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2015-01-01吉林市委党校

大陆桥视野 2015年22期
关键词:不合理职业倦怠信念

杨 菁/吉林市委党校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杨 菁/吉林市委党校

教师的不良心理不仅影响教师自身的工作和生活,还会影响正常的师生关系,甚至会引发学生的心理障碍,从而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及人生态度带来负面效应。本文从如何正确认识教师心理健康的问题入手,对当前教师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特别是就教师如何应对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出了一系列方法和措施。

教师;应对压力;心理健康

一、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

(一)敏感多疑

表现为异常敏感、失去自我控制,喜怒无常,把事情看的过分严重,微小刺激也会引发强烈反应。注意力不集中,常疑心有人在监视自己,还会把这种疑心迁移到与之接触的人身上,包括家长。心理脆弱没有主见,易被暗示,对人不信任,常以谎言骗人,容易产生对立情绪及报复心理。

(二)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指的是由于工作对工作者过度需求能量或资源,而导致工作者的工作失败、精力耗竭或身心枯竭。教师的职业倦怠往往表现在情绪低落、缺乏热情,对学生持否定态度,自制力差,以学生为宣泄对象。根据程度不同,可将职业倦怠划分为高度、中度及轻度三个层次,表现各不相同。轻度倦怠表现为,烦躁、担忧、有挫折感,这些表现都是暂时的,时过境迁的,并且通过积极的自我调整是可以改变的。中度倦怠表现为,疲劳、情感衰竭和人格解体的出现,情绪起伏不定。这些表现是比较固定、持久、不易克服的,中度倦怠在整个职业倦怠人群中所占比例高达60%以上。高度倦怠表现为,自尊降低、退却、低成就感,这些感觉是呈现扩散蔓延式,并且无法自控。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心因性的生理疾病,例如,冠心病、肠胃道疾病、睡眠障碍、神经性头痛等。病情反复,最终会考虑改行或者退休。

(三)情绪及行为失控

无法很好的控制自身情绪及行为,当学生出现调皮、捣乱或过失行为时,常难以控制自身情绪,而出现让自己懊悔的行为。近几年,在新闻报道中,教师忽视学生人格,挖苦、讽刺学生或罚站、把学生赶出教室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发生了不少起优秀教师在课堂上情绪失控,导致行为失常的现象。面对这样的教师,学生也会感到不安和焦虑,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

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因素

(一)生理因素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生理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遗传因素的影响。心理活动是后天养成的活动习惯,与行为主体后天的生活环境相关。但心理素质会受身体素质的影响,而身体素质与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心理素质与遗传因素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人类心理发展离不开大脑和神经系统,这都与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英国遗传学家高尔顿坚持以遗传的观点解释心理的个体差异。他认为遗传在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儿童的心理与品行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经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只起引发作用。通过双生子研究及家族与血缘关系的研究,也能够证明遗传对于心理发展的影响作用。二是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的影响。多数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生理反应。如心动过速、头痛、腹痛、呕吐、哮喘等身体疾病都会引起心理失常、精神萎靡,并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

(二)心理因素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期望值过高。有的教师对经济待遇、职称评定等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要求,有的教师要求自己的学生在每一次竞赛中都能拿第一,有的教师希望脱产进修学习等,而这些想法一旦得不到满足,就可能产生愤懑的或悲观失望的心理反应。二是不良的情绪反应。研究表明,教师经常性的易激动、愤怒、焦虑等情绪反应会使教师心理失调,如,思维不灵活、反应迟钝、记忆力受抑制等,同时,还可能导致不良行为反应,诱发一些身体疾病。三是某些不良的个性心理特征。研究发现,不良个性特征对人的心理健康会产生很大影响。这些不良个性包括:心胸狭窄、意志薄弱、过于争强好胜、个人中心以及性格内闭、过于敏感等。

