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成分因子分析的军车驾驶员心理素质构成要素研究

2014-12-25魏爱国杨建明翟从敏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军车题项心理素质

韩 越,魏爱国,杨建明,翟从敏

(军事交通学院 汽车指挥系,天津300161)

随着部队执行急难险重和应急机动任务增加,军车动用频繁,运行环境多变。这些情况要求驾驶员不仅技术过硬,而且要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确保军车运行安全。在涉及军车运行安全的诸多因素中,驾驶员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解决安全行车的新视角。研究心理素质的构成要素,找出心理素质各构成要素的成长和变化规律,可为提高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提供支撑,保证驾驶员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参加军事训练、执行运输保障任务和未来的作战行动。

1 军车驾驶员心理素质及基本要求

1.1 军车驾驶员心理素质的含义

军车驾驶员心理素质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以个性为核心,通过驾驶员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适应日常军事活动和驾驶过程的相对稳定的、综合的、全面的心理品质,主要表现为一定军事环境和军事活动中的心理适应能力、承受能力、调节能力和应激能力等。心理素质的构成要素具有潜在性,不能直观看到,需要通过对驾驶员的日常行为举止、驾驶习惯、驾驶过程中对临时和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外在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和判断得到。心理素质是先天生理基础和后天环境反复多次相互作用形成的内在品质,在不同时期,心理素质有所不同,随着年龄的增加,经过不断的磨练逐渐增强并趋于稳定。

1.2 军车驾驶员心理素质的要求

(1)战场环境对军车驾驶员心理素质的要求。现代战争节奏加快,作战进程大大缩短,使得战局瞬息万变,部队机动频繁,运输任务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强。驾驶员面对多变的环境,完成运输保障任务的难度增加,容易产生挫折感和压抑情绪,从而导致意志消沉。高新技术武器的远程精确打击对人员和装备带来严重而直接的损害,明确特定的危险且生命受到威胁的情景会强化驾驶员的恐惧心理。现代战场不分昼夜,对运输补给线不间断的持续打击使驾驶员精神上紧张疲劳,注意力下降,严重者会对正常心态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伤害,造成战斗力减弱,这需要驾驶员具备顽强的意志力和坚韧性。残酷的战场环境下,生活保障困难会诱发失望、厌倦等灰色心态,要求驾驶员保持高昂的士气和坚定的战斗意志。残酷的战场环境和艰苦条件考验的是驾驶员的综合心理素质。

(2)运输保障任务对军车驾驶员心理素质的要求。执行不同任务,对驾驶员的心理素质要求有不同侧重。指挥车驾驶员除了要保证首长的出行安全,还要担负首长和指挥机关的保卫工作,需要机警、灵活;特种车驾驶员除了驾驶价值上千万元的特种装备车,可能还要担负装备操作任务,需要更加沉着、稳定的心理素质;担负弹药等危险品运输的驾驶员承担着行车安全和运输品安全双重风险,需要有较强的责任感以及胆大、心细、果断的心理素质。从近几年执行抢险救灾、应对突发事件等非战争军事行动看,驾驶员的心理应激能力直接关系到部队能否在紧急情况下开得动、跑得快,能否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实施快速有效保障。这些情况需要驾驶员具备较强的独立性、决断力,克服紧张心理。

(3)自然地理环境对军车驾驶员心理素质的要求。在高原高寒、山地、荒漠、边防等特殊自然环境下执勤,对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提出了特殊的要求。高海拔地区缺氧、干燥、寒冷,对人体的心肺功能、记忆、听力等均有明显影响,长期在该地区执勤,会增加情绪的不稳定性。荒漠、边防地区远离繁华内地,属于小、散、远单位,人自为战、车自为战,生活清苦、寂寞,对驾驶员的心理适应性、调节能力等都是严峻考验。另外,特殊的地理环境通常伴随多变的天候,如山地地形复杂,弯多、坡陡,时有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需要驾驶员注意力长时间集中,保持心绪稳定,沉着、勇敢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2 军车驾驶员心理素质构成要素的理论构建

