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月盘点

2014-12-17

中国对外贸易 2014年6期
关键词:竞争力服务业企业

国务院: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此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和薄弱环节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会议指出,要更多依靠市场机制和创新驱动,重点发展研发设计、商务服务、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促进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一是加强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鼓励设立工业设计企业和服务中心,发展研发设计交易市场。二是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货物配载中心,加快标准化设施应用,推进第三方物流与制造业联动发展。三是提高信息技术服务水平,促进工业生产流程再造和优化。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积极发展社会化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四是推广制造施工设备、运输工具、生产线等融资租赁,创新抵押质押、发行债券等金融服务。发展战略规划、营销策划、知识产权等咨询服务。五是鼓励服务外包,加快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大力培养生产性服务业急需的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放宽市场准入,减少前置审批和资质认定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简化审批程序,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境外投资便利化程度,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有序放开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完善财税、土地、价格等相关政策。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可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尽快将“营改增”试点扩大到服务业全领域。鼓励金融机构采取多种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配套措施,为生产性服务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解读: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向结构调整要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大措施,既可以有效激发内需潜力、带动扩大社会就业、持续改善人民生活,也有利于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实现服务业与农业、工业等在更高水平上有机融合,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福布斯新近发布的2014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显示,中国企业首次拿下榜单的前三甲,而且在全球十强企业中占到五席。中国工商银行连续第二年蝉联冠军,中国建设银行夺得亚军,而中国农业银行的排名上升五位,成为季军。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的最后一家——中国银行,也闯入十强,排名第九。美国摘得十强企业中的其他五席,全球市值最大的五家公司分别是苹果、埃克森美孚、谷歌、微软、伯克希尔哈撒韦。

从上榜企业的数量看,美国依然傲视群雄,总共有564家企业入榜。日本紧随其后,有225家企业上榜,但相比去年的数字减少了26家。中国上榜企业(包括大陆和香港)增加25家,超过其他所有国家,总数则达到207家。有三个国家今年首次有企业上榜,分别是毛里求斯、斯洛伐克和多哥。

榜单显示,今年入选福布斯全球2000强的企业来自62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相比之下,2003年初次发布这一榜单时,2000强企业只分布在46个国家和地区。今年入选的企业总共创造了38万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实现利润3万亿美元,总资产达161万亿美元,总市值则达到44万亿美元。所有这些数字都比去年有所提高,其中尤以市值增长最快,同比增幅达13%。这些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雇佣着9000万名员工。

在中国企业集体进步之际,美国摘得十强企业中的其他五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和富国银行(Wells Fargo)的排名均上升四位,分列第五和第九。摩根大通(J.P.Morqan)的排名下滑到第四,其综合得分落在中国农业银行之后。荷兰皇家壳牌(Roval Dutch Shell)和汇丰控股(HSBC Holdings)两家去年位列十强的欧洲企业,今年跌落到第11和第14。

从各分项指标来看,排名第15的苹果公司再次夺得市值冠军。沃尔玛仍是全球销售额最高的企业,只它的利润已大不如从前。房利美(Fannie Mael凭借840亿美元利润成为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房地美(Freddie Mac)利润猛增345%,达到490亿美元,在盈利能力这一项中排名第二。

今年新上榜的企业有179家,其中许多是家喻户晓的公司。股市稳步上涨以及新一轮的IPO浪潮对此功不可没。作为投资者的宠儿,特斯拉市值涨幅高达561%。排名第1083位的日本饮料巨头三得利(Suntory,以136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威士忌公司Jim Beam,催生出今年上榜企业中最大的一家食品和饮料类公司。有相当数量的新晋企业之所以能够上榜,归功于成功的IPO。比如排名第700位的希尔顿全球酒店集团(HitonWerldwide)、排名第1645的微博客网站Twitter、排名第1749的澳大利亚九号台娱乐公司(Nine Entertainmennt)。

解读:全球商界潮起潮落永不停息,福布斯一年一度的榜单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观潮”契机。今年左右全球商业面貌依然是传统产业。银行和多元化金融以467家上榜企业稳稳保住第一集团的地位。其他三大行业分别是石油天然气(125家上榜)、保险(114家上榜)和公用事业(110家上榜)。从增长情况看,半导体行业以11%的销售额增幅领先所有其他行业;多元化金融则在利润增长一项中夺魁,增幅达到惊人的90%;建筑行业摘得资产增长的头名,增速达到18%。当然,今年中国企业首次夺得前三甲,会让让世界进一步对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刮目相看”。

IMD全球竞争力排名:美国居榜首中国位次下降

全球顶级商学院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1MD)此前公布了2014年全球竞争力最新排名。美国因其经济快速恢复能力,转好的就业数据以及在科技和基础设施的优势,仍排名榜首。

排名前十的国家没有太大变化:瑞士(第2名)、新加坡(第3名)和香港(第4名)等小经济体继续因出口、经营效率和创新保持领先位置。瑞典排名第五,德国从第九上升到第六名,丹麦也挤进前十,名列第九。

