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梯度分布研究

2014-12-28杨雪峰

关键词:县市梯度县域

杨雪峰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梯度分布研究

杨雪峰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为了研究县域经济发展梯度水平的差异状况,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依据,通过选取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效益、经济发展速度、县域产业结构等方面若干指标,运用数量经济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湖南县域经济呈现四个不同的发展梯度。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梯度

一、变量的选取

区域经济学认为,某一区域的经济增长同时受制于区内和区外各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差异及变化影响着经济的增长过程和结果,造成地区发展的差距。[1]根据数据指标的可获得性、全面性、可比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等原则以及广义梯度推移理论,我们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效益、经济发展速度、县域产业结构等方面初步选取了以下指标作为变量。

表1 选取变量名称及含义

二、模型设定与计算

由于划分县域经济梯度的部分指标之间(如人均 GDP 与人均消费品零售额之间、GDP 与人均财政支出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为消除自变量共线性问题,使划分结果更加客观、合理,本文运用SPSS 统计分析系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县域进行梯度分区。

根据上述 18项指标,对湖南省87个县市 2012年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如下:

表2 KMO和Bartlett检验

表2 给出了观测变量 KMO 检验和 Bartlett 检验的检验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经过 Barlett 球形检验,显著性值为.000,表明各地经济发展状况数据来自正态分布总体,可以做进一步分析。KMO 统计量为0. 831,说明主成分分析的效果比较好,主成分分析的适用性通过。

从表 3 显示的输出结果可知,前四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大于 77%,可以认定这四个主成分基本保留原有数据信息,能基本反映各县市经济实力情况,故提取前四个主成分进行分析(见表 4)。

由于主成分载荷矩阵可知,提取出来的有些主成分因子不容易进行解释,因此,采用最大方差法进行因子旋转,得到旋转后的主成分因子载荷矩阵为(见表 5):

根据旋转后的主成分载荷矩阵,可以计算主成分系数向量。第一主成分在GDP总量、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第三产业增加值等指标上载荷较大,所以,第一主成分F1命名为经济发展水平因子。第二主成分在城镇化率、人均消费品零售额、人均GDP、进出口总值占GDP比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载荷较大,所以,将第二主成分F2命名为经济发展潜力因子。第三主成分在单位GDP财政收入、单位GDP财政支出、人均财政支出等指标载荷较大,所以,将第三主成分F3命名为财政贡献因子。第四主成分在GDP增速、公共图书馆总藏量、人均实际利用内资额等指标载荷较大,所以,将第四主成分F4命名为社会发展水平因子。

表3 因子变量解释贡献率

表4 因子载荷阵

表5 主成分因子载荷矩阵

用 SPSS 软件计算全省87个县市的4个主成分因子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输出结果见表6 所示。

由表6可知,四个主成分因子的因子得分函数分别为:

F1=0.209×GDP 总 量 + 0.006× 人 均 GDP+0.0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103×人均实际利用内资额-0.004×人均财政支出-0.138×城镇化率

F2=0.069×GDP 总 量 + 0.168× 人 均 GDP+0.1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153×人均实际利用内资额+0.165×人均财政支出+0.312×城镇化率

F3=0.059×GDP 总 量 - 0.040× 人 均 GDP-0.1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071×人均实际利用内资额+0.251×人均财政支出-0.197×城镇化率

F4=-0.015×GDP 总量+0.022×人均 GDP+0.0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271×人均实际利用内资额-0.061×人均财政支出-0.195×城镇化率

(注:SPSS 软件在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前已经对原指标进行了标准化,因此,上述表达式中的指标已经被其标准化的变量所代替,下同。)

由表 3可知,4 个主成分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

λ1=8.297,λ2=3.169,λ3=1.360,λ4=1.050

表6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利用主成分函数和综合主成分公式,以上述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占累计贡献率的比重为权数,求出湖南省县域综合梯度值的计算公式为:

F=0.1144×GDP总 量 +0.0398× 人 均GDP-0.00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0005×人均实际利用内资额+0.0564×人均财政支出-0.0423×城镇化率

表7 县域综合梯度 F 线性得分函数相关系数

三、县域综合梯度分布及分析

1.综合梯度划分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的综合梯度F值的大小排序,将梯度值F大于等于 0.1 的县市划归为第一梯度(共16 个),F值在 0 到 0.1之间的县市划归为第二梯度(共 12 个),F值-0.2到0之间的县市划归为第三梯度(共 21 个),F值小于等于-0.2的县市划归为第四梯度(共 38 个),这样就把湖南省 87个县市分为了四个梯度层次,详见表 8 所示。

