业有国有和非国有之分,这两种不同的企业属性决定了其选择不同的管理模式,国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更为粗放、简单、人性化,企业员工的幸福感指数很高。而非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现的是人员管理的最优化,发掘员工内在的潜能,实现一种人尽其用的效果。

(三)企业的大小是其选择不同管理模式的重要依据

一般企业规模较小时,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相对比较简单粗放,没有很多的条条框框。随着企业不断的扩大,员工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时候就需要更为细致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企业和员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四)企业的底蕴是其选择不同人力模式的重要基础

一个企业不论规模大小,也不管人员数量多少,企业的底蕴一定是有的,它是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实现了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意图。

四、具体做法

企业永远是以追求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为主要目的。现代社会追求民主文明,人们开始注重自己权益的保护,人才素质不断提高将推动这种情况愈发突出。一个企业如果还是一味强调全面的质量管理模式,只会进一步增加劳动者的工作压力和强度。在这种高压力、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劳动者的基本尊重得不到保障,势必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优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缓解这种对立局面。下面就具体做法进行阐述。

(一)精神和物质奖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出发点

一个劳动者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基本要求就是维持自己和家人的正常生活,每一个员工都渴望赚取更多的钱来养家糊口。不断地增加劳动强度、施加工作压力虽然可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增加企业利润,但是这种利润增加的代价造成员工长期的工作压力得不到释放和发泄。企业设立精神和物质奖励将是对员工工作积极性最好的表示。这种表示正好符合了劳动者出来打工的基本要求。因此,这种方式将有力促进劳资关系进一步和谐融洽,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关怀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进一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

(二)降低员工劳动危机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抓手

现今劳资关系维系的纽带就是人事劳动合同。有效地处理好企业和员工的劳动合同,将进一步降低员工的劳动危机感,不至于造成人心恐慌。具体来说,要分层次对待员工的劳动合同,一些掌握企业核心技术和秘密的人员,要实行终身的劳动合同,这样可以有效地稳定企业的核心技术,保持高尖端的人才储备。在人事合同中还要表述出人才具体的上升空间和劳动价值。对于一般的岗位,技术含量不是很高,专业要求不是很严,也要签订一定时间的劳动合同,保持岗位人员的稳定性。

(三)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表征

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理念将员工纳入企业大家庭之中,使得他们迅速感到企业温暖,对企业进一步萌发情感,有效地提升员工主人翁意识。同时这种具有人文关怀的企业文化将进一步拉近员工之间的感情交流,使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冲破方言的障碍和心理的结缔,迅速融入企业这个大家庭之中,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现代社会的竞争体现为人才的竞争。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将自己员工的思想放在首位,企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道路上是走不长的。

五、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探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的转型发展,是充分尊重人才、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将促进员工对企业归属感的强化,这种归属感一旦形成,将有力促进员工工作态度的转变,以一种积极上进的状态面对自己的工作,工作效率将进一步提升,企业产品的质量将得到保障,企业发展才有动力驱动,这是有生命力的企业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1] 高 飞,王 曦,徐 巍.浅析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变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素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

[2] 张雅玲.浅谈人力资源链式管理模式的构建[J].中国外资,2013.

[3] 孙 岩.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升现代建筑企业竞争能力[J].科技与企业,2013(3):22-24.

[4] 李静萍.浅析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选择因素[J].现代经济信息,2013(15):159.

[5] 楼 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选择因素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4):60.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重视社保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地位和作用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