欧洲国家的竞争力表现优于去年,爱尔兰、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均有所上升,分列15、27、89和4,3位。而意大利(第46名)和希腊(第57名)、比利时(28名)则有所下滑。

日本(第21名)排名继续上升,得益于提高其海外竞争力的流通。亚洲其它经济体,马来西亚(第12名)和印度尼西亚(第37名)排名上升,而泰国(第29名)则由于政治不稳定因素有所下滑。

新兴经济体由于经济增长和外商投资放缓以及基础设施依然不足,大多数国家竞争力则普遍下滑。中国从去年的21位下滑到23位,部分原因是由于对商业环境的担忧:印度和巴西则因效率低下的劳动力市场和经营管理分别从40位和51位,下滑到44位和54位。南非和俄罗斯是金砖五国中唯一上升的国家,分别从42位和53位,上升到88位和52位。土耳其(第40名)、墨西哥(第41名)、菲律宾(第42名)和秘鲁(第50名)也有所下滑。

解读:IMD世界竞争力年鉴排名依3@300多项标准,并基于统计指标和IMD对4300名国际高管进行的调查。自1989年发布以来,该世界竞争力年鉴一直是公认领先的年度国家竞争力排名报告。与上年相比,今年的全球竞争力情况是美国继续取得成功、欧洲部分恢复、一些庞大的新兴市场排名下滑。

香港深圳上海进入全国宜居城市十强排名榜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社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0.12》近日发布。蓝皮书显示,2013年位列宜居城市十强的城市分别是:珠海、香港、海口、三亚、厦门、深圳、舟山、无锡、杭州和上海。而居宜商城市竞争力得分前十名的分别是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武汉、成都、天津、南京和重庆市。

从宜居城市竞争力的区域分布状况来看,七大区域的排名情况分别为港澳台地区、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中部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从宜商城市竞争力的区域分布状况来看,七大区域的排名状况分别为港澳台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南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从2013年宜居城市与宜商城市竞争力的相关关系来看,宜居城市建设包括人口素质的提升、市政设施和居住环境的改善,可以显著提高宜商城市竞争力。因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解读:东部沿海城市特别是海滨城市的宜居城市竞争力指数总体较高,国家五大中心城市中仅有上海位居宜居城市竞争力十强;与2012年相比,2013年中国城市整体的宜居竞争力指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而在宜商城市竞争力方面则出现了风水轮流转的现象,2012年位列前10名的佛山、苏州、青岛和杭州等2013年未进入十佳榜单。

央行:潜在增速可能阶段性放缓加大市场决定汇率力度

央行此前公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受劳动力供给趋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影响,潜在增长速度有可能会呈现阶段性放缓态势,此时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关键是要提升生产效率和经济活力,通过向改革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动力,向改善民生要动力,释放巨大的改革红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央行提出,将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快发展外汇市场,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为基于实需原则的进出口企业提供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支持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稳步拓宽人民币流出和回流渠道。推动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直接交易市场发展,更好地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服务。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变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加强对跨境资本的有效监控。

报告在谈及货币政策趋势时表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保持定力,主动作为,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增强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防风险的关系。

解读: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社会对央行放松货币政策有一定预期。但同时我国农产品、服务业等领域的潜在价格上行压力依然存在,价格改革也会增加上行压力,居民对房价变化和通胀的预期仍不够稳定。在这种背景下,如何统筹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的关系,既考虑当前又兼顾长远,货币政策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对此,央行的总体思路是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证监会:简化审核流程支持中小民营企业赴港上市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此前在出席第四届两岸及香港《经济日报》财经高峰论坛上表示,中国证监会将进一步简化审核流程,提高审核效率,支持境内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赴港上市。

姜洋指出,近年来,中国证监会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推出了一系列加强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合作的政策与措施,内地与香港实现基金产品互认的有关内容已纳入2013年8月两地签署的CEPA补充协议。香港是内地企业境外上市的首选市场。截至3月底,内地企业在境外市场上市有190家,筹资总额2110亿美元;其中,在香港市场上市的有187家,共筹资2109亿美元。此外,还有约500家小红筹公司。截至2014年3月底,中国内地企业(包括H股、红筹股、内地民营企业)市值占港股总市值达56%,成交金额占总交易额为71%。

解读:长期以来,我国证券监管部门对企业赴港上市实行了较为严格的审批制度,2013年前规定境内企业到境外上市必须达到4亿人民币净资产、5000万美元融资额及6000万人民币净利润条件。因此,国内企业赴港上市一度曾是大型国有企业的特有红利,民企几乎被排斥在外。此次证监会表态,体现了对境内国企、民企的公平待遇,为更多的中小企业到境外吸纳国际资本打开了方便之门。

国家质检总局:中国服务业质量存三大问题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发布的2013年度重点服务行业质量监测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6.1%,超过第二产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但中国服务业质量发展仍存在三大问题。

首先,中国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情况不容乐观,平均顾客满意度低于第二产业,不利于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国际上看,与美国相比,中国快捷酒店顾客满意度分值低8.48,网上购物低5176,超市低5.08,银行低417,快递服务低4.3,加油站低1.21,移动通信低0.43,直接影响到中国服务业竞争力,制约了对外服务贸易发展。

