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最大公约数”

2014-12-30姚远

当代贵州 2014年34期
关键词:最大公约数弘扬贵州

姚远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被认为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论述了这项工程的重要性,并指出“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

如何让“最大公约数”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如何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近年来,贵州不断推动核心价值建设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以传统文化、思想道德为基石,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述为联系实际、体现特色、促进发展的“贵州话”,汇聚起后发赶超、推动全面小康新跨越的强大正能量。

挖掘榜样

“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

“贵州进入了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阶段,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尤其需要强大的道德力量作为有力支撑。”2014年11月22日,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在会见全省第四届“明礼知耻·崇德向善”道德模范代表时表示,希望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学先进、守公德,讲正气、促和谐,推动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在贵州大地蔚然成风。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贵州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思想道德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榜样典型的带动作用,夯实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基础。2014年1月,《贵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出台,明确提出“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随后,“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十大主题实践活动、“多彩贵州文明活动”、第四届全省文明城市创建、文明大道及文明空港创建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在全省铺开。

让荒山变绿洲的老支书文朝荣、苗岭上的“白衣天使”潘凤、反哺家乡建设的“打工仔”彭昌银、用余热温暖人心的朱敏才夫妇、挽救全车乘客生命的司机敖建强、被村民以98枚红手印挽留的驻村干部李荣忠……通过群众评选、地方推荐、媒体报道等形式,数以万计的模范典型被挖掘出来,他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的崇高精神和感人事迹,汇聚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

为了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各地区、各行业结合自身特色,创新性地开展了各类典型示范活动——

教育、公安等11个系统开展“崇德敬业·争当雷锋”主题活动,命名了33个“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110名“岗位学雷锋标兵”,深化志愿服务理念;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非公企业广泛开展学习型、责任型、文化型、和谐型、幸福型“五型企业”创建活动,34家企业被命名为“贵州省‘五型企业暨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安顺市普定县不仅建好“积德榜”,还探索建立“先贤榜”和“乡贤榜”,以孔子、孟子等圣贤,钱学森、焦裕禄等先贤,任可澄、袁晓岑、袁熙坤等乡贤作为上榜人物,既得人心,又接地气。

黔西南州兴义市60多名出租车司机,以同行熊友刚为榜样,发起了“大拇指行动”,免费接送78岁以上老人和环卫工人,受到市民称赞。

……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这些来自群众身边、得到群众认可的先进典型和杰出代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向社会传递道德的力量,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贵州落地生根。

营造氛围

“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

走在贵阳街头,278块电子显示屏、793块固定广告牌、10270辆公共客运车辆、5600台楼宇电视、1208面展板、97494平方米施工围挡……全都刊播、张贴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说广告。

除此之外,广播电视台轮番播出公益广告32136次,报刊、网络刊播超过700次、近200版。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使用何种媒体,贵阳市民都能看到“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的展示。为此,贵阳市投入商业总价值约8876.13万元的宣传资源。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贵州省广泛开展“街头正能量”工作,利用户外广告牌、宣传栏、广场、灯箱、交通沿线广告牌等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益广告刊播宣传常态化、长期化。同时,在九个市州重点打造1000个县级“积德榜”示范点,在全省形成“千榜示范、万人上榜”的态势。目前,全省已建成“积德榜”5262个。

营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不仅靠“展”,更要靠“讲”。截至目前,全省已有3万多个道德讲堂建成并投入使用,“德师”队伍逐步建立。各级宣传部长也走上道德讲堂,带头宣讲、引领示范。“道德讲堂—学校课堂—社会大学堂”三位一体的大宣讲格局正在形成。

除此之外,群众自发组织的宣讲活动也在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毕节市纳雍县的农民讲师团,用“农村语言”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品牌;六盘水市187名离退休老干部组成“三线义务宣讲团”,走进企业、学校、乡村、社区,为法治宣传、道德宣传做出了积极贡献;获得全国“最美社区人”称号的贵阳市民刘兴顺,已经为社区、中小学和省属高校等单位进行了68场义务宣讲……

事实上,省、市(州)、县(市、区)层层开展的“五进五促”宣传教育示范活动中,营造氛围的方式已经突破了“展”和“讲”,还有花灯戏的“演”、山歌小调的“唱”、相声小品的“说”、书画创作的“画”等等,延伸出诚信创建活动、“祖国好·家乡美”、“童心向党”歌咏比赛和中华经典优秀童谣诵读传唱等活动。这些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宣传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社区促和谐,培育良好家风;进农村促发展,培育良好乡风;进机关促服务,培育良好作风;进企业促诚信,培育良好行风;进学校促成长,培育良好校风”,有机融入大众生活,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涵养源泉

法治德治相得益彰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2014年11月3日,贵州省委第十一届五次全会通过决议,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此方面,贵州做出了积极探索。其中,以贵阳孔学堂为核心的文化集群,已经成为贵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品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专家讲座、经典研修、礼仪规范、理论交流以及文化活动,孔学堂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作用已然显现,真正成为贵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教育基地、研究高地。

要做到“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意味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重点抓好道德建设,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为推进依法治省、推动后发赶超全面小康新跨越提供良好的道德环境和可靠的思想保证。

“‘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培育一种‘法治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和保障之一就是法治建设。”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广智表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个“德”,要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充分认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内在关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敢于担当,持续深入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断增强全社会的法治意识。

12月中下旬,贵州将召开全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推进会,总结工作经验,并在建立道德评估机制、发布权威解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地方制度和行业规章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法治省提供强大的思想准备、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贵州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需要开放创新、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与德治的相得益彰,更需要全省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共同坚守同步小康的理想信念。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项“灵魂塑造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责任编辑/喻 丹)

猜你喜欢

最大公约数弘扬贵州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弘扬国学文化 畅游艺术天地
求相关最大公约数(abn±1,abm±1),其中a∈Z,b∈Z+,m,n∈Z—
求相关最大公约数(abn±1,abm±1),其中a∈Z,b∈Z+,m,n∈Z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求最大公约数的两种算法案例
贵州教育出版社
n个自然数的积与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