2.1 构建方法和过程

依据心理测量学的理论和技术要求,首先梳理出能体现驾驶员心理素质的所有可能的特征词,包括责任、沉着、挫折耐受力等共48 个,组成半开放式问卷。选取军事心理学专家、公路军事运输专家和干部以及军车驾驶员3 类群体,分别代表理论取向、职业取向和个人取向3 个层面,对每一特征词是否赞同进行选择,保留赞同率为60%以上的特征词并对其进行归类,建立驾驶员心理素质理论构成模型。结合驾驶员的职业特点,编制能够表现特征词的题项,在下一步的实证研究阶段收集数据,验证理论构想模型。

2.2 心理素质的构成要素

通过邮寄和现场填答的方式收集412 份问卷。综合统计结果,删除赞同率低于60%的特征词14个,合并归纳有相似内涵的特征词,从层次上加以概括和归类,初步构建驾驶员心理素质的构成要素为5 个维度、22 个成分,具体为:聪慧(判断、决策、应变、观察)、勇敢(果断、坚定、敢为、冲动)、自信(沉着、独立、乐群、自强、责任)、稳定(忧虑、调控、紧张、自律、服从)、耐挫(适应、承受、调解、应激)。

2.3 心理素质题项的编制

心理素质的成分无法直观判断,需要通过对驾驶员的日常行为和状态编制能够体现心理素质成分特征的题项,再根据驾驶员对题项的不同反应来进行分析判断。题项要反映每一成分的特征:一是具备该成分特点的个体外显行为特点;二是具备该成分特点的个体动机特点;三是具备该成分特点的个体内心体验和情感活动特点。每个题项的回答选项为符合、不符合、不确定,对应分值为0、2、1,代表了3 个程度等级,即3 点评分。

题项来源包括3 个方面:一是现今公认成熟量表的相同或相似特质的题项,对部分项目描述的情景和场景置换为军车驾驶员的日常活动和驾驶状态。主要有卡氏16 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明尼苏达人格量表(MMPI)、军人心理素质问卷(第三军医大学)、飞行员心理素质问卷(第四军医大学)等。二是自编题项。编写时,遵照驾驶员年龄特征原则和行为的典型性原则。如20 ~30 岁是驾驶员的主要年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青年期,有其特有的心理规律,情感和个性的发展日趋完善,开始形成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个体思维发展的高峰期,自我认同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发展任务。题项内容重点体现驾驶员年龄段的心理规律,捕捉驾驶员日常工作、生活、驾驶车辆时的典型行为和状态。

3 军车驾驶员心理素质构成要素的实证验证

实证验证是将上述心理素质题项进行施测,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分析调查数据,对理论构建的心理素质构成要素进行验证和修正。

3.1 验证样本的选取

采用分层抽样法,样本结构见表1。选取运输车、牵引车和特种车3 类承担典型运输任务的汽车分队,按照驾驶员所在汽车分队的性质分成4层,包括驾驶员大量集中的后勤部队汽车分队、部队后勤系统的汽车分队、承担重要岗位任务的牵引车分队和特种车分队。发放测试问卷2 412份,回收问卷2 337 份,经测谎鉴别后剔除无效问卷98 份,最后获得有效问卷2 239 份。

