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析10kV及以下电力线路设计

2014-12-15庄严

科技与创新 2014年22期
关键词:设计流程电力线路电力系统

庄严

摘 要:电力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质量与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设计电力线路时,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各种因素。因此,加强电力线路的设计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力线路;设计流程;线路走向

中图分类号:TM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22-0014-02

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有很大的影响,提高10 kV电力线路的设计质量能有效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由于10 kV电力线路的路径比较复杂、线路比较长,很容易受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设计10 kV配电线路时,要对影响配电线路正常运行的各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设计方案,确保所设计的10 kV及以下电力线路能满足实际线路运行的需求。

1 电力线路的设计流程

10 kV及以下电力线路的编制主要由设计依据、线路走向、工程概况等三部分构成。在设计电力线路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出具工程设计任务书;根据负荷实际存在地点、路径长度,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水文环境、地址环境、森林资源等各种因素,通过分析、计算,选出最佳线路走向。电力线路的设计流程为:①接受任务,并确定线路的起点、终点和导线截面等;②对沿途的地形地貌进行调查和分析,在地图上初步制订线路走向,并通过现场勘探计算,绘制线路路径图;③根据当地现场的地质地形、气象环境、导线截面、档距、转角等选择合理的杆塔形式;④根据设计要求列出设备、材料清单,并根据现行的定额、计费程序等合理编制工程预算;⑤对比所确立的各种设计方案,从中选出最佳设计方案,并对其进行完善、整理。

2 电力线路的设计要点

2.1 路径的选择

电力线路的路径选择对其设计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在选择电力线路的路径时,必须详细调查当地的现场情况,确保电力线路路径的合理性。电力线路路径设计的技术要求有地形地貌、水文条件、气候环境、交叉跨越、转角选择、安全距离影响等几个方面。在设计路径时,首先要做好路径测量工作,路径测量是根据初步设计的路径,每隔一段距离在地面上标定一个方向桩,从而将线路的走向详细地标出来,并将各个方向桩之间距离、转角点的转角度数测量出来。在定位线路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施工现场的交通要便利、路径要短,尽量少占用农田。②选用的路径要尽量避开不良地形、油库、军用仓库、机场等。③为减少重复施工,出线段要采用12、16、24线电缆沟。④光缆要控制在1~2 km,同时,光缆的走向要根据10 kV架空线路的走向确定。⑤线路经过的地形高差要尽量小;在选择杆塔时,要尽量保证导线、地线的均匀,从而保证杆塔不会因受到不平衡的张力而出现扭转现象。⑥当有大跨径线路时,要考虑30年洪水位的影响。

2.2 杆、塔的选型

目前,电杆有预应力杆、非预应力杆、等径杆、稍径杆等几种类型;铁塔有焊接式塔、螺栓式塔等类型况;杆塔有耐张杆塔、直线杆塔、终端杆塔、转角杆塔等几种类型。在确定铁塔的基础时,要根据当地电力系统的运行、铁塔荷载、土质情况等计算得出;在确定电杆的基础时,要根据材料的来源、当地的土质情况、负荷条件等计算得出,电杆的埋深不能浅于电杆高度的1/6;在选择杆塔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理的杆塔类型。

2.3 金具和绝缘子的选择

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挂板、耐张线夹、挂环等金具;根据相关标准确定线路的绝缘子。一般情况下,直线杆选用瓷横担,转角杆、耐张杆、终端杆等选用由悬式绝缘子构成的绝缘子串。

2.4 杆上装置的选择

在选择杆上配电装置时,要综合考虑温度、湿度、风速、抗震、噪声等各种因素。在选择裸导体和电器时,要保证最热月的平均最高温度等于最热月日最高温度的月平均值,如果没有通风设计温度的相关资料,其最高温度要比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高5 ℃;当环境温度比仪表电器的最低允许温度低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保温措施,防止发生冰雪事故。

2.5 防雷接地设计

在设计10 kV以及下电力线路时,要注意防雷接地设计,要在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处设计安装金属氧化锌避雷器,10 kV避雷器的接地端要与变压器金属外壳接在同一接地装置上,同时要保证铁塔、电杆、杆塔装置等接地良好,并且接地电阻要符合相关规定。

2.6 电力走廊设计

当10 kV及以下电力线路通过林区时,要砍伐出相应的电力走廊,走廊的宽度应为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5 m;当配电线路通过防护林、公园和绿化区时,导线和树木的净空距离不能小于3 m。一般情况下,对于1~10 kV的电力线路来说,在最大风偏情况下,导线与街道行道树木之间的水平距离不能少于2.0 m,在最大弧垂情况下,垂直距离不能少于1.5 m;对于小于1 kV的电力线路来说,在最大风偏情况下,导线与街道行道树木之间的水平距离不能少于1.0 m,在最大弧垂情况下,垂直距离不能少于1.0 m。当建筑物屋顶为易燃性材料时,电力线路要尽量避免跨过这类建筑物。10 kV及以下电力线路的每相引下线与相邻引下线之间的距离不能少于0.2 m;1~10 kV电力线路的每相过引线与相邻过引线之间的距离不能少于0.3 m,1 kV以下电力线路的每相过引线与相邻过引线之间的距离不能少于0.15 m。

3 总结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电力系统的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电力线路设计是电力工程建设的重要部分,其设计质量不仅对电力线路的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还对电力系统的后期运行有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吴世明.浅谈10 kV及以下电力线路设计[J].广东科技,2013(14):125-126.

[2]孙俪嘉.对10 kV电力线路设计技术的探讨[J].大科技,2012(01):141-142.

〔编辑:刘晓芳〕

猜你喜欢

设计流程电力线路电力系统
电力线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
浅谈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信息时代的电力系统信息化经验谈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微课程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中的设计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