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项目预算填报及考核的分析与研究

2014-12-24毛守琴陈美君王育红

北方经贸 2014年10期
关键词:科研项目预算考核

毛守琴 陈美君 王育红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是促进其控制力与管理效率的提升,现阶段,有的企业预算管理工作面临失控问题,制定的预算目标实际难以实现,而导致这些问题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现行的预算管理考核制度缺乏完善性、未将考核工作贯彻落实到实处。因此构建一套适应于科研单位的预算管理考核制度,科学合理的进行预算考核,这已经成为了当前必须重视的焦点。

关键词:科研项目;预算;考核;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10-0235-01

一、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的主要目的及原则

(一)目的

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主要是根据国家颁布实施的相关预算编制方法及要求,在科研任务目标基础上编制科学规范的收入与支出预算。一个规范合理的预算不仅能够推动科研项目正常有序的发展,而且还大大提高了项目收支的计划性与可控性,防止收支随意性,资金实际利用率得到了增强。

(二)原则

目标相关性原则,预算支出内容必须与项目整体目标紧密联系,不得偏离目标,不得组织与项目目标毫无关联性的支出内容。政策相符性原则,制定与本国国情相符的科研项目预算政策、财务制度等。经济合理性原则,科研相关费用收支预算等应合理。

二、科研项目预算填报及预算执行

所谓预算填报,指的是当科研项目立项后,深入分析当前存在的研究基础以及呈现出的研究能力,同时根据已经明确的项目目标、任务,确立优质的组织方案,为预算编制提供有力的依据。关于收入方面,按资金来源分,包含中央财政投入、企业投入、项目承担单位配套资金、采用其他途径获得的资金;按研究内容分,包含超前储备与基础性研究科技项目和技术开发型科技项目。关于支出方面,包含了二大类:一是资本性支出,主要包括科研设备购置费、软件购置费;二是费用化支出,主要包括材料费、燃料动力费、一次性30万以内的科研设备购置费、现场处理费、条件配套费、技术配套费、技术服务费、差旅费、办公费、会议费等。

(一)预算的编报

预算的编报, 分资金来源不同,对各级别的科研预算编制,费用列支都有不同的要求。一方面,编制预算方案时,应详细规定预算编制范围、内容、要求,实际产生的一切经济业务都要归列到预算范畴中。按照科研项目的任务目标、时间及工作量明确符合于项目运行的预算。另一方面,在内部控制要求基础上,遵循归口管理的原则,对科研项目独立专项核算。科研项目编制工作主要由项目长、科技管理部门与财务人员负责,得到立项单位的审定认可后,有针对性的制定计划任务书,编制各项详细相关费用支出,同时制定科研经费投入回报承诺书。各级别投入的科研预算应做到专款专用。

(二)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实际执行预算时,项目负责人员应结合已经明确的预算指标,掌握了解科研项目运行进展速度,合理控制经费支出,确保其一直处于预算指标范畴内。并且清晰划分各自的职责权限,构建并落实完善的签字制度,使科研经费运行的安全可靠。

财务部门要结合项目预算开展相关核算工作,根据项目具体担负的比例科学分摊科研项目中的固定费用,由项目负责人签字并认可,同时深入分析掌握预算执行过程。在科学的编制预算、准确的核算分摊表、认真对比预算执行情况后,使得科研项目管理贯穿于所有项目组与岗位中。这不仅很好的节约了人工成本,而且还为及时发现和分析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保证财务预算的有效性。

(三)预算的考核评价

对院所与项目组明确的业绩合同及预算执行实况全面考虑,加强考核项目进展速度、费用支出情况等,紧密联系月度和季度业绩兑现奖,在奖金考核中占百分之五,对于未及时有效完成预算的单位,应从月度奖、季度业绩兑现奖中提取相应的奖金予以经济处罚。

首先,对于预算执行时费用超支的情况。当前,随着物价上涨,致使费用比原预算要高,针对此情况,科研项目组应明确具体的预算调整追加申请,通过有关领导者的签字审核并认可后方可投入到实际中实施。未得到审批中不得实施。

其次,保证预算执行时效性;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形成的如材料费、交通费等均应根据具体确立的期限,必须在项目执行期间,不然财务部门不得对其付款。

另外,加强考核预算执行过程。及时准确考核项目预算执行全程,以落实预算目标。结合最后所得的考核评价结果,及时找出预算执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加强分析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加大奖惩力度。

最后,加强科研项目后评估。对于技术开发型科技项目投入应有回报,体现为科技成果投入使用后增加受益单位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包括发现储量、提高产量、增加收入、提交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等。投资汇报率原则上应不低于10%,即每年受益单位净利润,原则不少于经费投入的10%。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预算管理十分注重全面性,所以有关职能部门与项目组应落实两级管理的模式,将科研项目预算管理与经营活动各环节紧密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全员的工作积极主动性,从而保证预期目标的实现。同时,明确可控性高的预算管理指标,对年度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进行考核评价过程中,不仅要时刻保证预算管理较高的执行力和约束力,还应具备有效处理预算编制、执行与调整过程中形成的不确定性因素的能力。最后,加强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严肃性,严密跟踪、深入分析、加强考核预算执行结果,确保其较高的控制力,最终实现科研生产创效,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越峰.企业全面预算考核实施探究[J].会计师,2010(4):57-58.

[2] 侯玉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D].江苏大学,2008.

[3] 肖人毅.面向过程的科研项目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4] 王 嘉.科技成果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

[5] 薛丽娟.科研项目过程评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责任编辑:庞 林]

猜你喜欢

科研项目预算考核
医院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应用探讨
浅谈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工程项目预算控制的完善及相关问题阐述
浅谈新形势下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
道路预算技巧浅析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
国务院印发《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