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酪蛋白磷酸肽副产物中ACEI肽的富集工艺研究

2014-12-16赵力超宁德山李双祁

食品工业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多肽抑制率单体

赵力超,宁德山,李双祁,杜 洁,王 燕,曹 庸,*

(1.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2;2.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23;3.广州绿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3)

高血压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生活方式和饮食改善是有效降低血压的重要途径[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利用功能食品来调节生理状况的观点,已越来越为消费者所接受。基于消费者对天然来源功能因子的追求,以食品为原料开发降压功能产品将是未来预防、缓解和治疗高血压的一种有效手段。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EC 3.4.15.1)是一种重要的血压控制酶,对其抑制可有效的降低血压。一些活性肽表现出对ACE较强的抑制效果,统称为血管紧张素 I转化酶抑制肽(An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y peptides,ACEI肽),食源性ACEI肽是降压型功能食品中备受关注的一类产品。

其中,从食物蛋白中获得ACEI肽,虽然比人工合成的降压药物效果弱,但具有以下优势[2-3]:只对高血压患者起作用,对血压正常者无影响,因而不会产生降血压过度的问题;经食品级蛋白酶在温和条件下获得的,安全性极高,无副作用;活性多样性,除降血压功能外,往往还具有免疫促进、抗凝血、易消化吸收、抗肿瘤等功能;具有较好的酸、热稳定性、水溶性和勃度随浓度变化迟缓等加工优点,易于作为功能因子添加到各类食品中。1979年,Oshima首次从食物蛋白质分离到食源性ACEI肽[4]后,多种不同食物来源的ACEI肽相继被发现,所涵盖到的食物蛋白源包括:各种植物蛋白[5-6],如大豆、菜籽;乳源蛋白[7-8],如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各种肉蛋白[9-10],如猪肉、鱼和鸡蛋蛋白;还有大型真菌类[11],如藻类和蘑菇等。国外已有多种商业化的乳源ACE抑制肽制品面市[12-13],而我国 ACEI肽的商品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已有从牛奶、酸奶、玉米、大豆、米糟、鸡蛋、鱼贝、海藻和肉类等食物蛋白质的酶解产物或发酵制品中发现ACEI肽的报道[13],但市场上仍鲜有相应的降血压产品。究其原因,高活性的ACEI肽产品要求对蛋白质酶解产物进行反复的分离提取,目前的产业化分离纯化工艺成本较高。此外,较贵的蛋白来源也限制了多肽的利用。所以如何利用蛋白产品的副产物,通过简单工艺分离富集ACEI肽是今后发展的重点。

酪蛋白磷酸肽(Casein phosphopeptides,CPPs)是酪蛋白生物活性肽中被研究和开发最早的一种,具有结合矿物质的作用。也是酪蛋白生物活性肽中研究最多的一种。CPPs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有近80%的蛋白质副产物(Casein phosphopeptides byproduct,CPPBP)未被合理利用,作为饲料或废物弃去,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最大程度地开发CPPBP中的活性肽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即以CPPBP为原料,定位ACEI肽,研究其量化富集工艺,为其商品化提供基础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CPPBP 工厂生产CPPs后的杂多肽饱和水溶液,广州绿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ACE) 活力单位0.1U/mL,美国 sigma公司;马尿酰组氨酰亮氨酸(Ⅳ-hippuryl-His-Leu tetrahydrate,HHL) 分析纯,美国sigma公司;胃蛋白酶 活力单位3000U/mg,分析纯,广州市齐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胰蛋白酶 活力单位250U/mg,分析纯,广州市齐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乙腈 色谱纯,德国 Fisher公司;三氟乙酸(Trifluoroacetic acid,TFA)、马尿酸(Hippuric acid)色谱纯,美国sigma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Diamonsil C18色谱柱 200mm ×4.6mm,5μm,中国迪马科技有限公司;LC-10A高效液相色谱仪 日本岛津公司;TUS-200恒温金属浴 中国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DL-5-B低速离心机 中国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1.2 设计及方法