表8 梯度层次

根据四梯度区划分,计算出各类梯度2012年经济指标的平均值(见表9 所示)。

2. 梯度分布分析

梯度划分表明,湖南省县域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差异较大,第一梯度县市是湖南省经济最为发达的一些地区,各项经济指标都遥遥领先;第二梯度属于较发达地区,各项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仅次于第一梯度,经济发展潜力和经济活力有待提升;第三梯度是发展速度一般的地区,各项发展指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第四梯度是经济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绝大部分指标都与前三个梯度差距较大,现分述如下:

表9 四类梯度经济指标平均规模(均值)

第一梯度划分及分析:包括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醴陵市、耒阳市、资兴市、湘潭县、攸县、冷水江市、桂阳县、湘乡市、永兴县、邵东县、澧县、涟源市、桃源县16个县市。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资源较为丰富、交通比较便利、投资环境比较优良的区域,区位优势较为明显,工业基础雄厚,发展潜力比较大。2012年,该梯度区域县域(16个县域合计)GDP总量为5522.65亿元,占全省GDP的43.26%;财政预算收入为26.27亿元,为全省财政预算收入的48.09%。人均GDP达到41604.25元,比全省平均人均GDP26368元高出15236.25元。[2]

第二梯度划分及分析:包括汨罗市、洪江市、新化县、衡南县、韶山市、祁阳县、石门县、湘阴县、吉首市、炎陵县、凤凰县、衡阳县12个县市,主要分布在第一梯度县市的周边,会受到第一梯度县市经济发展的辐射影响和带动作用,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处于中上水平。2012年,第二梯度县域(12个县市合计)GDP总量为1751.42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13.72%。财政预算收入为67.78亿元,占全省财政预算收入的12.41%。[2]

第三梯度划分及分析:包括常宁市、汝城县、古丈县、沅江市、道县、宜章县、株洲县、衡东县、双峰县、华容县、平江县、宁远县、武冈市、慈利县、茶陵县、沅陵县、安化县、隆回县、溆浦县、汉寿县、岳阳县等21个县市,这些县市离主城较远,比起第二梯度县市交通相对不方便,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在全省处于中下水平。2012年,第三梯度区域县域(21个县市)GDP总量为2668.82亿元,占全省GDP总额的20.91%。财政预算收入为101.45亿元,占全省财政预算收入的18.57%。[2]

第四梯度划分及分析:包括辰溪县、祁东县、新邵县、新宁县、桃江县、临武县、衡山县、临湘县、永顺县、邵阳县、中方县、临澧县、嘉禾县、会同县、洞口县、东安县、城步县、桑植县、江华县、芷江县、安仁县、花垣县、通道县、龙山县、麻阳县、双牌县、蓝山县、新田县、津市市、安乡县、桂东县、新晃县、绥宁县、保靖县、江永县、靖州县、泸溪县、南县等38个县市,这些县市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方便,工业化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传统农业比重偏高。2012年,该梯度区域县域(38个县市)GDP总量仅为2821.83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22.11%。财政预算收入为114.3亿元,占全省财政预算收入的20.93%。[2]

[1] 黄友爱.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和启示[ J ] . 经济界,2006,(1):83-86.

[2] 湖南省统计局.湖南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150-335.

On the Graded Distribution of the Economy Development in Hunan County

YANG Xue-feng
( College of Economics,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Hunan, China)

In order to study the disparities of developing gradients in Hunan county economy and deepen the study of it, by selecting some indexes such as development level, benef i t, speed and the industry structure in the county, as well as the analysis of the quantitative economics, this thesis provides a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Hunan county economy in different level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87 cities and counties.

Hunan; county economy; developing gradients

F127;F224

A

1673-9272(2014)05-0085-05

2014-07-01

杨雪峰(1978-),男,湖南新化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本文编校:罗 列]

猜你喜欢

县市梯度县域
带非线性梯度项的p-Laplacian抛物方程的临界指标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一个具梯度项的p-Laplace 方程弱解的存在性
县市特色产业的媒体传播和新闻服务探索
小而美的“项目制”:县市报发展的有效突破口
基于AMR的梯度磁传感器在磁异常检测中的研究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基于数字虚拟飞行的民机复飞爬升梯度评估
县市报本土评论题材的深度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