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绘本教学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2014-12-15顾文秀胡蕴

基础教育参考 2014年18期
关键词:绘本心理小学生

顾文秀 胡蕴

以绘本教学为载体开展小学生心理干预很有意义。一方面,如今全民阅读缺失的紧迫性已经在全国引起重视,阅读与心灵相关的成长更得到众多专家的关注;另一方面,对小学生而言,绘本的图文关联、浅显与深刻相融的特点是极具魅力和教育性的。下面,笔者围绕这—研究的知识普及、教育功能和体验特色来简述我校的初步探索。

一、让绘本成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很多引进的教材无法完全适用于本校、本地区的学生。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寻找—个适宜自己的科学合理的教育载体,既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能发挥润物无声的教育功能。为此,应用绘本进行心理教学,主要是基于心理健康课程的普及功能。

第一,绘本载体便于拓展团队辅导的受众面。绘本的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明显相关,因此更受学生欢迎。一是符合小学生形象性思维特点,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文与图的内在关系符合学生语言习惯,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绘本的画面精美、富有内涵,对学生的情感陶冶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同时,可发展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符合我校“审美超越”的文化理念。三是绘本能充分激活学生想象,几乎每一册好的绘本都会预留给学生许多想象空间,便于让学生根据整体意境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联想,在设计书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对故事进行自我扩充、延伸、投射的同时,学会以第三者角度分析理解绘本角色的行为动机,体验绘本角色的情绪变化,从而产生自我共鸣。

第二,绘本内容有助于学生联系生活理解应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生对于自我、他人的角色认知,对友谊、爱等基本情感的认知是模糊匮乏的,而现行的教育方法又相对地更关注学业,容易造成心理成长方面的缺失。绘本教学里没有教条的灌输,只是娓娓道来,给学生清泉流水般的情感认知以及生命哲理的激发渗透,对语言、图画、社会现象和基础隋感作了自然的融合。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可以读故事,从中获得快乐、感动、忧伤等各类情绪的体验,更可喜的是,感同身受的学习会逐渐促成情感、心理的内在迁移。

二、让学生在绘本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当今的学生虽然可以享受到先进的物质条件,但也在无形中承受了更多社会转型的压力,自我认知与调节能力不足,就可能导致诸如跳楼轻生等极端事件的发生。教师应用绘本教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从绘本中遇见自己,和自己进行心灵对话。目前,我校已经启动与上海师范大学吴念阳教授合作的“大带小”发展性读书治疗尝试,依托大学互动式分享阅读项目,利用快乐活动日的时间,由其心理系专职研究生志愿者和我校心理专职教师带读,组织学生在阅读中联系自我,达到读绘本故事、进行自我治疗的健康成长目的。

第一,正确认识自我。在绘本故事阅读中,学生经常会遇见这个世界中的另一个“脆弱的我”,比如被同学欺负、被老师批评、爸妈吵架、作业不会做时的我,而大多数时候,学生往往无法确切表达出自己对这些负面事件的感受,因此可能产生没有缘由的习惯性攻击行为。如摔东西、逃学、打架、上课捣乱等行为问题,而很多教师和家长都无法察觉到这些问题背后所隐藏着的更深层次的心理问题。此时,教师若正确运用绘本进行正向迁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就可以减轻他们成长中的焦虑,促进积极成长,形成对温暖、照顾、关怀、力量、勇气、希望、成长、快乐、安全感、被尊重感等的主动认知。

第二,努力改善自我。在绘本教学前,教师需要对学生个性特点及成因进行调查把握,然后采用以下策略鼓励学生改善自我:针对一些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讲话时断时续、想要诉说却表达无力的学生,应抓住一切机会鼓励主动表达,在认同他们观点、增强他们自信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表达的成功与快乐。对于注意力集中程度较低、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宜在课后再跟进个别辅导,通过互动式分享阅读了解学生对个体需求,促成正向迁移。小组互动阅读也可为这类学生提供表现和发展自我、为集体和他人服务的机会,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针对社交能力较差、人际关系不佳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多进行自主选择性阅读;我校曾经有一个腼腆的女生选择了《我不愿悲伤》和《我不怕孤独》两个绘本,其中反映的正是她心中的困惑,在互动分享阅读中,这个学生开始结交新朋友。针对情绪调节能力不够的学生,则帮助他们通过绘本阅读理解与控制情绪,获得正确的情绪体验与表达方式,进行适度的情绪宣泄。

三、让学生在绘本中尽情自由地体验

第一,通过排练绘本剧增强感受。创设绘本剧特色体验,是一种团体教育方法,通常在表演的过程中能投射出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再由心理教师充当导演帮助他们表达感受,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省力和洞察力。绘本剧中的角色扮演有利于成员融入团队,澄清问题情境,促使他们更具同理心地理解人,并为新的行为提供更生动、直观、形象的演练机会,也利于观看表演的学生更加清晰地认知、体验周围世界,全面认识和理解他人。我们发现,每一部经典绘本都会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绘本剧对儿童情感、想象力以及美感的启迪,正是他们日后保持快乐的源泉。《大脚丫跳芭蕾》就是学生特别爱演的不惧个性缺点的经典剧目,他们在表演过程中不仅感受到激励和温暖,同时也学会懂得肯定自己,坚持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不放弃。

第二,从绘本体验走向生活体验。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我们有时会陷入两难的境地。采用《獾的礼物》绘本故事作为载体,是考虑到“死亡原本就是—个不易面对、难以解释的课题”,对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獾的礼物》整个故事没有太多起伏,平缓温和的图文表达,给学生带来平和安详的感觉。娓娓叙述中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死亡概念,认识到面对死亡可能产生的悲伤、恐惧、沮丧的情绪反应都是正常合理的。一堂课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认识到生命的永恒并非形式上的恒久相伴,而是曾经的给予。书中饱含生命之爱,学生在用眼睛、心灵感受绘本图文时,更能理解知识、体验生活、明白自我生命的价值。为了使绘本学习与日常生活产生更多关联,我们还穿插了配套的心理辅导讲座和分享交流,在智力发展、情绪陶冶、性格塑造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辅导,内容包括用心说话、时间掌控、学习方法、自我认同、调试心情、对人宽容等。因为有阅读引导在先,教育成效更为凸显。

可见,绘本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我校借助课堂绘本教学的开展达成让师生互动更深层,师生、生生关系更加亲密,实现了学生学习生活的和谐交融。这一切,也使学生健康心理在亦张亦弛中得到了释放和陶冶。

(责任编辑 肖松)endprint

猜你喜欢

绘本心理小学生
绘本
绘本
绘本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心理小测试
非常小学生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