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特殊教育视角下音乐治疗师资培养实践教学的探索

2014-12-30胡世红

文教资料 2014年25期
关键词:师资音乐能力

胡世红

(南京特殊教育学院 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6)

高等特殊教育视角下音乐治疗师资培养实践教学的探索

胡世红

(南京特殊教育学院 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6)

鉴于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需要,及时构建新型、科学的音乐治疗师资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音乐治疗师资培养实践教学的依据出发,阐述了实践教学的原则,探讨了音乐治疗实践教学的构想。

高等特殊教育 音乐治疗师资培养 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特殊教育学校及儿童康复等机构需要具有音乐知识技能与音乐治疗能力的综合性实用型专门人才——音乐治疗教师,而且这种人才的能力愈来愈突出地表现在岗位或技术领域中的操作性和适应性上。笔者立足特殊教育学校及用人单位所需,培养高素质的音乐治疗教师,使其在未来工作中具有音乐教育教学能力,并对特殊需要儿童实施干预及研究的能力,构建一种能够突出高教性、师范性、职业性、技术性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实践教学的依据

音乐治疗人才是在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治疗方向中培养起来的,此专业人才不仅要有娴熟的音乐技能,还要有运用音乐进行表达和创作音乐的能力,以及将音乐和音乐技术运用于“临床”的经验。因此,加强音乐治疗实践教学,使之成为贯穿学生学习整个过程的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实践教学是实现音乐治疗人才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特殊教育事业的现状和需求,要求每个音乐人才具备多元化能力,亦是当今用人单位要求的趋势。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和音乐治疗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相应的音乐专业技能、音乐治疗技术、文化素养及音乐治疗“临床”操作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提高、实现理论和技术的对接、整合与转换,因此,当强化实践教学时才能使学生达到培养的目标要求。

其二,实践教学是音乐治疗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成音乐理论和音乐治疗基础理论的教学,只是实现音乐教育(音乐治疗方向)专业设置和课程培养预期目标的一个部分。而实践教学的贯彻和落实,将直接影响此专业和课程设置目标的实现,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其三,实践教学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学生在今后工作中的实际能力、学校的声誉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都与教学质量分不开。当学生具备较高的音乐及音乐治疗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后,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服务于有特殊需要的人群。这就要求在音乐治疗师资培养过程中充分、正确地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理顺理论知识的教学与职业技术和能力培养间的关系,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音乐治疗师资培养的教学质量,形成一个科学培养音乐治疗师资实践教学的体系。

二、实践教学的原则

音乐治疗本身就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加之学生毕业后就业难和工作初期的难适应或难胜任,实践教学就成为提高音乐治疗学生培养质量的首选方法。现今的音乐治疗师资培养,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实现学生专业知识、素质、技能和运用能力的掌握。而在今后的特殊音乐教育治疗性音乐活动中,则是以音乐为媒,有创造性地使用音乐,最大限度地帮助残障学生增强心理能力和生活技能。这就要求音乐治疗师资的培养,将学生的学习目的与操作、思想与需求有机地结合,消除学生心中和实际“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疑虑,促进其自我觉察、自我进步、自我探索、自我发展和自我体现,学会学习、合作、解决及自我成长。

1.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生的目的需要为中心、以学生的能力拓展为中心、以学生的知识结构为中心开展实践教学。音乐治疗实践课程应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音乐治疗活动创编、音乐治疗方法及实际运用能力等目的为目标设置实践教学的进程。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取上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在结合学生现状及所学专业实际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教学,把学生需要的、想学的技能教给他们。

由于音乐治疗学生将面对的是精神障碍、智力障碍、语言障碍、感知觉障碍等多种问题,即便是一样的问题在不同的个体身上也会存在不同的内在成因和外部表症,这些特殊性和差异性更凸显出干预过程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在实践教学要以学生的能力拓展为中心成为教学关注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面对不同病症采用不同的“新技术”,尽量消解和释放学生开展工作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切实提高学生治疗手段的指向性和适配性,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干预技术的拓展能力。

实践教学必须抓住音乐治疗干预技术发展的脉搏,提高学生对音乐治疗干预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每一个案例都是一个新的课题,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学生在校的学习又是阶段性的,要培养学生终身化的学习,因此,实践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治疗技术的关注能力、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而以学生的知识结构为中心是培养的学生在今后的特殊音乐教育工作中,兼具音乐教师和治疗师双重身份。我们必须根据实践教学的不同课题的设置,为学生选配合适的指导教师,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2.密切联系实际原则

密切联系实际是在“以学生为中心”原则上的拓展,主要是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音乐治疗技术及 “临床”应用的实际、学校现有和发展的实际。从特殊教育学校及其他用人单位的实际出发,通过多种形式密切关注他们的需求,了解他们想什么、需要怎样的特殊音乐教育及治疗性音乐技术的支持,在特殊教育学校及其他用人单位实施音乐治疗干预工作中存在什么样的技术难题,从中选择出特殊教育学校及其他用人单位急需做的或学生能做的实践课题,既为特殊教育学校及其他用人单位解决技术难题,又为音乐治疗学生提供实战演练的机会。

