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一本六年产量收入日记帐分析茶叶增产增收途径

2014-12-13梁遂权彭玉琴黄延政杨金凤

茶叶 2014年4期
关键词:春茶鲜叶茶农

梁遂权 彭玉琴 郑 政 黄延政 杨金凤

(1.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乐天溪镇农技中心,宜昌443100;2.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宜昌;3.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特产技术推广站,宜昌)

随着1997年万里长江在我区截留,给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位于坝区门户第一镇的乐天溪镇将水田全部发展成为茶园,从原3000多亩山坡茶园逐步达到1.5万亩,推动了全镇移民生产生活,增加农业收入。但在发展过程中,建园措施及管理不相一致,因此笔者在实施全国农业示范推广补助项目时,对夷陵区乐天溪镇沙坪村三组周先明科技示范户的2亩水田茶园进行调查,并对该户2009-2012年间年采茶产量收入日记帐进行数理分析,探讨管理措施,并在该户进行实施,可为今后全区占总面积65%的水田茶园管理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乐天溪镇沙坪村是从1992年开始由村党支部书记周先明带头把水田发展为茶叶第一村,之后到2002年该镇15000多亩水田全部发展成为茶园,本调查选点为乐天溪镇沙坪村三组周先明的2亩水田,海拔185米,土壤为花岗岩分化形成的水稻土,1992年播种宜昌大叶种,双条密植,大行100 cm,小行50 cm,纵距25 cm,树冠覆盖度85%。

1.2 研究方法

一是对该户茶园产量收入日记帐进行登记汇总,对2009-2012年的产量收入进行分析;二是指导该户从2012年对其茶园实施相应增产措施,进行土壤养分含量测定和茶树生长性状进行调查,三是分析该户2009-2014年度6年茶叶产量与收入记载分析变化,找出可促进增产增收的关键措施,指导全区水田茶叶生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收入单价记载情况

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被调查户周先明2亩水田茶园,2009-2012年4年平均每亩采摘鲜叶1256kg,鲜叶收入6054.1元,其中3-4月产量占全年的29.7%,收入占全年的59%,最高产量是4月占27.6%,收入占全年的43.9%,8月产量占全年的19.3%,收入只占全年的10.6%,5月占14.9%,收入只占全年的10.2元,产量最少是3月和10月,收入最少是6、9、10月。从表3中可以看出,6年平均单价为4.8元/kg,3 月平均单价为 34.2元/kg,4月为7.7元/kg,其它各月单价均低于全年平均单价,这就说明3-4月鲜叶收入比产量所占全年比重大,是因为茶叶鲜叶单价高形成的,在生产中应该以提高3-4月产量,就可增产增收。

表2 水田茶园6年分月每亩鲜叶收入表(2009-2014) 单位:元

表3 水田茶园分月每亩鲜叶价格表(2009-2014) 单位:元

2.2 年产量收入单价折线图

我们将采茶期内6年每亩每日每平均产量、收入和单价变化,通过电子表格自动形成图1、图2、图3所示,全年各时段茶叶产量、收入和单价变化非常直观。在图1产量变化图中,可明显看到产量呈现三个波段,即常说的春茶(5月9日止)、夏茶(6月20日止)和秋茶,平均日鲜叶产量变化比较均恒。在图2收入变化图中,可明显看到春茶期亩日收入最高可达200元,在夏秋茶期最高才54.9元。在图3价格变化图中,鲜叶单价变化非常明显,在春茶中最高鲜叶平均单价为50元/公斤,之后呈直线下降,到4月25日下降到6年鲜叶平均价格4.8元/公斤,之后逐步降低,这同样提醒我们,虽然不能左右当地鲜叶价格,但是通过管理能左右自己的鲜叶产量和质量,因此,最好在4月25日前提高产量增收最为有效。

2.3 水田茶园全年三个轮次时间

生产上,我们习惯将茶叶分为春茶、夏茶、秋茶,界定时间各有不同,我们通过原始记载每日每周产量、收入、单价数据,从图1、图2、图4中均可看出,全年茶叶产量分为三个自然阶段。从开园到5月9日期间是本地第一轮茶,从图5中发现其收入曲线与产量背离较远,这是因为茶叶鲜叶单价较高形成的,从图3、图4中可以看到茶叶鲜叶高价格只维持到3月底4月初,也就是清明节前,4月24日鲜叶价格开始低于全年平均价格4.8元/公斤,从5月10日到6月20日,为第二轮茶;从6月21日到10月为第三轮茶,其鲜叶价格均低于全年平均价格。第一轮茶产量占全年的29.44%,收入占全年的60.5%,因此生产上应着手提高头轮茶的产量和二三轮茶的鲜叶质量增收。

图1 水田茶园6年平均每亩分日鲜叶产量图(2009-2014)

图2 水田茶园6年平均每亩分日收入图(2009-2014)

图3 水田茶园6年平均每亩每日收入图(2009-2014)

图4 水田茶园6年平均每亩每周产量收入图(2009-2014)

2.4 茶园产量收入单价拐点分析

众所周知,茶叶直接收入等于产量乘以单价,竟管每年茶叶开园时间、单价、产量有些不同,我们考虑到生产期内下雨不能采茶,因此将6年每日数据以周为统计,形成每亩平均产量收入累计和价格变化资料生成如图4和图5所示,可以从图5中看出,累计收入增长最快是从开园到4月25日左右,之后差不多随时间平缓增长;茶叶鲜叶累计产量从开园一直是呈直线增长;茶叶单价也是从开园到4月25日,下降最快,之后就比较平缓,这说明在该纬度海拔茶区的每年4月25日左右,是我们茶叶生产上的一个重要拐点,在这之后鲜叶价格将低于全年平均价格,提示我们如何提高拐点4月25日越前面的产量,将是全年增收最关键的措施。

