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外术语理据对比

2014-12-22黄忠廉刘丽芬

中国科技术语 2014年1期
关键词:理据性缩略理据

黄忠廉 刘丽芬

(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翻译科学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引 言

比较术语学主要从共时角度对比非亲属术语的异同点[1],汉外术语对比主要考察汉语与外语(主要是英语)术语之间的异同,尤其是不同之处。通过比较,既可更深入了解不同语言中术语的性质与特点,也可发现其共性之处,为术语互借和翻译提供借鉴,从而推动术语学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不同文化、文明的交流和理解。

术语的理据性指术语的构成形式与意义之间的某种内在的必然联系。术语与其他词语一样,有些具有理据性,有些则无。双语术语若从语言和文字出发,术语的理据性考察对比包括语音理据对比、语形理据对比、语义理据对比和文字理据对比。

一 语音理据对比

术语的语音理据表现为术语的语音形式与词义的联想,具有这一理据的术语多为象声词。象声词指模拟事物声音的词,可以像人,也可像物,以像物为多。

具有语音理据的词称为象声词,英汉语有些术语因模拟相同或相似的事物而在语音上相同或相似。直接模仿与某种事物相联系的声音而产生术语为基本象声词,而依赖词中的音素或音素组合使人产生语义联想的则为次要象声词。英汉语象声词以双音词为多,单音词次之,三音节和四音节较少。具有明显语音理据的术语不多。如:

babbling(咿呀语):心理学术语,来自动词babble(咿呀学语);叨唠,属于拟声词,由摹拟人的声音而成。

cooing(喔啊声):心理学术语,也属拟声词,来自动词coo(鸽等发出咕咕声;轻声柔语地说)。

还有一种具有语音理据的术语——音译外来词,是对外语词语音的摹拟,这种理据既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如海洋科技术语sonar汉译取“声呐”而舍“声纳”,其理据正是“呐”有“呐喊”和“大声喊叫”之意,可表达声学现象[2]。而更多的理据则是客观的,其背后也是人为规定的,即利用语音转写对应表翻译。只有少数约定俗成除外,如Cretinism—克汀病,心理学术语;Latin Square design—拉丁方设计,心理学术语;paolin—鲍灵,海洋科技术语。

语际译音转写表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各语种与汉语的译音表是术语转写可参考的依据,但也可在转写中根据各学科选择恰当的汉字。英汉、法汉、德汉、俄汉译音表均可查阅各种资料,如科学出版社科技出版研究中心编的《著译编辑手册》[3]。术语转写若遇到了英语以外的其他文字,可直接转写;这种文字若是从英语转写的,则要转回至英语,再由英语转写为汉语。

二 语形理据对比

语形理据是术语的形态理据,指术语的意义可通过其形态构成的分析而获得。

具有形态理据的术语多是派生词。术语形态理据性的强弱取决于该语言派生词的多寡。单纯词多无理据,但可通过钩沉、清理词义同其载体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来揭示。

汉语是表意文字,汉语术语的基本构造单位——词素或词本身多数有义,一般只需按合成规律搭配即可创造新术语,但汉语的派生术语较少。英语属于表音文字,其形态理据性强于汉语,究其因,英语有大量的派生术语,其语义多半能从其结构形态中产生。英语的派生术语要多于汉语,其语形理据性就是前缀、后缀和词根,通过这些显性的特征即可认识术语所命名的概念。如:

前缀“副”:如“副业、副食品”等,相当于英语前缀 vice-、sub-、by-、ep(i)-等,如“副现象论”(epiphenomenalism)等。

前缀re-:表“重新、再、复”等,如recall(回忆)、recognition(再认)、reconstruction(重建)、reproduction(再现)等。

前缀anti-:表“非,抗”,如anticancer(抗癌的)、anti-novel(非正统派小说)等。

前缀 super-:表“大的”,如 superblock(大街坊)、superpower(超级大国)等。

后缀“化”:如“量化、物化”等,相当于英语后缀-en、-fy、-iz、-tion 等,如 “乳 化 (emulsification)”等。

后缀“瘤”:如“血管瘤、神经瘤、皮肤瘤、hemangioma(海绵状血管瘤)”等。

后缀-ia:表“症、病症、疾病”等,如 aphasia(失语症)、agnosia(失认症);与单数后缀-ium相对应的复数后缀,如 photosynthetic bacteria(光合细菌)等。

