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控制的车辆管理模式研究

2014-12-25王亚军张登宽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车辆管理信息流管控

荣 毅,王亚军,张登宽

(1.军事交通学院 研究生管理大队,天津300161;2.军事交通学院 汽车指挥系,天津300161;3.西藏拉萨柳梧新区火车站,拉萨850000)

以计算机、通信、网络等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体系的蓬勃发展,为信息获取、传输与分析处理等提供了有力支撑,信息在管理控制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著。但在传统的车辆管理思维中,人们关注更多的是物质流,忽视了表征物质流本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信息流,使得物质流运动过程中的影像伴随运动结束而消失,尚未形成物质流与信息流的同步,致使管理过程的控制强度有所降低。因此,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发挥信息流优势,建立基于信息控制的车辆管理模式,是充分发挥车辆效能,提高车辆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保障力生成模式转变的客观需求。

1 车辆管理信息控制形式

车辆管理过程中,无论是车辆使用、安全、维修,还是油料保障、器材供应等,各项业务活动的状态均可通过一定形式的信息来表征,这些信息形成了具有一定关联并产生控制作用的信息流,对物质流等进行监控和导向,从而制约和影响着车辆管理各项活动的进程。对任一车辆管理活动C ={C1,C2,…,Cn-1,Cn},由n个管理过程构成,按照信息管控作用,主要体现为串行、并行和反馈控制3 种形式[1]。

1.1 车辆管理信息串行控制

车辆管理业务工作,可以分解为不同的过程或活动,这些过程或活动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常常需要按发生时间或空间的顺序进行组织实施,从而形成信息控制链(如图1 所示)。在信息串行控制形式下,某一管理活动环节信息的失真可能伴随其流动过程而被放大,输入控制信息的质量决定了对下一管理活动环节的控制成效;信息控制的强度,取决于相邻过程或活动间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和被利用的程度。

图1 车辆管理信息串行控制

1.2 车辆管理信息并行控制

车辆管理业务工作,通常受到诸多要素的制约和影响,需要将不同控制逻辑信息有机地组织起来,使得不同信息能够同步、并行地作用于同一控制对象,或同一信息按照不同控制逻辑同步、并行地作用于不同控制对象(如图2 所示)。在信息并行控制形式下,当同一控制信息分别作用于不同对象时,控制信息的质量对管理影响将更大;信息控制强度,取决于反应相关管理过程或活动信息的完整性和被利用程度。

图2 车辆管理信息并行控制

1.3 车辆管理信息反馈控制

车辆管理过程中,为有效掌控各项业务工作进程,需要及时反馈其运动状态,将控制信息与产生该控制状态的反馈信息,在适当时机与环节有机地组织起来,调整和优化信息控制结构与内容,从而使控制信息能够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如图3所示)。在信息反馈控制形式下,反馈信息对管理活动控制更直接、更实时,一定程度上比其他信息更需要;信息控制强度,取决获取反馈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与被利用的程度。

图3 车辆管理信息反馈控制

2 基于信息控制的车辆管理模式基本结构

模式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照着做的标准样式”[2]。在车辆管理中,可以将模式理解为各项业务活动的标准式样,即经过一定概括化后,具有明晰的结构、功能与操作程序,可供人们模仿的范本或模本。因此,建立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是充分发挥管理效能的关键。

2.1 车辆管理模式结构形式[3]

车辆管理任一业务工作的开展,都不是孤立进行的,为了能够实施正确决策和有效控制,需要将各种管理信息集成一个有机整体,增强信息控制的强度和灵活性,使得管理实施中能够根据系统内外部状态,及时、有效地调整各项相关活动,从而更加灵活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因此,基于信息控制的车辆管理是一个具有反馈的串、并行管控的网状模式(如图4 所示)。车辆管理中,管理者利用信息流将管理过程各要素或节点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具有闭合回路的有机整体,为车辆管理实施提供有效支撑。