1.2.1 研究思路 以CPPBP为原料,首先利用多肽在不同pH和有机溶剂条件下溶解度不同的原理对其进行粗分离。通过检测各粗分离组分的ACE抑制活性,确定ACEI肽存在部位;其次,通过高效液相法(HPLC法),精确定位组分中活性单体的位置;最后以活性单体为分离目标设计正交方案,研究产业化可行的富集工艺。

1.2.2 ACE抑制活性测定 参考Cushman[14]的方法并加以改进,ACE浓度为0.25U/mL,流动相与色谱条件根据实验条件更改为:乙腈∶超纯水=25∶75(含0.1%(v/v)TFA)。ACE抑制率结果计算如式(1):

式中:R:ACEI样品对ACE的抑制率(%),A:对照管中马尿酸的峰面积,B:样品管中马尿酸的峰面积,A0:空白管中马尿酸的峰面积。

1.2.3 粗分离条件研究 分别选择pH、乙醇浓度、温度这三个因素对CPPBP进行粗分离。其中pH选择2、4、6、8、10、12,6 个水平;乙醇浓度选择 10%、30%、50%、70%、90%,5 个水平;温度选择-16、0、4℃,3个水平。pH、乙醇浓度、温度分别固定在6、50%、0℃。每个水平处理1h后,4000r/min下离心30min,记录沉淀质量、上清液体积及上清液水分含量(取上清液冻干,测含水量),沉淀60℃下烘干后备用。在单独处理的基础上,选择具有明显分离效果的条件进行交互处理。按式(2)定量计算不同因素水平下多肽沉淀得率。

式中:C:沉淀得率(%),M:沉淀质量(g),V:上清液体积(mL),W:上清液水分含量(%)。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CPPBP原料及不同因素水平沉淀物中多肽的组成。检测条件为:色谱柱:Diamonsil C18(200mm ×4.6mm,5μm);流动相:A泵超纯水(含0.1%(v/v)TFA),B泵乙腈(含0.1%(v/v)TFA),B泵初始浓度为10%;洗脱方式:二元梯度洗脱;0.01~40min,10% ~70%;40.01~45min,9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 214nm;进样量20μL。

对不同因素水平下的沉淀物进行ACE抑制活性检测,确定活性多肽粗富集条件。

1.2.4 活性单体的确定 采用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1.2.2中活性高的粗富集组分进行制备,得到单体。并对分离到的单峰物质进行ACEI活性检测,确定最高活性单体的出峰时间,为扩大化富集活性组分提供目标。制备条件为:色谱柱:Diamonsil C18(200mm×4.6mm,5μm);流动相:A 泵超纯水(含0.1%(v/v)TFA),B 泵乙腈(含0.1%(v/v)TFA),B泵初始浓度为10%;洗脱方式:二元梯度洗脱;0.01~5min,5%~20%;5~50min,20% ~45%;50.01~55min,90%~9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14nm;进样量20μL。

1.2.5 ACEI肽量富集工艺的研究 取粗富集组分配成饱和溶液,针对活性单体的性质和出峰时间,以pH、乙醇浓度、温度为因素,以沉淀得率、ACE抑制肽含量为响应值,在单因素预实验的基础上,设计3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通过SPSS软件分析,确定最佳的ACEI肽扩大化富集工艺条件。其中三因素的水平表如表1所示。

表1 L9(34)正交实验的因素和水平Table 1 L9(34)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1.2.6 数据处理 以上所有实验数据平行测定3次,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偏差表示,采用Statistica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CPPBP的ACE抑制活性

不同浓度CPPBP的ACE抑制率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浓度的CPPBP ACE活性抑制率Table 2 ACE-inhibitory activitie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CPPBP

由表2可知,CPPBP具有ACE抑制活性,且有量效关系,说明CPPBP中含有ACE活性抑制成分。

2.2 ACEI肽粗富集条件研究

采用HPLC法对CPPBP进行多肽组成的测定,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CPPBP的HPLC图谱Fig.1 HPLC chromatogram of CPPBP

由图1可知,CPPBP的多肽组成较为复杂,很难直接确定ACEI肽的部位。欲以此为原料工业化制备出具有ACE抑制活性的多肽,首先需对其进行粗分离,并要定位活性组分的。