(三)环境因素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工作环境。学校往往将教学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为了分数、班级名次,各班之间争个你死我活,教师的沉重压力可想而知。同时,学生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把孩子发展的希望全都寄托在学校,学校自然将压力转嫁到教师身上,造成家长压学校、学校压教师的局面。二是社会的生活环境。大量事实表明,教师的不良情绪与行为反应,如过度焦虑、紧张,过于敏感和过于自我保护以及抑郁、内闭等心理与行为问题大多数是由于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不好、人际关系紧张所造成的。还有教师工作调动、家庭变异、子女升学与就业、待遇偏低等因素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也有较大的影响。

三、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策略

(一)改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教育工作的需要,更是人类自身心理发展的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工作愉快,形成积极乐观、开朗的性格。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心情沉闷,抑郁寡欢,有碍于个人心理健康,久之形成冷漠、孤僻的消极性格。教育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家长、同事、领导之间的关系。面对多样、复杂的人际关系教师应本着尊重、理解、沟通的原则,对待学生、家长多一份尊重和理解,善于倾听他们的心声,为他们解除学习和教育过程中的困扰;与领导和同事相处,主动沟通、换位思考,采取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相互理解,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积极开拓社交渠道,创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在和谐的环境中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二)学会调控情绪

每个人都生活在矛盾无处不在的社会中,过大的心理压力必然伴随焦虑、沮丧、无奈、烦恼等消极的情绪。心理健康的教师应该用理智驾驭情感,合理调适不良情绪。

调控情绪采用的方法通常有认识调节、转移和宣泄三种。认知调节的关键是找到人们所持的不合理的信念,建立合理信念代替它。要找到思维方式、信念不合理之处,弄清楚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变成了现在这样,理清不合理信念和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通过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认清信念不合理之处,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信念。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来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避免重做不合理信念的牺牲品。转移指的是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如听音乐、跳舞、旅游,可以找知心朋友交谈,可以把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这样可以分散注意力,把情绪调整到平稳积极的状态。宣泄。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造成心身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还可能造成心身疾病。因此,教师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时候、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宣泄可以从“身”、“心”两个方面着手。“心”方面如在适当的环境下放声大哭或大笑,对亲近和信任的朋友或亲人倾诉衷肠,给自己写信或写日记。“身”方面如剧烈的体力劳动、体育锻炼等,或者出门旅游,在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绪得到释放。

(三)正确认识失败

正因为教师是心理上“开放”的职业,失败和过错发生的机率就特别大。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经历,关键是看怎么去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失败。如果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失败就是成功之母。而且能减少压力和焦虑的来源,更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客观地讲,教师是无法满足别人以及他自己对自己的所有要求的。而且,许多期望,包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期望都是非常极端的。比如,一位老师或许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完全掌握某节课所教的理论,他也知道有许多不可控的因素使这种希望不能实现,他也许会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对自己的期望做一些调整,不再幻想张三和李四能学得一样好,毕竟他们的基础和能力相差很多。那么,期末考试的结果是,班上有60%的学生很好的掌握了该理论,20%多的学生可视为勉强过关,还有几个根本就没弄懂。他失败了吗?这有赖于他对“失败”的主观看法。有两种可能,他或许对自己非常苛刻,觉得远远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他或许会对自己感到满意:我已经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得很好了。采取第一种想法就会有挫折感,体验到不安、焦虑等负性情绪,而采取后一种想法却能心态平和地继续工作。所以,教师应该正确的认识和评价生活中所谓的“失败”。很多时候,这种失败实际上只是教师个人主观上体验到的挫折,不一定是客观的。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张鸣.心理学与心理健康.科学出版社.2014.

杨菁(1986—),女,吉林省吉林市,毕业于长春师范大学,学士学位,吉林市委党校教师,职称: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学、公共管理学。

猜你喜欢

不合理职业倦怠信念
住院医师的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特征分析及对策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为了信念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发光的信念
差评不合理
试析广州星河湾酒店实习员工职业倦怠成因和疏解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