图4 基于信息控制的车辆管理模式结构

2.2 车辆管理模式控制特点

基于信息控制的车辆管理模式,以信息流为核心,建立管理各要素和各环节间的有机联系,可消除信息共享的壁垒,形成有效的管理协调、控制和监督机制,大大增强了管理的有效性,具有明显优势。

(1)管理目的性强。从车辆管理信息控制出发建立管理模式,无论是管理决策还是过程控制,均依托作用或产生于管理对象的信息来完成,收集获取、处理利用的信息更具有针对性,信息主导作用更为显著,从而使管理的目的性更强。

(2)管理时效性强。以信息控制为核心建立车辆管理模式,凸显了信息的有效性,能更好利用现代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等技术,及时、准确地获取和处理各项业务信息,管理者能够实时掌握工作动态变化,从而使管理的时效性更强。

(3)管理控制力强。网状结构的信息链,使管理者能够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无论是管理要素还是管理过程环节,均可在管控范围之内,根据管理要素和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计划调整,管控力度加大,从而使管理的控制力更强。

3 基于信息控制的车辆管理模式构成要素[4]

对任一车辆管理工作,把获取的相关业务信息作为控制输入,按照一定的控制逻辑和标准,根据确定的控制功能,作用于业务活动,产生一定的控制输出并反馈给本过程,同时也作为下一过程的控制输入,从而完成管理的决策和控制。因此,车辆管理模式构成要素集合M 为

3.1 车辆管理模式控制功能

控制功能是车辆管理模式的外部表现,应建立在业务工作客观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优化业务信息流程,合理划分管理职能范围,规范控制功能的基本要素。以车辆动用管理为例,应根据车辆编配用途,界定管理职能域,明确管控部门或单位;按照划分的管控部门或单位,明确管控职能与要求;依据车辆动用性质、范围、数量等,明确申请、审批等的管控层级与权限。控制功能子集M1为

3.2 车辆管理模式控制内容

无论采取过程性控制还是目标性控制,管理控制内容的完整性,决定了管控强度。应根据车辆业务工作特点和要求,从管理控制功能需求出发,分析控制信息构成、确定具体控制参数。以车辆派遣为例,为充分发挥车辆效能,通过“任务需求、保障状况、审批权限……”等各类控制信息,确保车辆正确使用;而对每一类控制信息需明确控制参数,为车辆使用控制提供依据,如“任务需求”涉及的“用车单位、动用车型、动用数量、保障时间、保障地点……”“保障状况”涉及的“车公里保障标准、车辆与驾驶员数质量……”“审批权限”涉及的“数量权限、区域权限、天候权限……”等。控制内容子集M2为

3.3 车辆管理模式控制标准

车辆管理过程中,必须根据获取的信息,依据一定的准则和标准进行对比判别,才能完成管理决策和过程控制。管理信息控制标准,依据车辆管理有关规定、办法、规则和相关技术规范确定,表现为一定的数值量或逻辑量。车辆管理过程中,技术性管控,如车辆定程(时)维护保养,常体现为一定行驶里程或使用时间的数值量控制;行政性管控,如车辆派遣,常体现为一种规则条件下的“是”与“否”的逻辑量控制。控制标准子集M3为

3.4 车辆管理模式控制逻辑

车辆管理活动涉及多要素,决定了管理控制的多参数,如车辆使用,不仅取决于车辆保障任务安排,还决定于车辆和驾驶员的数质量,以及车辆油料保障等。这些不同要素的控制要求,有的要同时满足,有的满足其一即可,从而构成了车辆管理控制关系。控制逻辑子集M4为

3.5 车辆管理模式控制流程

为保证信息流与物质流同步,车辆管理控制流程也就是信息流程,控制信息从信源到信宿必须具有合理的传输流程和一定容量的传输通道,避免信息出现迂回或传输滞后。根据车辆管理控制需求,明确各项管理活动及控制节点,优化信息传输流程,建立高效快捷的传输网络,为充分利用控制信息提供有效保障。控制流程子集M5为