图5 水田茶园6年平均每亩产量收入价格图(2009-2014)

2.5 水田茶园土壤基本性状的变化

2012-2014 年间对该园土壤肥力调查分析见表4,2012年我们在配合宜昌茶叶试验站开展茶树配方施肥试验的同时,进行了土壤深耕改造,2年土壤肥力发生变化,一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增长,二是NPK速效含量增长,这为2013、2014年茶园增产起到促进作用,更主要的是土壤PH值得到一定上升,从表中不难看出过去土壤酸化较为严重,虽然茶树本身喜酸,但由于土壤过酸,会造成部分土壤部分元素不能被茶树吸收,从而影响了茶树生长发育,降低产量和品质,2012年后通过增施有机肥和土壤配方肥,PH值得到一定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步上升。

表4 土壤肥力和茶树生产性状表总表

2.6 水田茶树生产性状变化

在我们茶区茶农对茶园树势一目了然,非常重视树体管理,一般6年就进行一次台刈重修剪,但土壤耕作操作不多,在该户2012-2013年春茶后部分分批进行离地30 cm的重修剪同时,我们引导该户进行土壤深翻,挖破原有犁底层,增施有机肥渣和绿宝牌茶树测土配方肥,培养夏秋茶快速恢复树冠,第二年春茶即可投入正常采摘。第三年调查树高达到85-90 cm,覆盖度达到82%,分枝级数达到9-10层,绿叶厚度26-29 cm,每平方尺生产桩数量为150个 。从表1、表2、表3中可以看出,2013-2014年平均鲜叶价格增长1.3%的情况下,通过管理后,产量增加39.4%,收入增加41.8%。这说明我们茶农虽然左右不了市场鲜叶价格,但是可以加强管理,提高产量,尤其是春茶产量对增收更为重要。

3 结论与讨论

3.1 茶叶增收最佳时段与措施

从该镇科技示范户周先明6年的产量收入结果分析,可看出3-4月春茶产量与收入关系紧密,产量占全年的28.8%,收入占全年的60.1%,之后各月的夏秋茶产量与收入的关系比较平淡,这一是提示我们从现状引导茶农如何加强春茶管理,提早采摘春茶,增加春茶产量,茶农才能增收;二是在提高夏秋茶产量质量的同时,重点是引导茶叶加工企业,根据我地鲜叶情况,选择适宜茶类,调整制茶品种,提升制茶工艺水平,不能千篇一律地制作绿茶,着手提高干茶价格,尤其是夏秋茶的价格,才能破解茶农多年收入不增的局面。比如2014年6-10月我们指导乐天溪镇永兴茶叶加工厂在孙家河、唐家坝2村分类收购1.5-4元/kg夏秋茶鲜叶、茶园修剪下来的枝叶制作青砖茶呸300多吨,既增加了茶农收入,又调动了茶农积极性,,带动茶农早修剪、早施肥,为明年春茶打下基础,提高管理水平。

3.2 促进茶园春茶早采增收途径

我们针对该户茶园前四年产量与收入情况,2013-2014年我们在指导该户茶叶生产时,一是改变土壤施肥方案,将过去单一施用普通撒施尿素改为开沟施用绿宝牌氨基肥茶叶配方肥(4∶1∶1),将过去茶农在12-1月施肥提前到10月下旬施入,这样有利当年茶树根系吸肥,积累营养,可促进第二年早发芽,发好芽;二是选用喷施叶面肥,在3月发芽前和发芽后7天,我们选用了99植保、魔绿这种含有微量元素的有机质氨基肥叶面肥,对促进发芽,增加芽重效果较为明显,抓住春茶茶叶价格高的优势来促进茶农增收,该户春茶生产期间3次使用全国农业示范推广补助配套物质99植保营养肥,起到立竿见影作用。

3.3 土壤管理是水田茶园改造重点

目前大多数茶农对茶树更新认识较深,但在土壤改造上存在差异,我们在该户结合重修剪与台刈,进行了一亩水田茶园的土壤翻耕,打破原有犁底层,既便于茶树根系下扎,增强吸肥性能,又能排水,增强茶树根系生长活力,提高对干旱、高温和冻害的抗逆性,这是该户后2年茶园增产增收的主要原因。

3.4 水田茶园管理其它综合措施

本文仅是从一个中心户前4年平均产量、收入曲线图上看出春茶产量与收入的关系,2013-2014年对该户采取一定管理措施后,产量收入呈现一定提高,这对今后指导我地茶园管理提供有益思索。一是针对过去集中建园中,播种密度较大,部分劣种混杂,可结合台刈,进行去杂补优;二是通过实施中央现代农业高效茶园建设项目,全面按照每40-50亩使用一盏太阳能杀虫灯,茶园开采时就悬挂杀虫板,就减少农药使用,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才能刺激茶叶消费,提高干茶销售价格,只有这样加工厂才会提高茶农鲜价格,茶农增收。三是从茶叶机械推广入手,降低茶农修剪、中耕和采茶劳动强度。

致谢:本文得到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农业局总农艺师汤先锡同志提供指导建议,特此感谢!

猜你喜欢

春茶鲜叶茶农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分析
春茶不宜贪尝鲜
“早春茶”开采
春茶不宜贪尝鲜
快乐的小茶农
24味暖春茶香 1周急速瘦15斤
基于茶农需求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
不同嫩度茶鲜叶原料稀土元素含量的变化
气温对日照茶鲜叶适制性的研究
摊放对茶鲜叶生化成分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