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编辑如何辨别“找上门”的新闻

2014-12-21谢金华

中国记者 2014年1期
关键词:引路人网络媒体美女

□ 文/谢金华

编 辑 吴长伟 mailv@xinhuanet.com

网络新闻的特点是海量,网络编辑通过网络对海量信息进行收集、分类、编辑、审核,然后发布。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新闻“找上门”来的现象层出不穷。对于这些“找上门”来的新闻,网络编辑一定要善于辨别真伪。

以“把关人”的角色辨别“找上门”的新闻

网络编辑作为网络信息的把关人,不仅要善于从自己处理的稿件中挖掘新闻价值,还要多方验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当下,社会化媒体已是新闻从业人员获取新闻线索的重要途径,如何辨别主动“找上门”来的新闻,考验着网络编辑。快速的网络新闻发布特点决定了网络媒体不大可能像传统媒体那样层层审查严格把关,这就决定了网络编辑必须树立起强烈的把关人意识,时刻监控网站上的内容,发现虚假新闻或不良信息,必须及时删除或做适当处理。

对于“找上门”来的新闻,网络编辑要遵循新闻报道的“三步走”——“速报事实、慎报原因、再报跟进”,真正体现和实现媒体与民意的互动、让真相跑在谣言的前面,不断提升网站的受众忠诚度和公信力。这不仅是新闻的责任和使命,也是网络编辑的责任与使命。

以“引路人”的眼界去辨别“找上门”的新闻

网络编辑要以“引路人”的眼界去进行有效的信息引导。一方面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还要重视引导艺术,依赖表达意见的说服力和说服的技巧来把握和引导舆论走向。

首先,面对网络上如此浩瀚的“信息海洋”,需要网络编辑技高一筹,以“引路人”的眼界去辨别“找上门”的新闻,争做网络信息处理的“行家”。

其次,网络编辑要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网络编辑要学会议程设置,吸引公众参与到公共话语空间进行讨论,通过对讨论内容的整合来引导舆论,促成正确舆论的形成,并培养受众对网站的忠诚度和好感度。

最后,网络编辑要运用理性力量和情感因素来引导舆论。一方面,通过情感、认知因素打动网民,另一方面要通过所报道的事实和评论来引导网民。以情感贴近和理性点评引导公众走出“视觉盲区”和“认识误区”。

以“策划人”的思维去辨别“找上门”的新闻

网络编辑既要具备传统的新闻策划能力,较强的新闻洞察力,还要有对信息的辨别、筛选能力和掌握受众心理的能力。从“平民视角”来挖掘新闻价值,确保新闻既“叫好”又“叫座”。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精神状态每天都在变化。这就要求网络编辑要对时代敏感,了解时代文化和思想前沿知识。上海复旦大学“投毒案”发生后,本来还没判定的一件命案,却被网络媒体不惜时段、篇幅,大肆炒作。一个偶发事件,并非倾向性和主流性的事件,为何却得到网络媒体的渲染呢?原因就在于该新闻的题材容易引发受众的猎奇心理,有卖点。有的网络媒体,为了“猎奇”的效果,不惜通过想象、推测、加工、编造,催生了不少假新闻。

优秀的网络编辑,要有活跃的思维,善于捕捉用户心理,这样才能策划出网民欲知须知和未知的内容。例如备受关注的上海保险中介公司泛鑫公司美女老总跑路一案,8月14日有网友报料:上海泛鑫保代公司美女老总携款跑路,到8月15日保监会确认泛鑫高管携款潜逃,再到8月16日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再到19日晚该高管从斐济被押解回国。新浪网一环紧扣一环,除了及时把事件来龙去脉的真相告诉网民外,还精心策划以“泛鑫公司美女老总起底”“揭秘保险中介代理黑洞”为主题进行深度解答,并在网站上设计醒目的页面,一边对事件进行跟进报道,一边还开展了“如何看待泛鑫公司美女老板跑路事件”的调查,在新闻栏目和新闻专题中精心编排主稿和副稿,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背景链接等,尽最大可能满足受众对新闻事件的信息需求。

猜你喜欢

引路人网络媒体美女
心里装着引路人
李勃:扶贫路上的引路人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服中成药,有时需要“引路人”
家有“张美女”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读写算》,我的写作引路人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
让美女独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