而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是指在课程学习中的自我觉察实践、特殊教育学校和社会中对特殊需要者的观察实习、音乐治疗专业技术的实习、毕业前综合能力锻炼实践等环节,要安排充裕的实践教学时间。特别是毕业生将主要面对特殊需要人群,开展音乐治疗实践教学仅仅依靠院校内部练习是不够的,更需要尽早走上社会和走进特殊教育学校,以培养符合各用人单位应用型的合格人才。这需要高等特殊教育院校主动与社会各用人单位取得联系,为学生营造适宜的实践教学环境和机会,以及组建实践基地等形式,促进实践教学稳定的发展,从而保质保量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

因此,必须树立音乐治疗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观念,积极开展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环节,建立起以学生自我觉察教学体验为基础,专业教师督导实验为取向,学生毕业前全面实践为重点的音乐治疗实践教学环节的完整体系。通过此体系的培养,有助于兼具双重教师之职的学生对所需知识的掌握与他们在某特殊需要具体领域种专业个性的形成。

三、实践教学的建构

大学之前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单向的教与学的形式,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方式,某些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和权利,认为只要将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完成就可以,至于将来干什么、能干什么都不会关心。大学时代的学习和生活则完全不同,特别是高等特殊教育音乐教育(音乐治疗方向)学生,对各类特殊需要者的接触、了解甚少,甚至完全没有。要完成学业,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仅有毕业之前的综合实践是不够的,因此,进行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将实践教学贯穿始终势在必行。

1.舞台实际唱奏实践

即舞台上的演唱、演奏的表演。在音乐治疗中治疗师不仅要长时间地奏唱,还要密切关注治疗对象的反应,随时对音乐的奏唱进行再创作。舞台上的唱奏表演通常要求表演者不视谱而背奏唱,背奏唱的目的是要求表演者将注意力从视觉信号中解放出来,全神贯注于音乐展开的听觉之中。这一训练有助于音乐治疗教师通过听觉器官的感受随时再创作音乐,观察被治疗者在音乐刺激中的变化和反应。舞台表演还可促使学生奏唱技术的熟练和过硬,有助于音乐治疗教师在治疗中为特殊需要者提供美好的音乐奏唱技术,提高被治疗者的兴趣和参与度。舞台表演亦可促使学生积累音乐合作的经验。

2.理论教学中的实践及了解特殊需要者

音乐治疗是一门融合多重学科于一身,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在教学中,如果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感受甚远,就会严重阻碍学生学习的成效,也会降低适应工作的能力。音乐治疗基础理论涉及心理学、医学、行为学等与学生个体经验较远,让学生学习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没有太大兴趣,学习效果也不好。专业教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理论教学与学生参与体验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获得感性体验,例如音乐对生理的影响:让学生选择放松、舒适的姿势,在一定的时间内测量自己的脉搏数并记下来,再将听过音乐之后的脉搏数记下来进行比对,学生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脉搏数发生了变化。这一简单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明显地测量到音乐的刺激对生理的影响。教学中的实践体验使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动力,学习效果更好。与此同时,组织学生每周定时定点地联系单位,了解、熟悉特殊需要者,从形式上接触和了解真正意义上的关心、关爱和接纳,为巩固专业思想、服务特殊需要者及开展音乐治疗评估、实施干预奠定基础。

3.开展多元实践活动

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职业能力,锻炼其实际工作能力,如体验式实践教学、角色和演示扮演实践教学、临床实际操作实习及综合实践(毕业前实习)。由于音乐治疗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应用性学科,在培养音乐治疗师资时必须使其不断地在课堂或特定场所锻炼他们实际治疗的操作能力,解决自身的心理、情绪或人格方面的问题,在督导过程中获得自身音乐治疗的体验,成为音乐治疗老师。体验式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此实践中个人得以成长。即使学生有较深刻和系统的内心体验,了解音乐治疗自己内心发生变化的过程,在学会解决自己的问题的前提下,再解决他人的问题。演示和角色扮演的实践教学,即学生通过扮演治疗对象、治疗师演示音乐治疗的步骤和方法与技术,让学生熟悉音乐治疗过程和熟练音乐治疗技术方法,此教学实践中的体验或治疗可随时被叫停。演示和角色扮演的实践目的在于为教学服务。临床实际操作实习及综合实践,是去特殊教育学校和有特殊需要者的场所,以治疗为目的,实践过程为系统的、不可随时中断的治疗过程,让学生在真实的现实环境中学习和锻炼操作能力、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

因此,把音乐治疗专业实践教学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优点在于:(1)有利于培养出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职业能力,使他们在毕业后或毕业设计阶段就具有上岗能力;(2)有利于特殊音乐教育学生个性的发展;(3)快速适应各用人单位的需求和音乐治疗技术的发展步伐,同时符合音乐教育专业教学规律,是一个相对规范、完整、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总之,音乐治疗师资培养的实践教学,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也是为兼具音乐教师和音乐治疗教师打下扎实基础。

[1]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1).

[2]高天.音乐治疗学基础理论[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2):135-136.

[3]曹翎.简论对音乐教育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艺术教育,2006,(6).

[4]孙保亮,张辉.提高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3):92-93.

[5]赵云,刘爱华.新时期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0):85-86.

此文为南京特殊教育学院2013年教学改革重点研究课题《我国特殊教育中音乐治疗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南特院[2013]54号成果。

猜你喜欢

师资音乐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