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会计监督问题的探讨

2015-01-01邱建业庆阳公路管理局

大陆桥视野 2015年22期
关键词:内部监督会计工作会计人员

邱建业/庆阳公路管理局

对会计监督问题的探讨

邱建业/庆阳公路管理局

完善会计监督需要加快法律体系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同时加强外部监督即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的作用,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加强单位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的建设。

会计;监督;问题;探讨

现阶段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实施过程中,经济呈现出多种经济形式和利益主体的格局,这种格局一方面调动了不同部门、单位和企业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经济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一些深层次的管理矛盾。具体表现在会计工作上就是一些部门和单位受局部或个人利益的驱动,违规违纪、弄虚作假,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社会公众的利益,同时也阻碍了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正常进行。由此可见,会计监督已成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加强会计制度改革的一个主要课题。

一、会计监督的内容

会计监督就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据各项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通过记录、计算、分析、检查等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使之能够按既定的目标和要求来进行。由此可知,会计监督的主体是经过授权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监督是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对单位的资金运动和经营管理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由于监督是一种权力约束机制,单位负责人作为授权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为本单位的利益,授予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监督权力后,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会计管理过程中,贯彻单位负责人的指示和安排,其监督对象是单位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所引起的资金运动,因此会计监督的内容覆盖单位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监督流动资金的使用,保证流动资金的完整与合理;监督成本和商品流通费用,促使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效益;监督收益和利润,促进企业完成拟定的利润计划指标;监督单位的资金收入和支出,检查单位完成国家预算情况;监督单位遵守财政政策和财经纪律的情况,提高单位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会计监督根据国家各种制度,来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理性以及保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二、我国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会计监督职能伴随着会计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经济生活逐步与国际接轨,会计监督体系逐渐建立,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但现阶段还存在着许多期待解决的问题,使得会计监督不力,主要原因表现在:第一、我国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健全,使得会计不能有效的行使其监督职能,导致会计监督不力;第二、单位管理体制不健全,内控制度失效。有的单位根本就缺乏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有的单位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形同虑设,没有得到有效执行;第三、企业单位负责人的约束机制不全,阻碍了会计的有效监督。目前在一些企业中管理者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账,伪造会计凭证,办理违法会计事项,从而使得会计工作受制于管理当局,不能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破坏了正常的会计工作;第四、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低,职业道德水平有待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道德观念在会计监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加快了会计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但会计人员的监督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职业风险意识,职业判断能力弱,自我管制能力差,唯命是从,在国家、单位、个人利益之间,有意造假,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在所难免。

三、完善会计监督的对策

(一)加快法律体系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要加强我国法律体系的建设。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制度,满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需要;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以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职能;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和执行力度;同时还要强化一些相关配套法律及相关法规的实施,加快会汁法律体系的建没步伐,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

我国企业会计监督不力,对内部监督存在很多误解,导致会计信息不真时有发生。这就要求单位建立完整的内部监督机制,体现在参与经济事项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明确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明确财产清查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程序;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等方面。进行定期不定期不间断的检查和监督,使内部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三)加强外部监督即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的作用

在会计监督中单纯强调内部监督是不够的,必须强化对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也就是加强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社会审计监督是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根据有关规定,以独立第三者的身份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对依法公开披露的单位会计报告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注册会计师应确实履行其监督职能,确保其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有效性,使其成为提高单位会计监督力度的外部基础之一。政府监督主要是指政府部门对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财政、审计、税务、证监等职能部门应当依照自身担负的权利和职责,对相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会计监督、检查。这样在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础上,将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使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配合协调一致,为会计人员创造了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为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四)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加强单位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

明确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责任主体,为会计工作者明确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保证。作为单位负责人应对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应该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为了适应现代管理制度的要求,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还必须要懂管理、懂经营、懂业务、懂财务,熟悉有关经济法规,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对法律负责。

(五)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强化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的建设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强化会计监督的根本要求。由于会计人员出具的会计信息反映单位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其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的信息质量。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首先是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确保在国家法律体系下真正履行会计人员的职责;其次是要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有一定的行为规范来自我约束,遵守公共道德,保持良好的信誉,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三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综合能力。会计人员专业知识、业务技能的高低决定着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所以要重视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应多提供机会让他们进行继续教育;第四还要有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会计人员在提供会计信息时,承担着一定的风险,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人员面临的经济事项会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在新常态下会计人员要不断地更新专业知识和提高业务技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全面性,使得会计监督能够切实发挥作用,能够有效的得以执行。

猜你喜欢

内部监督会计工作会计人员
刍议高职院校招投标工作内部监督与管理
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会计工作在网购浪潮下迎来的挑战与策略调整方案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分析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发挥会计核算作用实现内部财务监督
新《预算法》实施后如何加强乡镇财政内部监督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