不同水平下pH、乙醇浓度、温度对CPPBP粗分离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当体系pH在2左右时,多肽沉淀得率最高,占41.52%,但随着pH升高,沉淀量显著降低;当乙醇浓度为90%时,多肽沉淀得率最高,为32.69%,其他条件下得率均很低;温度方面,低温对多肽的沉淀有贡献,-16℃时的沉淀率比4℃时提高64.3%。pH为2的沉淀组分和不同乙醇浓度下的沉淀组分的HPLC谱图见图2、图3。

表3 不同处理条件下沉淀得率Table 3 Precipitation rate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 conditions

图2 pH2时沉淀组分的HPLC图谱Fig.2 HPLC chromatogram of precipitation under pH2

图3 不同乙醇浓度下的沉淀组分的HPLC图谱Fig.3 HPLC chromatograms of precipitations under different ethanol concentrations

由图1与图2的对比可知,当pH为2时,体系中沉淀集中在出峰时间为20~25min,即极性较小的组分被分离开,沉淀记PpH2。而图1与图3对比可知,当体系中有50%以上乙醇时,沉淀集中出峰时间为10~20min,即极性中等组分得到分离,沉淀记P乙醇。检测两部分沉淀物及上清液的ACE活性抑制率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CPPBP中对ACE有抑制活性的组分主要为pH为2时的沉淀组分,考虑到低温对多肽有进一步富集效果,实验在pH2和-16℃条件下处理CPPBP溶液,沉淀得率为58.10%,低温提高沉淀得率将近 28.5%。分离得到的沉淀命名为 P粗,其HPLC图谱如图4所示。

表5 100μg/mL P粗中单体的ACE活性抑制率Table 5 ACE-inhibitory activities of 100μg/mL monomers in Pcrude

表4 500μg/mL粗分离组分的ACE活性抑制率Table 4 ACE-inhibitory activities of 500μg/mL preliminary separation components

图4 P粗组分的HPLC图谱Fig.4 HPLC spectrogram of Pcrude

由图4可知,P粗中的多肽还是集中于20~25min之间,低温对峰型影响不大。

2.3 ACE抑制肽单体的确定

按1.2.4的方法分离P粗中各多肽单体,并按出峰时间顺序进行编号为P1、P2……,如图5所示。考虑到P粗中部分多肽含量极微,制备难度较大,后续工业化生产成本过高,因此选取含量相对比较大的多肽进行单体制备。各单体ACE活性抑制率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单体P18的ACE活性抑制率最高,100μg/mL浓度下抑制率达到70%,在其附近的P16次之,但只有20.83%。P16与P18在HPLC图谱中出峰位置相近,因此量化富集工艺考虑以P16和P18为主要集中目标。

图5 P粗中单体制备的HPLC图谱Fig.5 HPLC spectrogram of monomers in Pcrude

2.4 扩大化富集工艺研究

在前期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以沉淀得率、P16和P18在沉淀中含量这3个指标进行综合评分分析。正交实验结果如表6所示,SPSS分析结果如表7~表8所示。

表6 正交实验结果Table 6 Result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利用SPSS软件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由表7中F值的大小可以看出,pH、乙醇浓度和温度等3个因素对P粗中活性肽的分离均有极显著影响。影响沉淀率的顺序为:pH>乙醇浓度>温度;影响ACE抑制肽P16含量的顺序为:乙醇浓度>温度>pH;影响ACE抑制肽P18含量的顺序为:乙醇浓度>pH>温度。

表8 估算边际均值Table 8 Estimate of marginal mean

由SPSS估算边际均值分析表7中各因变量的均值可知,P粗中ACE抑制肽的沉淀率最大的方案为A1B3C3,P16和P18含量最大的方案均为A1B1C3,由于最优方案的差别只在于乙醇浓度,从经济和活性两方面出发,选择乙醇浓度为70%较佳,因此,均衡考虑各因素水平确定方案为A1B1C3,即pH4、乙醇浓度70%、-20℃。经过三次的验证实验,通过该制备工艺可从 P粗沉淀出 33.12%的多肽,其中含有28.07%的ACE抑制肽P16和7.88%的ACE抑制肽P18。综合第一步工艺得率,ACEI肽二段量化制备工艺最后ACEI肽产物得率为19.11%。经活性测定,最终产品的ACE抑制率为46.29%(500μg/mL)。

