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企业基于自动化设备管理与维修的分析

2014-12-14赵兰斌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4年6期
关键词:故障设备管理

赵兰斌

(甘肃久联民爆器材有限公司 兰州)

一、引言

随着科技发展,企业越来越多地应用自动化设备。自动化设备一方面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和产品产能,另一方自动化设备管理与维修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设备经济运行成本,降低了设备使用效果。传统的设备管理和事后维修、预防性维修等方式,已明显不能适应自动化设备管理与维修的要求。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和运行,越来越依靠科学、系统的设备管理工程进行成本和效率的控制。因此,提高自动化设备的使用率和降低设备故障率,给企业设备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寿命周期内,以最小的费用支出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确保自动化设备平稳运行。

二、自动化设备管理的特点分析

设备指可供人们在生产中长期使用,并在反复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和功能的生产资料和物质资料的总称。

自动化设备是众多自动化产品的统称。自动化设备是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根据已经设定的指令或者程序,自动完成工作流程任务。

1.自动化设备的特点

自动化是指使用机器代替或部分代替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自动化的核心技术:控制。

自动化的前提必须获取生产过程的信息。获取信息手段:传感器;自动化的执行:执行器,相当于人的“手”;如何执行:控制装置与控制策略。

2.自动化设备与传统设备对比(表1)

3.自动化设备与传统设备的管理思维对比(表2)

三、自动化设备管理与维修模式的探索分析

1.自动化设备管理与维修的内容

自动化设备管理与维修包括工程技术管理、财务经济管理、管理方法、维修管理(含备件管理)等方面。具体讲:工程技术管理是基础;财务经济管理是目的;管理方法是手段;维修管理是控制程序。

表1 自动化设备与传统设备情况对比表

表2 自动化设备与传统设备的管理思维对比表

工程技术管理实际上就是自动化设备的前期管理,引进或改造自动化设备时不要求最先进,而要求最适用的,因为最先进的有时会发生产能过剩,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只有最适用的才是最合理的;使用自动化设备的目的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以财务经济管理为根本目的;管理方法是设备全寿命周期内全过程管理,追求的是用最小的费用产生最大的效益,确保寿命周期费用平衡;维修管理(含备件管理)是自动化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自动化设备的备件费用一般较高,因此有必要建立ABC备件库存管理理念。其次,维修手段要适应自动化设备要求,要采用先进的检查手段,如红外线温控仪、轴承失效检测仪、油液质量监测仪、振动分析仪等现代化监测手段。如有必要,可采用设备管理中常用的智能管理系统在线监测等,确保设备在计划生产时间内不停机。第三,维修方式可采用预知性维修和机会维修。

2.自动化设备维修方式探索分析

传统的设备维修是事后维修和预防性维修相结合,其缺点是设备不坏不修,坏了才修和易产生维修不足或维修过剩的弊端,还会影响正常生产,所以这两种维修方式都不适合自动化设备的维修。笔者认为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技术相对复杂,机电气液仪一体化配合化程度要求较高,生产中某一台自动化设备一旦停机,就有可能造成生产线的全面停产,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因此,在自动化设备维修体系中,应最大限度采用预知性维修和机会维修的方式。

(1)预知性维修。预知性维修采用计算机系统监视记录设备故障,依靠传感器和监视测量仪器感知诊断设备潜在故障信息,通过人工和计算机计算分析处理故障信息,对自动化设备故障定位,然后采取相应的维修方式。预知性维修可以极大提高设备维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避免维修不足和维修过剩,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例如,某乳化炸药生产厂的关键设备——乳化器,已实现了20余点的预警及安全自动保护(包括温度点、流量点、压力点、电流点),当任意一点(项)在允许的范围内波动较大时,即可通过人工或计算机计算分析处理故障信息,对乳化器故障进行定位,然后采取相应的维修方式。

(2)机会维修。对自动化设备采取机会维修,是在实际工作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在设备点检中发现的不影响设备使用安全、暂时不影响生产的故障,可以在保证有效监控的条件下将维修时间安排在节假日或周末。例如,某乳化炸药生产厂采用设备监测预诊断技术,通过利用监测仪器进行状态监测,掌握设备“健康”状况,对在状态检测中所发现的隐患,无需停机处理的可随时处理,也可在生产之余处理;而对于运行较好的设备,可以将维修时间延后或经过验证后取消维修,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减少过剩维修与停机所带来的损失,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减少检修不足和检修过剩造成的费用支出。

3.自动化设备的维护

(1)明确设备维护的标准和内容。自动化设备维护的主要目的是保障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因此,设备维护的标准应建立在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即设备在维护后能够最大化地恢复到原有工作状态,达到最佳的性能水平,以保障正常运行。设备的维护内容,应在充分了解和掌握自动化设备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确认,主要包括:定期检查设备的电源、气源、液压源、传动、控制;定期检查设备的传感器是否偏移原来位置;定期检查流量控制阀、压力控制阀和继电器等有无问题;要经常对设备进行清洁保养;做好预知性维修和机会维修工作。

(2)自动化设备工作条件的维护分析。自动化设备的工作环境是影响设备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由于自动化设备涉及到诸多电子器件,敏感性强,其极易受到工作环境的影响,因此,自动化设备工作条件的维护应从环境湿度、清洁度、温度等客观条件着手,查找影响自动化设备工作的潜在环境影响因素。

(3)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自动化设备融合了较多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信息化程度较高。因此,管理人员应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例如,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数据处理、数据查询和成本核算等功能模块,完成自动化设备的数据库查询(包括设备查询、领用查询、消耗查询)模块分析设计与实施;查询每台设备零件信息时,管理人员可随时掌握设备的现状及领用设备、消耗备品状况;更为重要的是,能够随时掌握在线设备的实时温度点、流量点、压力点、电流点、主要零件运行时间等状态数据,构建信息处理、传递、执行、诊断和监测等一系列综合性信息处理系统,提高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序化程度。

四、结语

自动化设备的管理和使用运行,越来越依靠系统的设备管理工程来进行成本和效率的控制。因此,设备管理与维修人员必须综合考虑设备运行成本和经济效益,扬弃传统设备管理和维修方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和维修方式,不断提升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序化水平,最大程度地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和潜在隐患,不断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故障设备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故障一点通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奔驰R320车ABS、ESP故障灯异常点亮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故障一点通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江淮车故障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