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向优秀课堂的嬗变

2014-12-15罗登廉

基础教育参考 2014年18期
关键词:副校长研讨会改革

罗登廉

随着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正在发生改变。如何将有效教学落实到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高效课堂进一步成为适合每一个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优秀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热切期盼。基于此,由《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主办,《基础教育参考》编辑部承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基础教育高层论坛研讨会”于2014年7月23-24日在山东青岛顺利召开。本届研讨会以“办好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向优秀课堂的嬗变”为主题,邀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面的理论研究学者、实践专家和知名中小学校长、学科名师为与会者搭建了一个理论研究、经验交流、思想碰撞、策略探讨、案例分享与互动培训的平台。

与会专家和参会代表就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如何向优秀课堂的嬗变,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使我们尤其是参会人员受益良多。

创造合适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体系。北京市十一学校副校长秦建云的主题报告,对个体教育做了最好的阐释。十一学校为了“不毁孩子”,尽最大可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他自己的课程,而且每一个学生都有—个供自己使用的课程表。学校可以为一个身有残疾的学生单独开设一门“散步”的体育课,可以不惜重金、克服困难请中科院数学家为两个学有专长的学生开设微积分选修课。为此,学校开设了1000多门课程。秦校长说,要改变中国教育积弊甚多的现实,就需要我们的学校自己行动起来,办适合学校的教育,办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

融错课堂,求真育人。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华应龙在研讨会上,向我们阐述了该校多年来一直坚守的育人“法宝”。他以袁隆平在研究超级水稻时对待错误的正确认识的一段视频导入,由此认为,人都会犯错误,成功人士的高明之处只是因为他们有一双从错误中发现正确的明亮眼睛。结合课堂教学,他认为,对于学生而言有些错误是必须要犯的,而且犯的越早,损失就越小。对待学生的错误有三种境界:首先,错是错,温暖地“容”;其次,错不是错,智慧地“融”;最后,错还是错,自豪地“荣”。课堂上温暖地融错,与其说是方式方法,不如说是策略智慧。

课改无止境——教育改革中的再变革。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在讨论会上,以鲜活的例子阐述了该校在教育变革中的再变革。在教学改革中“变无止境”,自始至终要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课堂中学生的自信、热情、勇气等被激活之后的那种昂扬向上的生命状态,会伴随孩子的整个人生。这样,一个个健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就脱颖而出。

课程改革与教学管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沈献章的主题报告,阐述了该校的课程改革理念。人大附中通过“课程改革促进学校特色发展、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课程实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课程管理与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发展、课程改革与实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改革试验内容,力促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使课堂教学走向了高效。

研讨会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韩立福、全国名师余映潮、江苏省邗江中学校长袁昌华、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副校长陈章华等,也就以上问题从不同方面做了深层次的案例分析与解读。endprint

猜你喜欢

副校长研讨会改革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福建举行
魏群夫散文创作研讨会纪要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
研讨会莫变“演讨会”
来宾市忻城县聘任70名法制副校长
《副校长》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