表7 主体间效应的检验Table 7 Tests of inter-subject effects

3 结论

研究CPPBP的分离特性,分析其中各性质组分多肽的组成。结果发现,具有明显粗分离效果的因素为pH2(溶液中极性较小组分沉淀而得到分离)、50%以上乙醇浓度(溶液中极性中等组分沉淀而得到分离),而温度降低具有使各沉淀组分富集效果,-16℃最佳。而CPPBP中对ACE有抑制活性的组分主要集中在等电点为2和-16℃保存后沉淀部分。同时对粗富集物中各单体进行ACE抑制活性测定,得到单体P18的ACE抑制活性最高,其次为单体P16,并通过HPLC法定位两个单体的位置。

设计ACEI肽二段量化富集工艺。第一段即以CPPBP饱和多肽液为原料,设定沉淀条件为pH2、-16℃、沉淀1h,得到粗富集物(P粗)。第二段经过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确定制备工艺为pH4、乙醇浓度70%、-20℃条件下,沉淀1h。最后二段量化富集工艺的ACEI肽产物得率为19.11%。经活性测定,500μg/mL产品的ACE抑制率为46.29%。

[1]Hermansen K.Diet,blood pressure and hypertension[J].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2000,83(S1):113-119.

[2]Fujita H,Ohshima K.Effects of an ace-inhibitory agent,katsuobushi oligopeptide,in the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 and in borderline and mildly hypertensive subjects[J].Nutrition Research,2001,21(8):1149-1158.

[3]Saito Y,Wanezaki K,Kawato A.Antihypertensive effects of peptides in sake and its by products o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J].Bioscience,Biotechnology,and Biochemistry,1994,58:812-816.

[4]管骁,彭剑秋,金周筠,等.食源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1,37(7):135-141.

[5]Chen J R,Suetsuna K.Soybean protein-derived hydrolysate affects blood pressure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J].Journal of Food Biochemistry,2004,28(1):61-73.

[6]Marczak E D,Usui H,Fujita H,et al.New antihypertensive peptides isolated from rapeseed[J].Peptides,2003,24(6):791-798.

[7]Maeno M,Takano T.Identification of an antihypertensive peptide from casein hydrolysate produced by a proteinase from 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CP790[J].Journal of Dairy Science,1996,79(8):1316-1321.

[8]Pihlanto-Leppala A,Piilola K,Korhonen H.An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y properties of whey protein digests:Concent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ctive peptides[J].Journal of Dairy Research,2000,67(1):53-64.

[9]Arihara K,Nakashima Y,Mukai T,et al.Peptide inhibitors for an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 from enzymatic hydrolysates of porcine skeletal muscle proteins[J].Meat Science,2001,57(3):319-324.

[10]Saiga A,Okumura T,Makihara T,et al.An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y Peptides in a Hydrolyzed Chicken Breast Muscle Extract[J].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03,51(6):1741-1745.

[11]Sato M,Hosokawa T,Yamaguchi T,et al.An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y Peptides Derived from Wakame(Undaria pinnatifida)and Their Antihypertensive Effect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J].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02,50(21):6245-6252.

[12] Takano T.Milk Derived Peptides and Hypertension Reduction[J].International Dairy Journal,1998,8(5):375-381.[13]刘丽娜,王文亮,徐同成,等.降血压肽研究现状及其前景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1,17(6):64-67.

[14]Cushman D W,Cheung H S.Spectrophotometric assay and properties of the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of rabbit lung.[J].Biochemical pharmacology,1971,20(7):1637-1648.

猜你喜欢

多肽抑制率单体
双酶水解鱼鳞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工艺优化研究
血栓弹力图评估PCI后氯吡格雷不敏感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
日本荚蒾叶片中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物的提取工艺优化*
高多肽含量苦瓜新品种“多肽3号”的选育
单体光电产品检验验收方案问题探讨
抗HPV18 E6多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相变大单体MPEGMA的制备与性能
胎盘多肽超剂量应用致严重不良事件1例
徐寒梅:创新多肽药物研究与开发
巨无霸式医疗单体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