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图表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报道中的应用

2014-12-21文/盛

中国记者 2014年1期
关键词:公报图解图表

□ 文/盛 卉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

一、政策类新闻图解中的“群众视角”分析

政策类新闻报道一直是时政报道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让政策类报道能够达到让受众“入脑”“入心”的效果,始终是从事时政类报道的新闻工作者探求的方向。要解决这个难题,就要转变报道视角,用群众视角去看政策类新闻报道,用群众能够看得明白、听得懂的语言、形式去展现不太容易理解的政策类新闻。

从2013年的两会报道,到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道,各大网站推出了风格各异的图解新闻独领风骚,成为政策类报道的一大亮点,活跃在网站首页、微博、微信等各大传播渠道,让群众能够以更低“门槛”读懂政治、政策,让原本听个热闹、弄不明白的政策新闻能够真正为群众喜闻乐见。

二、图解新闻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的应用分析

人民网在2013年5月正式推出“图解新闻”栏目,由要闻部担当栏目的主责单位,由设计部的设计师协助完成图解新闻作品。栏目推出半年多来,内容多以时政类选题为主,尤其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报道中发力,分别在全会召开前、《公报》发布当晚、《决定》发布当晚、全会闭幕后几大时间节点,共推出了12幅图解新闻作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不俗的访问量。

1.全会召开前夕,图解以介绍三中全会历史知识为主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图解大战在全会召开前就已经“打响”。人民网在2013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将于今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消息甫一宣布就制作推出了《图解: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届三中全会》,将三中全会的含义、看点,上溯到改革开放后的七届三中全会的会议重点以及《人民日报》社论一一整理出来。凸显了历史上的三中全会对中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意义,成为三中全会图解中全网推出最早的一个。

临近11月,竞争更加“白热化”。人民网推出FLASH策划《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改革路线图》,用数字、图片等多媒体形式展现中国改革的历史画卷。腾讯网“新闻百科”栏目推出了图解《全会:不止热闹,更有门道》介绍了党代会制度中从一中全会到七中全会的重点任务,让网民对党代会的知识一目了然。网易视频版图解《三中全会你该知道的事》用171秒的视频短片将党代会的历史表述得通俗易懂,让普通网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到三中全会的历史掌故,对即将召开的三中全会充满期待。

2.临近全会,图解细化到对公报的分析与导读

在三中全会召开前几天,媒体对三中全会的关注细化到对即将披露的全会公报上。人民网推出《图解:1978年以来三中全会公报高频词 “改革”提116次》,对前七届三中全会公报的字数、词频等进行数据分析,从中探索出有价值的规律。图解推出次日,《新京报》《法制晚报》对三中全会高频词做了跟进报道,“改革”提116次次日见诸各大网站。新浪网“图解天下”栏目出品了《如何品出公报的意思?》,以十六届三中全会为例将公报的内容重点做了笔记标注,带领网民品读《公报》中的“门道”。用巧妙的办法拉近了高高在上的政府公文与普通网民的距离,仿佛是在阅读一份日常的文件资料。

3.《公报》发布后,一张图读懂公报各显身手

人民网在《公报》发布当晚推出《图解新闻:一张图读懂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对《公报》的高频词、改革方向要点等做了梳理。接着推出《图解新闻:如何看三中全会公报中的9处新提法?》,从会议公报中出现的诸多新提法中梳理了9处新提法并配以媒体专家点评。当晚,凤凰网等多家媒体也推出了《一张图让你读懂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等图解。设计风格不同,内容上大同小异,凤凰网以《一张图让你迅速读懂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以简洁的内容架构最早发出。

4.《决定》发布后,图解多角度解读发力

人民网在《决定》发布当晚,推出《图解:<决定>框架结构图》《三中全会<决定>是如何起草的?》《三中全会<决定>涉及11个重大问题和重大举措 》《<决定>中影响中国人生活的十大新政》《<决定>如何回应网民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决定>高频词TOP50》六个图解新闻,从多角度立体展现《决定》将带给中国的变化,迅速在全网广泛传播。新浪网推出《你将会变化的人生》,以拟人化的角度梳理出《决定》将给普通个体带来的变化,独具匠心,被百度新闻抓取推荐。同时,再次使用“笔记体”对《决定》要点进行梳理推出《中央深化改革决定内容要点》,在新浪网首页推荐的时候,以《决定》百姓阅读版为题,让人倍感亲切。

图解新闻这一模式从媒体的偶然尝试逐渐变为各大网站在内容形式创新上的一个“战场”,比拼着各大媒体速度、创意、图解效果等,成为日常报道和重大报道都不可或缺的一种报道样式。

三、图解新闻面临的问题

图解新闻的发展势头风起云涌,但是目前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1.图解新闻的门槛低,图解效果参差不齐

对各大媒体来说,上图解新闻这一项目并不是难事,《一张图读懂XX》迅速风靡网络。但是,要做好图解新闻,需要编辑和设计师的密切配合,把原本晦涩的内容化繁为简,让受众通过看图而不用阅读文字就能够准确理解新闻内涵。然而,现实情况是,一些图解新闻存在着文字内容过多、图解率低甚至图解理解有偏差,光看图看不明白、有歧义等问题。