4 基于信息控制的车辆管理模式运用

管理中任一模式的建立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逐步发展与不断完善,形成自身管理特点;同时任一管理模式均需要一定的支撑条件,才能确保有效运行。建立基于信息控制的车辆管理模式也必须考虑运行条件,才能在管理中充分发挥管控优势。

4.1 车辆管理模式运用条件

基于信息控制的车辆管理模式,实质是利用及时、准确获取的控制信息,驱动、监视、控制车辆管理各项活动,实现管理者的决策意图,其运行的关键和核心是确保信息流与物质流同步地有效流动,并被及时获取和利用。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支撑保障条件。

(1)信息共享机制。车辆管理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业务的复杂系统,管理业务工作关联度大,各项业务之间需要更多控制信息的交互,才能完成正确的决策。这就需要克服传统“自产自销”的理念,建立车辆管理大系统下的信息共享机制,明确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的职责和权限,优化信息资源配置,形成互通有无的良好局面,网状的信息流动格局才能实现。

(2)信息传输通道。随着车辆保障能力要求的提高,对管控信息的时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多种有效的传输通道是获取信息的基本保障。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公共网络设施,发挥现有网络设备的潜力和优势,构建有线网络信息系统,实现车辆基本控制信息传输;充分利用卫星定位导航、车辆间通信等系统,构建无线网络信息系统,实现车辆调度控制信息实时传输等。

(3)信息控制标准。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是管理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车辆管理过程中,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控制标准,才能确保控制的有效性。应根据车辆管理业务活动需求,规划制订信息控制标准,明确信息控制的“量”,消除控制过程中的模糊判别,以及人为因素的干扰,才能使管理控制过程更加科学、规范。

4.2 车辆管理模式管控形式

车辆管理各项活动涉及范围、持续时间、关联程度略有不同,但从管理实施角度看,基于信息控制的车辆管理模式,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对管理活动的全要素、全过程的管理控制,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车辆管理的集约化与精细化。

(1)全要素管控。车辆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要素,且相互作用、互相牵制。如车辆使用,受制约于车辆油料、车辆维修、车辆安全、车辆审验等;车辆维修,取决于车辆使用、车辆器材,甚至于车辆安全等。基于信息控制的车辆管理模式,可消除业务工作间的壁垒,建立起业务工作间的横向沟通,实现信息共享,确保控制信息全面完整,从而使管理决策更科学。

(2)全过程管控。车辆管理任一业务工作都可以分解为由若干活动、按一定时间序列构成动态过程。以车辆一次任务为例,通常包含车辆与驾驶员选派、车辆出场前检查、车辆运行状态监控、车辆任务情况统计、车辆回场后维护等过程。基于信息控制的车辆管理模式,从信息流出发,利用信息自动采集、实时传输等技术,形成车辆使用全过程动态控制[5],建立起业务活动间的纵向联系,实现对车辆管理的动态监控,从而使管理控制更加有效。

5 结 语

构建基于信息控制的车辆管理模式,是信息化条件下车辆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以信息共享为核心的车辆管理业务信息系统集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车辆使用信息自动采集与动态监控系统的应用,以及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传输通道建设,为实现车辆管理信息控制奠定了一定基础,车辆管理全过程、全要素的控制体系将会逐步得到实现。

[1] 黄杰.信息管理集成论[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85-88.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894.

[3] 王伟军,黄杰.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管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9-118.

[4] 王宁,王延章,于淼,等. 面向协同工作的信息流模型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5,32(10):114-117.

[5] 王亚军. 军用车辆管理学[M]. 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191-192.

猜你喜欢

车辆管理信息流管控
浙江省绍兴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 王剑文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基于约束逻辑的网络非集中式信息流整合系统设计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车辆管理信息发布系统
基于信息流的作战体系网络效能仿真与优化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试析车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信息流评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