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一八事变”后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历史发展变化的研究

2015-01-01白城师范学院

大陆桥视野 2015年22期
关键词:九一八事变内蒙古地区鸦片

宋 琳 冯 冀/白城师范学院

“九一八事变”后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历史发展变化的研究

宋 琳 冯 冀/白城师范学院

日本对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经济侵略形式多种多样,在金融、税收、资源和土地等多个方面都使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人民遭受着巨大的残害和压迫,其经济财产的损失的数量不计其数。

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历史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1932年侵略了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呼伦贝尔、兴安、哲理木3个盟市的部分地区;1933年3月2日,占领了赤峰;1937年10月又使归绥(今呼和浩特市)、萨拉市、包头沦陷。可见“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侵略越发的变本加厉,本文主要是日本对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侵略的研究。

一、侵略的背景

其一、日本是个岛国,其国土面积狭小共37.8万平方千米,由许多小岛组成,而内蒙古地区的面积便有118.3万平方公里;在地形上,日本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且多发地震;在资源上,岛国的特点让其矿产和粮食都要依赖进口,资源匮乏。主观上,日本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和巨大的野心。客观上,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使日本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不适应,促使其加速了对外掠夺原料和产品倾销地的脚步。

其二、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矿产、林木、草原和土地等资源十分丰富,对日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且这里的民族成分具有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有利于日本的殖民统制。

其三、日本占领了内蒙古地区,便拥有了我国百分之十二点三的土地。内蒙古东部地区与俄罗斯联邦相接,其战略价值不可小觑。

二、经济侵略的表现

其一、对金融的控制。日俄战争后,日本实行垄断政策,在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建立了许多银行。日本的横滨正金银行和朝鲜银行便成为了日本对满洲最重要的国家经济机关,是日本向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输出资本的中枢机构。作为早期的外汇专业银行,依仗特权在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发行纸币。1937年12月1日设立于张家口市的伪蒙疆银行,伪蒙疆银行业务除经营普通银行业务之外,还发行伪钞,代理“蒙疆国库”等特权,俨然成为了蒙疆地区的中央银行。1941年太平洋战争后,日本利用蒙疆银行进行购买国债,从而导致银行滥发纸币物价飞涨,内蒙古地区的人民的生活叫苦不迭。蒙疆银行存在的期间,不断向日本投资和贷款并购买日本巨额公债来缓解日本的财政压力。这实际上是日本法西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现代金融手段对殖民地采取最野蛮,最隐蔽,最具有欺骗性的掠夺手段,事实上把该地区人民变成了日本的集体经济奴隶。

其二、对税收的控制。当时的税收的种类有鸦片税、地方税、盐稅、关税和课税等。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建立了三伪政权和伪蒙疆联合委员会进行税制管理。1939年4月7日设立课税,日本签订《关于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条约》从内蒙古东部地区获取相关的经济利益。

税收中的捐税包括直接税、间接税和特税三大类,其中特税便是指鸦片,鸦片税是极为恶劣的税制。在1859年鸦片进口合法化后,鸦片便成为帝国主义的重要经济来源,税收便是日本维持自己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统制的重要因素。

鸦片税和毒化经济是息息相关的,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实行毒化经济。1932年11月30日公布的《鸦片法》也是打着禁烟的幌子去鼓励人民吸毒,实现日本最大化的利益垄断。从1939年到1944年,日本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蒙疆联合委员会和蒙疆土业组合贯彻实施毒化政策,种种政策都是打着政府旗号进行招摇撞骗,以确保蒙疆地区鸦片的产量。蒙疆联合政府当时指定栽培罂粟91万亩,使蒙疆地区的土地上,罂粟肆意绽放。日本还采取强硬的手段强迫人们种植鸦片,再从收缴的鸦片中大量榨取内蒙人民的血汗钱,使内蒙古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其三、对资源的控制。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对内蒙古东部地区的资源调查更加明目张胆。在矿产上,日本极度缺乏,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矿产既能满足日本自身的需要也能满足日本战争的需要。从1939到1941年,据统计有413万余吨的煤炭被日本从蒙疆地区掠夺。在林木上,日本通过《扎免采木公司合同》和《大兴安岭西部林区契约》等合同获得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经营开采权。大兴安岭林区的木材被源源不断的输送到日本本土和战争前线,其砍伐数量不可估计。在畜牧资源上,内蒙古地区的畜牧业被日本称作是“满蒙之花”,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畜牧资源便满足日本战略的需要。