后缀-ism:表“主义”,如 materialism(唯物主义)等;表“宗教”,如 christianism(基督教)、daoism(道教)等;表示“……学、……术、……法”,如atheism(无神论)、hypnotism(催眠术)等;表“疾病”,如rheumatism(风湿症)、mutism(缄默症)等。

三 语义理据对比

术语的语义理据,指由术语的基本语义复合或引申而获得,英汉双语在此颇具共性。

术语的语义理据主要借助复合法体现,通过术语结构成分的重新组合,即两个或以上既有概念(原词+原词或原词+词缀)的组合而构成新的术语。复合法又包括合成法和派生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合并成新术语的合成法非常简便,两个或以上的词根指称单个概念,意义可由各组成部分加和,因此意义上十分明了。因形可以见义,这是汉语术语的一大特点,在英语中也比较明显。如“回收”:由“回”与“收”直接合成;“成活率”:由“成活”与“率”直接合成,而“成活”又由“成”与“活”直接合成;盲点=盲+点=blind spot;美感=美+感觉=aesthetic feeling;敏感期=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moveable-pointer indicator=moveable+pointer+indicator=动针式仪表。

以汉英名词性合成术语为例,二者均含有偏正、主谓、动宾等类型,如偏正型:小说(novel)、dark room(暗室)、中耳(middle ear)等;主谓型:地震(earthquake)、邦交(diplomatic relations)、headache(头疼)、sunrise(日出)等;动宾型:司令(commander)、结果(result)、失重(weightlessness)、drawbridge(吊桥)等。

有的语义类型只为一种语言所有,如英语有正偏型、谓主型、宾动型、动补型、介宾型、介动型,而汉语缺乏。如宾动型:housekeeping(主持家务)、tax-payer(纳税人)等;介宾型:inland(内地)、out group(外群体)等。

语义理据还表现为借助词的基本语义或背景知识的直接引申、隐喻引申、换喻引申和提喻引申而获得,它们提供了语义认知的理论依据,利用这些理据的术语多从事物的相似性、相关性和相融性角度指称事物。如“定位”本为动词,用作船舶工程术语,反映用仪器测定物体所在的位置,转为名词,指测定或庙宇的位置,其英译为locating,是动词locate构成的动名词,更是从形态上彰显了一个引申过程。再如hairline=hair+line,意为“游丝”,引申为“细测量线”。wildcat=wild+cat,意为“野猫,野猫井”,引申为“探井”。dogleg=dog+leg,意为“狗腿”,喻指水平井开始弯曲,酷似狗腿的部分;管接口有折角;管沟走向偏移;弯曲的井架腿。waterlock由water和 lock两个词组合而成,意为“水闸”,原意为能将水“锁住”的建筑物,汉译“水闸”也极其形象,英汉语义上一一对应。power,普通词“权力”转为政治术语“政权,(军事)强国”、电力术语“电力”;pick up,普通短语“捡起;(偶然或不费力地)获得,得到”转为电力术语“吸合”或“传感器”。mouse hole,生活用语“老鼠洞”转为石油术语“鼠洞(放方钻杆用);井底部小直径井眼(特殊完井),井底口袋”。

在原词基础上添加适当的前缀或/和后缀而构成新术语的派生法在科技术语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语义上也很容易理解。如:躯体化=somatization,去个体化=deindividuation,随机化 =randomization;brightness=明度,visibility=能见度,intensity=强度。

四 文字理据对比

术语的文字理据指依据术语的文字形式与意义之间的联系从形式推出意义。术语的文字书写形式大致有两种: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一般而言,表音文字不具文字理据性;表意文字则采用象形会意的文字符号,颇具理据性。文字多少与音、形、义三者相关,从类型角度看,汉字是象形表意文字,在语音理据、形态理据、语义理据上都有特点;英文是字母文字,其文字理据性弱,形态理据性强。

汉字是象形表意文字,汉字构造主要起源于视觉图像的摹仿,集音、形、义于一身,形态与表意有关联。作为整体字符,汉字的理据性比较强。例如:山—mountain,汉字“山”为象形字,三个山峰与两山谷,是字面与画面结合描摹自然的产物;而英语术语无此理据。海蚀凹槽—sea notch,汉字“凹”为象形字,两壁山峰与一个山谷,生动地描摹了地形特点。

