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他人处着力:因人施教、因人说法

2014-12-31黄锡伟

软件和集成电路 2014年4期
关键词:讲述者帕特里可信性

如何让还沉浸在“意、必、固、我”中的人们,更好地接受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孔子称为:因材施教;佛称为:因人说法;民间称之:会说话。

书 名:《让松鼠聚焦》

出 版 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 者:(美国)帕特里夏· 斯科特

编 译:王建民

现代和古代修习方法最大区别在于:古圣人传授的只是精神和概念,具体方式,不是自己领悟,就是师傅口头传授,不得教外别传;而科学时代,方法更为明确,步骤更为清楚,我们有标准操作过程SOP一二三四五,跟着操作就是了,也就多了很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人吧。不过,要是找到具体方法,今天的人大概可以更快进步吧。

有十五年培训经验的沃顿商学院的帕特里夏·斯科特博士就可以教给我们现实的步骤,她的“Getting a squirrel to foucus: engage and persuade today’s listensers”正是为了此目的而诞生出来的。

标题中的“松鼠”是一个小例子:松鼠对正常事物的关注时间为1秒钟,但对于橡果的关注事件长达4分钟。

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能够影响到别人,将影响力提高200多倍,显然需要一套方法。这套方法是什么,正是作者希望传递给我们的。她的方法,正是这个橡果ACORN,正好取五个关注点的首字母。

Audience,听众。知道你的听众中,没有多少“大我”的人,他们只是关心自己的事。你需要知道,你希望说的事情,必须挂钩到他们感觉重要的、所需要和有关系的事情。如果开始做不到,说了也是白说。识人之明,从一开始就注定你说的有效还是没效。

Credibility,可信性。虽然有了好的话题,引起了别人的注意,可是你讲的东西是否为别人接受,就涉及到陈述信息的可信性。这就需要讲述者有信用。在很多专题讲座时,讲述者必须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成就,其实就是建立一个可信度。另外,就是引用的信息来源是否是来自严谨的机构或者第三方的报告,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杜撰的信息没有任何价值。

Order of message,信息的顺序。其实,就是讲故事的结构。人的大脑是很难接受复杂事物的,信息的表现形式和结构影响到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当你找到了关联点、取得可信性,讲述的方式是“先结论再铺成”的这种很有效的方式,就成功了一半。但如果在可信性较低的情况下,也许“先负面、再全面”的方式会让人感觉到你在讲述时是客观的,也许可能更有效。

Remember me,记住我,即让人记住什么。人们很难一下子接受很多东西,日常中的苦口婆心,如果只是反复讲一、两个关键点,可能接受者还能潜移默化记住;如果是很多东西,可能根本就接受不了,听者产生很多二元阻抗,听不进去任何东西。这里就需要:简化、再简化,以及采用比喻的方式,让听众接受。这需要讲述者有超强的化难为易的水平,有深入浅出的能力。这一点,难!

Need to connect,情感联系的需要。卡耐基说过:“当和人打交道的时候,请记住和你打交道的人,并不是有逻辑的生物,而是具有情感的生物。”你要关注对方的表达,不要自顾自地将人说完。当别人不接受时,你得考虑情感上的链接,否则说了等于白说,因为人实际上没有那么理智,他们只是为说而说,为证明自己,不知道想去说什么。

到了最后,你明白了吗?要知道我们谈话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明自己有多能干、知识多渊博?那还是算了吧,省点口实,沉默是金。若是为了别人好,或者为了提升别人,那么应知道我们不是为了“赢得胜利”,而是为了说服别人接受我们的观点。此时我们要做的是:“通过辩论、恳请或者劝告的方式,使之转移到某一信仰、观点或者行动”。

书评人:黄锡伟

健友集团董事兼总裁、亚信联创董事,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经济师,先后出版《打造核心竞争力》等十余部著作,喜好读书、念禅、机辩和远足。

猜你喜欢

讲述者帕特里可信性
上篇 庆国之盛世
讲述者
党建共建引领新时代的“讲述者”
Five golden rules for meeting management
会计信息相关性及可信性
基于AIS信用理论的电商云会计可信性实例分析
马尔克斯与略萨:情仇尘封50载
浅析电子信息系统可信性评估技术
渭南市博物馆:华夏文明的“讲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