其四,对土地的控制。日本对土地的侵占不仅能补己之缺,而且能动摇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根本。

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兴安省,其农业具有很大经济潜力。兴安省面积广,人数少,可用面积为164272.5平方公里,土壤的性质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当时的兴安四省共1047549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4人,而“满洲国”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4人之多。可见,内蒙古东部地区土地的开发潜力。 日本急需解决粮食供应和地少人多的问题,这里是日本最好的选择。日本在1932年成立的“日满土地开拓公司”,其任务就是强夺土地并销毁地锲等证据。日本还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移民政策,让移民在内蒙古东部地区进行土地开发和粮食种植。在这种强制的政策之下,日本移民侵占了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大量土地,使这里的农牧民无地可种,被多方势力欺压。

其五、日本对交通的控制。交通是经贸往来的重要枢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满蒙铁路网计划的开端是东蒙铁路,它是日本真正暴露自己侵略意图的开始。

在《中日新约》中:“中国允许旅顺、大连租借期、南满和安奉两铁路的管理期均延长为九十九年…允许日款建造南满,东蒙铁路。”关于铁路委托经营合办权通过了《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相关的铁路有洮南至索伦的铁路。日本对交通的控制是其向东北腹地和内蒙古地区扩张计划实行,不仅加深了当地人民的殖民地化程度,而且种种的经济侵略行为都是为其政治目的服务的。

三、经济侵略的特点

其一、时间之长,内蒙古东部地区是日本帝国主义的首要目标。早在1902年至到1905年这段时间里,日本便派遣了许多特务深入内蒙古东部地区,了解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情况,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长达40多年。

其二、日本的统制形式具有高度的国家垄断性和行政计划性。在满洲国和兴安省所实行的经济政策都是在日本军政及企业的指导和在日本伪政府的统一筹划下进行的。

其三、侵略形式多样化,使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经济一体化、附庸化、殖民化和从属化。不仅使当地的农牧经济遭到破坏而且人民的生命毫无保障。

四、经济侵略的影响

首先,对于当地的经济,建立在剥削和压迫基础之上的殖民政策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使当地的游牧经济遭到极大破坏,使内蒙古东部地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其次,对整个东北地区的影响,日本对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经济控制加大了日本对整个东北的殖民势力范围。为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和整个内蒙古地区打开有利的局面。

最后,对全国来说日本对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经济侵略,使日本控制了我国经济势力的一部分。使日本向我国内陆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侵略迈进了一大步。

[1]郭庆予著:《近代日本银行在华金融活动——横滨正金银行(1894—1919)》,人民出版社,第111页-112页.

[2]【日】藤冈啓著、吴自强译:《满蒙经济大关》,《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88籍,文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页.

宋琳,白城师范学院13级学生,就读于历史学院历史学专业。

冯冀,白城师范学院历史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九一八事变内蒙古地区鸦片
内蒙古地区甜菜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鸦片种植与甘青社会经济互动(1928—1937)
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内蒙古地区选拔赛
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内蒙古地区选拔赛获奖名单
太平天国与清军的一笔奇葩买卖
太平天国与清军的一笔奇葩买卖
Cataract in diabetes mellitus
日本侵略战争序幕与“九一八事变”始末
九一八事变后知识精英与东北民众的社会心态
论九一八事变后三江地区民众自发抵抗的原因及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