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移动生产力

2014-12-25刘九如

中国信息化 2014年20期
关键词:网络化生产力劳动者

最近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新书《移动的力量》,率先提出了移动生产力的概念,并且系统地阐述了移动生产力的形成背景、基本机理和基本特征,值得业界深入研究和思考。

由于传统生产力本身依托于机器生产,劳动者几乎被等同于机器,这就导致生产力的内部结构体系极大地阻碍了劳动者的自主创造性,最终成为生产力内部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同时,过去多年在传统生产力形态下,外部自然资源日益紧张、人类与自然关系日益冲突与恶化,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此外,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为移动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技术、产业支持,从而使移动生产力的产生与发展成为可能。终端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移动生产力的产生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为其奠定了充分的资源基础、智力基础、技术基础以及产业基础。这样三大背景,推动生产力向更高层级的移动生产力发展,以此来化解当前面临的矛盾和冲突。

移动生产力的基本机理也非常清晰:首先,劳动者在终端技术、软件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共同武装下,工作效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其次,随时随地、万物皆可连接的移动互联网特性,创造了桌面互联网时代不具备的生产条件,劳动者基于这些新的条件可以利用以往不能充分利用的时间,做成功以前不能做的事情;再次,智能化、网络化推动整个社会生产资本也实现智能化、网络化,随着越来越多的机器和设备联入互联网,跨越整个网络的协同效应将最终实现;此外,生产控制过程将受益于万物连接和智能化所产生的大数据,使得生产控制的智能决策成为可能。智能决策是设备与系统以及知识相互汇集的顶点,如果最终实现的话,将历史性地提高潜在生产效率,其深远影响堪比工业革命和桌面互联网革命。

从我们已经看到的众多实例,也已描述清楚移动生产力的三个主要特征:一是移动生产力是智能化与网络化的生产力;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劳动工具变成了智能化的机器体系,劳动资料的效能发挥则需要网络系统的支撑,各种劳动资料联成了一个具有正负反馈功能、网络化节点式的互动网络,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与简单重复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更多的精力用于专业化技术能力的提高与创造性知识的生产上;二是移动生产力是高渗透性的生产力。移动互联网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发展最快、渗透力最强、应用最广泛的高新技术,将广泛应用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中。移动互联网的特质和功能决定了移动生产力对人类社会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比如对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投资结构及贸易结构等一系列经济结构的优化作用、对自然资源的优化作用、改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素质和协调性等。三是移动生产力是全球范围内同步运行的生产力。由于其移动互联网的可分享性、可复制性、易流动性等特点,生产超越时空局限,效率面向全球传播,各国面对的竞争都是全球范围内的竞争,这种特性必将推动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

如此看来,一种崭新的生产力——移动生产力已经形成,一个新的时代将开启;也许可以断言,提高整个人类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将是移动互联网推动社会进步发展所奏响的最强音。一种新的生产力必将改变生产关系,必将更广泛地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许我们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应该站高一层看。有关信息化的研究和两化融合工作的推进,在新的时期,我们是否也应该跳出现有格局,有更高的战略把握呢?

猜你喜欢

网络化生产力劳动者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致敬劳动者
劳动者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措施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网络化条件下高职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考虑量测时滞和相关噪声的网络化数据融合
在云端
新闻业经营管理的网络化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