英文虽同样起源于象形表意文字,字母起初也具理据性,但主要还是以音表意,其形态重在表音,而非表意,其文字理据性要弱于汉字。试比较:mosquito repellent—灭蚊剂,英语术语文字上看不出与意义的关系,有任意性特点,其义“避蚊剂”有“被动”回避之意,汉语术语有“主动”驱散之意。

术语更多的文字理据表现为术语的缩略。汉语术语主要利用文字缩略,英语术语主要利用字母的缩略。英语首字母缩略术语在科技新词中比重在增大,汉语中出现的新词也有音节数目简化的趋势[4]。这是由术语的简明性及易懂易记性特点所决定的。汉语术语采用提字缩略法,从由两个或以上多音节词组成的术语中提取两个或三个有代表性的字,如:世界贸易组织→世贸、扭转亏损局面→扭亏、程序存储控制电话交换机→程控电话、博士学位研究生→博士生。汉语术语还采用合字缩略法,合并词组级术语中各词相同的尾字,如:离休和退休→离退休、进口和出口→进出口。

英语术语缩略的一种方式是采用提字母缩略法,一般是提取前几个字母,如:ampere→amp(安培,放大器)、circumference→circum(圆周)、exposition→expo(博览会);极少情况下可以提取首字母及其他字母,如:government→govt.(政府)等。英语术语更常见的是合字母缩略法,采用首字母缩略法,由各词的首字母构成术语,一般大写,如:intelligence quotient→IQ(智商)、theater missile defense→TMD(战区导弹防御系统)、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人工智能)、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D/P(付款交单)等。还可以采取其他方式:首词的首部和第二个词的尾部合成术语,如news broadcast→newscast(新闻广播)等;首词原形及第二个词的尾部合成术语,如lunar astronaut→lunarnaut(登月航天员)、slim gymnastics→slimnastics(减肥操)等;首词的首部及第二词原形合成术语,如D-notice(国防机密通知)、G-man(美国联邦调查局侦探)、medical aid→medicaid(医疗补助)等;首个和第二个词的首部合成术语,如Formula translation→FORTRAN(编程用的代数逻辑语言/翻译程序语言)、Motor pedal→moped(机动脚踏两用车)等。

除上述常规的缩略法外,汉语术语还采用独特的数字缩略法,即汉字或阿拉伯数字+英文原词首字母,如 Smedley(史沫特莱)、Strong(斯特朗)、Snow(斯诺)→三S。英语术语则采用独特的逆构法,即删除原术语中假设的(实际上不是)词缀而构成新术语,如custommade(定制)←custom made(定制的,定做的);automate(使自动化,自动操作)←automation(自动化);autoimmunization(自身免疫作用)←autoimmune(自体免疫的);cross multiply(繁殖的,倍增的)←cross multiplication(繁殖,倍增)。

五 结语

语言是表达术语的工具,双语术语的命名在语言文字上既有共性,也有特性。语音上汉英术语可模拟事物的声音,也可音译互借。语形上英语的形态理据性较强,其派生法多于汉语。语义上汉英术语均可采用复合法或引申法,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但整体上汉语略占优势。文字上因汉语保留象形文字元素较多,其文字理据性较强,描摹事物外形的元素略多一些,同时也适当采用提字或合字缩略法;在术语缩略上英语术语的文字理据较强,常采用字母或合字母缩略法。

[1] Гринев С В. Введение в 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е[M].Москва:Московский лицей,1993:283.

[2]李国栋.“声呐”和“声纳”[J].科技术语研究,1999(1):45-46.

[3]科学出版社科技出版研究中心.著译编辑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4]邹嘉彦,游汝杰.当代汉语新词的多元化趋向和地区竞争[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2):16-25.

猜你喜欢

理据性缩略理据
你知道IL Y等缩略式的含义吗?
中国人姓名的理据性分析
填字游戏:缤纷每一天
从文化理据看英汉语词翻译
英语中爱情隐喻及其认知理据分析
全译繁化机制的内涵、理据与类型
这些词语你看明白了多少
论当下缩略形式的网络流行语
标点符号产生的认知理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