表1 验证样本结构表

3.2 基于主成分因子分析的心理素质要素的筛选

为分析心理素质,要全面、完整地收集多个观察指标(问卷题项)的数据。不仅要分析驾驶员在每一题项上的反应,更重要的是分析题项代表了心理素质的哪一构成要素及体现该要素的内涵特征。主成分分析法就是分析各题项之间的相关关系,把题项聚类成几个互不相关的综合指标,即提取心理素质的构成要素。基本过程如下。(1)题项的鉴别力筛查。鉴别力筛查即检验问卷的每一题项是否能区分出不同被试之间的差异,以此决定该题项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可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法,将所有被试的总分按从高到低排列,选取前、后27%的人数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比较每一题项在高、低分组上的差异,如果差异不显著,表示该题项不能鉴别不同被试的反应,将该题项删除。(2)心理素质成分的提取。采用巴特利特球形检验(Bartlett Test of Spheircity)和KMO(Kaiser-Meyer-0lkin)检验题项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提取成分的标准为该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50%。特征值越大,说明该因子越重要;方差贡献率代表该因子所包含的信息占总信息的百分比[1]。以负荷值0.3 作为各成分所对应题项的选取标准。(3)信度和结构效度检验。信度是调查可信程度的表征,一个好的测量工具对同一事物反复多次测量,其结果应该保持稳定才可信。可选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α 系数)分析信度。结构效度是测量结果能否证实或解释某一理论的假设或构想及解释程度的表征[2]。可采用各成分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进行结构效度分析。各成分应该与问卷总分有较高的相关系数,以体现问卷整体的同质性。各成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应该适当,相关系数过低,说明心理素质结构上同质性太低,所测量的可能是一些完全不同的品质,而不是围绕驾驶员心理素质;相关系数过高,说明各成分之间有交叉重复。

3.3 心理素质构成要素的确定

基于主成分因子分析法,采用SPSS13.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每一成分的特征值和对方差的贡献率见表2。提取18 个成分,另外删除因子矩阵中少于3 个题项的成分(成分特征概括不明显,无法进行命名),并对成分包含的题项数目予以平衡(每个成分保留6 个项目),修改补充项目,最后获得有效成分18 个、有效题项108 个,加上引导题2个、测谎题8 个,共118 道题项。18 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在0.70 ~0.85,说明该问卷有良好的信度。各成分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508 6 ~0.759 8,相关度较高;各成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202 9 ~0.526 0,具有中等度相关,题项结构效度较好。

表2 军车驾驶员心理素质各成分的因素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

根据各成分对应题项所揭示的心理品质特征,驾驶员心理素质结构确定为5 个维度、18 个成分。其中:聪慧是驾驶员认知品质的特征,包含判断、决策、应变3 个成分,军车驾驶的职业特性要求驾驶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认知品质,聪慧是驾驶员心理素质结构中最基本的成分;勇敢是驾驶员意志品质特征,包含果断、坚定、敢为、冲动4 个成分,是驾驶员最突出的心理品质,在驾驶员心理素质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自信是驾驶员性格特征,包含沉着、独立、乐群、责任4 个成分,对心理素质具有调节机能;稳定是驾驶员对事物主观体验的情绪平稳状态,包含调控、紧张、自律3 个成分;耐挫是挫折耐受力的简称,包含适应、承受、顽强、应激4 个成分,是驾驶行为的品质特征,是驾驶员心理素质水平的功能体现。

4 结 语

军车驾驶员心理素质对顺利完成各项运输保障任务具有重要影响。利用构建的心理素质构成要素和题项,可全面、动态掌握驾驶员心理素质现状,科学实施心理训练,切实提高心理素质,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要。其主要应用体现在:一是指导驾驶员心理素质日常管理。封闭的军营环境、高强度的军事训练、驾驶任务的单调性和重复性,都要求驾驶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保证。采用心理素质问卷,分析驾驶员心理素质每一构成要素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全面、客观、精确地掌握驾驶员心理素质的整体现状,减少主观想象,及时发现心理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二是构建驾驶员心理素质训练体系。为满足未来战争需要,依据驾驶员心理素质的构成要素,构建单元集成、模块分类、主题训练的内容体系,共分为5 个单元、18 个模块,每个模块单独设置主题开展训练,并按照单元进行综合训练。在统一的内容体系下,对承担不同运输任务、不同部队性质、不同人员(战士和士官驾驶员)的心理训练内容应有所侧重,使训练重点突出、特点鲜明,使其心理素质达到适应未来战场需要的标准。

[1] 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 统计分析[M]. 3 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477-483.

[2] 郭念锋.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381.

猜你喜欢

军车题项心理素质
被烧毁的军车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欺凌参与者角色行为量表中国初中生版的修订
浅谈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完善心理素质,实施快乐教育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比较研究*
我国专业体育教练员绩效评估体系权重的研究
铁血铸军魂:陕汽军车致敬建军91周年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
CTT、IRT、FT:体育科学量表编制中的应用
——以《特质流畅量表》为研究例证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