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总体设计推进改革进程

2014-12-23黄顺基

前线 2014年7期
关键词:总体设计系统工程政策

黄顺基

在战略性调整、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方法论创新,才能切实地协调推进。在方法论问题上,我们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与此同时,又要适应新时代的新形势、新问题,在新的起点上,创新系统论的观点,推广应用社会系统工程方法。

社会系统工程方法综合了近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发展成果,综合了近半个世纪自然科学技术发展成果,并吸取了近20年的电子计算机发展成果,是一项伟大的方法论创新。我国发展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此,必须明确达到总目标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社会系统工程方法把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叫作“总体设计”。总体设计是从全局性、统揽性和前瞻性出发对工程进行设计。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重要论述,对顶层设计作出了精辟的论述,对运用社会系统工程方法分析我国发展问题具有重要启示。

首先,总体设计的基本前提,是保持系统的稳定。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奋斗,流血牺牲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决不能被破坏,决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为此,必须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全面认识和正确分析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机遇和挑战,谋定而后动。维持社会主义制度稳定,这是大局,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前提,是系统思维的底线。只有守住底线,方能在复杂形势面前方寸不乱,保持大局稳定。

其次,总体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抓住社会主义制度改革过程中稳定与改革的矛盾。稳定是保持大局稳定,但是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前进,稳定也是保持不了的。从辩证法的观点看来,稳定(平衡)是相对的,改革开放、不断前进(不平衡)是绝对的。社会就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矛盾运动中不断朝前发展的。所以我们要 “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就是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理念;要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要注意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等,这些都是“稳”的表现。

但“稳”不是一味谨小慎微,更不是说不要前进,而是说要增强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做到在稳定的基础上更好地前进。在做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篇大文章过程中,我们既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充分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又要牢牢把握重大调整机遇,积极有为,创新求进。总之,“稳”也好,“改”也好,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的,但“改革”、“前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第三,总体设计的基本依据,是“三期叠加”的重要判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党中央对经济形势做出了“三期叠加”的重要判断,为我们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提供了依据。所谓增长速度换挡期,就是我国经济已处于从高速换挡到中高速的发展时期;所谓结构调整阵痛期,就是说结构调整刻不容缓,不调整就不能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所谓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主要是指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初期,我们实施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现在这些政策还处于消化期。在“三期叠加”的新时期,我国发展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新问题、新矛盾。

新问题、新矛盾主要是,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保障粮食安全难度加大,宏观债务水平持续上升,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食品药品质量堪忧,社会治安状况不佳等突出问题仍没有缓解等等。新机遇主要是,在国际环境方面,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中央领导指出,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在国内环境方面,主要表现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社会生产力基础雄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人力资源丰富,生产要素综合优势明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把握住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阶段的特征,紧紧抓住我国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及时采取有力的战略决策,就一定能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第四,总体设计的基本方向,是坚持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为此,中央明确提出了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同时系统总结了全面深化改革要把握的“五大关系”:整体政策安排与某一具体政策的关系、系统政策链条与某一政策环节的关系、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对接的关系、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长期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的关系。特别指出,既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又不能以整体代替局部,既不能以灵活性损害原则性、又不能以原则性束缚灵活性。这为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设计,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六个子系统;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数学科学、交叉科学等多个科学领域,是极其复杂的课题。回顾历史,19世纪是小科学、小技术、小工程时代,简单工程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实行,可以交给单个人去完成。20世纪30年代后人类进入大科学、大技术、大工程时代,现代工程大都是开放复杂系统,它的总体设计与实行问题,不可能靠一个人来完成,因为任何一个人不可能精通整个系统所涉及的全部科学技术知识,也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数量惊人的协调工作。

因此,这就要求一个组织、一个集体来代替先前的单个指挥者,钱学森根据国外系统工程的成就,结合“两弹一星”成功的理论与实践,创造性地提出,成立一个为总体设计服务的咨询机构单位——总体设计部。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丰富与发展。

总体设计部又可称为国家智库,其任务是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具体来说,一是根据上方要求、技术发展要求、各种约束条件,谋划长期发展并加强基础研究;二是统筹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三是从整体优化的角度分析系统的功能及性能,分解到各个分系统,协调分系统与总体、分系统与分系统之间的关系;四是设计并组织试验进行验证。通过加强总体设计,建设国家智库,社会系统工程方法将有力促进我国的发展。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许 海

猜你喜欢

总体设计系统工程政策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农业系统工程生态设计及其应用策略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航空发动机系统工程技术浅析
高校会计实训平台的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
软件开发流程简析
电力能效框架下的智能用电小区建设思路漫谈
中科院“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