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变企业“见菩萨就烧香”的怪状

2014-12-30凌河

当代贵州 2014年34期
关键词:烧香衙门菩萨

凌河

企业“见庙就进”、“见菩萨就烧香”,这样的情况必须改变了——李克强总理的这一言论,激起了舆论热议,也引发了我们的深思。

企业家本来应当有其“精神”,那就是在市场中独立搏击风云,在商战中自主合纵连横,完全不应把心思放在官场上,也不必“拜庙烧香”。但在今天不少地方的政治生态和“市场经济”中,要商界恪守“企业家精神”,似乎很难,甚至做不到。审批过程中那么多关卡、那么多“衙门”,你不“拜”,能行吗?比如李克强总理讲的那个例子,企业新上一个大项目,要经过27个部门,50多个审批环节,时间长达10个月,连小小一条渔船的命名,都要政府部门层层“核定”直至“顶层”一级才能放行,这27个“庙”,你能不“进”?这50多个“菩萨”,你敢不“烧香”?有些“衙门”,权力过于集中,却又缺少制约,企业的立项、贷款、土地等等,由他一言乾坤,于是一个小辫子“书办”,可以把你的项目冷藏十年,一个小小处长,可以扬言“分分钟搞死一个企业”。让企业家不俯首“进庙”、不低头“烧香”,恐怕是一种不现实的苛求吧。

中国的“企业家精神”缺失,常常为人们所诟病。近日有一位著名的女企业家对李克强总理说,企业不需要特别的扶持和培植,只要公平的环境就行了!其实,发扬“企业家精神”也好,改变企业“见菩萨就烧香”的怪状也罢,都需要环境和社会条件。这里至少有两条,一是法治,企业并不要求政府部门给予额外关爱,只要一视同仁的国民待遇即可,严格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就上上大吉;二是改革,“衙门”要“削权”,把更多的权力还给企业和社会,企业才不至于被“管死”,社会也才会有“活力”,同时腐败也才会失去土壤和根源。有了这起码的两条,企业“见菩萨就烧香”的现状才能从根本上得以改变,企业家“把心思放在官场上”的怪状也才能改观。

猜你喜欢

烧香衙门菩萨
七绝·门垂柳
菩萨
写在六合金光寺
我读封面
常态化督查 亮剑“衙门”作风
西安:“衙门”里跑出“店小二”
古柏
佛像面前的菩萨
生气的狼
社会意识与菩萨造像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