这就需要编辑和设计师能够进一步配合,编辑在选题的时候准确把握哪些选题适合图解。比如展现事物发展过程、数据量较大这一类选题较为适合图解的方式来呈现。再有如何精炼图解文字内容?图解新闻的文字量过大,受众阅读图解毋宁阅读新闻文本本身也是失败的图解新闻作品。还有就是编辑要“胸中有丘壑”,在制作图解新闻文字的时候,要对哪些部分如何图解有一个预先的把握和设想,把自己的理念与设计师分享,共同揣摩如何去做图解。

图解新闻的缘起

图表,泛指可直观展示统计信息属性(时间性、数量性等)、对知识挖掘和信息生动展现起关键作用的图形结构,是一种很好地将对象属性数据直观、形象地“可视化”的手段。①

早期的图表是以新闻配图的形式居多,在报纸、杂志、网络等各大媒体与文字同时出现,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读图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人们新闻阅读介质改变、新闻阅读时间碎片化等特点,人们需要快节奏地获得新闻资讯,以最少时间成本来获得最多有用资讯。通过读图来了解新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图解新闻逐渐摆脱了对新闻文本的从属地位,成为独立的一种新闻报道种类。

图解新闻的出现,不只是单纯的表现形式的创新,还意味着新闻操作理念的变革。对于编辑来说,如何能够用一张图将长篇大论的文字说得清楚、明白,甚至通过一张图能够透露出比文本更多的信息,考验原本长期单纯从事文字工作的编辑的思路转型。

编辑不仅要能把文字化繁为简,而且还要当一个好的“翻译”,将自己理解的内容准确地传达给图表设计人员。因此,做好图解新闻,考验的是一个团队的配合水平,负责文字加工的编辑,要具备高出文字本身的功力和概括能力;负责制作图表的设计人员,要能够理解编辑意图,且在设计样式上不断推陈出新,让受众喜闻乐见。

2.静态图表多、动态图表设计互动性不强

目前,图解新闻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大多数媒体制作推出的都是静态类图表。以本次三中全会图解新闻的各媒体案例来看,人民网制作了FLASH策划《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改革路线图》、网易制作了图解视频短片《三中全会你该知道的事》,其他媒体推出的均是静态类图表,以各自的内容创意来“抢占市场”。

静态化图表目前存在以下发展瓶颈:

同质化现象严重。《一张图读懂XX》的模式风行全网,尤其是对同一重大报道的选题,同质化现象严重。

冗长繁琐。一些静态化图表为了图解而图解,内容不够精炼。一张图解往往三到四屏才能完整看完,丧失了图解新闻阅读时间成本低的优势。

趣味性不足。图解新闻伴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应运而生,而一些图解新闻仍然是“板着面孔”,用晦涩的语言来解读新闻,难以提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要破解以上问题,推出具有品牌识别度的图解新闻精品就要用创意和手段,“两手”并用来解决。创意是要求编辑能够从浩如烟海的新闻中去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点”,并通过创意找到与百姓生活的结合点,让受众觉得这个新闻与我有关,我想要知道。而“手段”则需要编辑和设计师一起想办法,通过图解样式的突破带给受众耳目一新的感受,终极目标还是要让受众以最小的时间成本、最愉快的阅读体验来获取新闻。

3.单纯的图解新闻没有高于文本新闻,图解价值不大,时效性差

对于目前大多数图解新闻来说,都是文本新闻在前,而图解新闻在后。这就造成了图解新闻在时效上的一大劣势。一个热点新闻如果在前一天已经被广泛传播了,那么在第二天甚至更晚是否还有推出一个图解版的必要?

图解新闻的制作至少需要经过“编辑加工——设计师绘图——编辑统筹”三步骤。当然也有极少的媒体是经过编辑自己手绘完成的。无论如何,制作图解新闻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成本,一旦这个新闻已经全网遍地都是,再推出图解版往往陷入尴尬。

因此,图解新闻的制作要跳出单条新闻的局限,不能满足于仅仅将新闻图解化。要转变编辑思路,从图解新闻的视角出发,考虑哪些选题是适合做图解的,且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独特性,从而避免图解新闻同质化的问题以及时间成本高的劣势。

此外,在提高图解新闻制作速度上,尝试采用开源软件,对数据信息进行预处理,以提高编辑从中发现新闻线索的速度以及制图的速度。

4.数据信息量不足,内容还是单纯依靠文本来支撑

“用数据说话”是图解新闻的亮点和优势所在,而现阶段的图解新闻存在过多过滥的问题,体现为选题环节一哄而上,为了图解而图解,尤其是数据信息量不足的新闻文本,仍然用干巴巴的文字来堆砌全篇,失去了图解新闻的意义。读图解和读文本没有本质的区别,信息的整体架构也没有改变。这种文本逻辑决定了受众如何解读信息,削弱了受众参与的能动性和通过图解本身再思考的乐趣。

【注释】

①《图解两会》:时政报道的“可视化”探索,《新闻战线》2013年5月15日

猜你喜欢

公报图解图表
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速读
民航空管2018年运行统计公报
图解十八届六中全会
图解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
从公报解读2014
图解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