其次,缺乏国际知名服务品牌。根据国际品牌评价机构BrandZ发布的全球2013年最具价值品牌100强,中国移动等9个服务品牌入选。而美国等发达国家,上榜服务业品牌主要集中在全球化、市场化程度和品牌附加值较高的领域。缺乏品牌竞争优势,不仅影响了中国国内市场保份额和中国企业走出去,也制约了中国提升服务业发展的质量效益。

第三,网络购物、医疗健康等服务投诉量大幅攀升。据中消协统计,2013年共受理服务业质量投诉274810件,占投诉总量的39.2%,比2012年增加32.7%。其中,网络购物、网络接入服务以及移动电话服务等三类发展较快的服务行业投诉量,占服务业投诉总量的49.7%;据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投诉统计,2013年服务业质量投诉量增长较快,其中,对医疗健康、服装美容、金融保险、旅游教育的投诉量是2012年的3倍之多。投诉量最多的也是网络服务(17382件),主要集中在网上购物。消费者投诉较多的情况将会降低消费意愿,制约服务内需潜力的充分释放。

解读: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明确要求到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0以上,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75以上。数据显示,服务业依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提高服务业质量刻不容缓。

社科院报告: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规模约27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社会科学院此前发布的《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4)》显示,中国的广义影子银行体系规模约为27万亿元,占银行业全部资产的比重约为19%。

蓝皮书援引数据指出,201 2年同业业务为10万亿元,截至2013年9月末,16家上市银行同业资产规模为11.6万亿元;2013年同业业务规模预计超过12万亿元。以此大致估算,广义影子银行体系规模约为33万亿元,占2013年9月末银行体系总资产(143万亿元)的23%。解读:在民营经济日趋活跃的今天,影子银行体系由于贴近市场、创新灵活、主要服务中小企业因而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由于目前我国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尚未到位,日趋壮大的影子银行体系累积的风险也在不断上升。有数据显示,我国影子银行系统中,非正式贷款者约占了全国GDP 6%至8%的份额,而且借贷利率高达20%或以上。受中国经济下滑影响,目前这些非正式贷款者正面临较高的信贷风险。专家认为,未来要在继续鼓励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的同时,加快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世邦魏理仕报告:全球在建购物中心一半以上在中国

《世界知名的商业地产服务和投资公司世邦魏理仕此前发布的全球购物中心开发最活跃的城市》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在建购物中心面积达3900万平方米,其中中国在建购物中心面积占全球一半以上,仍然是最活跃的市场。

据悉,世邦魏理仕的此次调研覆盖了180个国家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在建零售项目市场,其中有8个城市跻身全球在建购物中心面积前十名。

上海以330万平方米的在建面积位列全球第一,这一数字高于除俄罗斯和土耳其之外的所有86个欧洲城市在建面积的总和。成都紧随上海之后,在建面积达320万平方米;其次是深圳和天津,在建面积分别为270万平方米和250万平方米。排名全球前十位的其他城市包括伊斯坦布尔、武汉、莫斯科、北京、南京和广州。

研究报告同时显示,2013年,中国也是最为活跃的购物中心开发市场,有g个城市位列全球在建项目完工面积前十名。其中,成都凭借已建成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的七个购物中心,与2012年一样成为最活跃的市场。天津建成8个购物中心共64万平方米,位居第二。上海、重庆和深圳紧随其后。排名前十位的其他城市包括杭州、北京、伊斯坦布尔、武汉和沈阳。

解读: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与中产阶级的崛起,中国对于现代购物中心的需求持续旺盛。2013年,中国主要城市迎来大量新增供应,专家预计未来还会继续增加。

中国首超欧洲荣登可再生能源投资榜榜首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彭博新能源财经新近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尽管太阳能系统价格下跌及许多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导致201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减少,大多数国家去年减少了可再生能源投资,但不包括水力发电的可再生能源占全球发电总量的8.5%,高于2012年的7.8%。

报告称,部分可再生能源科技制造企业去年恢复盈利;公开市场投资者对可再生能源的态度更趋正面,扶助可再生能源扩大市场份额。但可再生能源投资减少14%至约2.140亿美元。但令人鼓舞的是可再生能源在全球发电总量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并且中国正在成为一个迅速发展和成熟的充满活力的市场。2013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达563亿美元,超过欧洲的484亿美元,问鼎全球投资榜榜首。美国可再生能源投资达358亿美元,被(不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亚洲和大洋洲以433亿美元抢去季军位置。巴西、日本、乌拉圭、智利、加拿大、以色列和新西兰也逆势扩大了投资。解读:去年光伏产品价格的下跌和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欧美受阻,客观上要求中国企业必须开拓国内市场。同时,为支持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加大了国内光伏发电投资的力度。2013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问鼎全球理所当然。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将会进一步加快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步伐,中国会继续在可再生能源投资领域领跑全球。

猜你喜欢

竞争力服务业企业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责任竞争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的必选项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