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膀胱平滑肌瘤误诊为脐尿管癌1例

2014-12-13叶楚津林富祥刘久敏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平滑肌B超膀胱

叶楚津,林富祥,2,刘久敏

(1.广东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广东广州 510080;2.汕头大学医学院2007级七年制学生,广东汕头 515041)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30岁,入院前20余天单位体检B超发现膀胱占位性病变,到我院查MR 考虑脐尿管癌并累及膀胱(图1),入院行膀胱镜检+膀胱病损组织活检术,病理示:送检物为黏膜及平滑肌组织,未见肿瘤。结合术前B 超、MR 检查结果,诊断考虑膀胱平滑肌瘤,但仍不能排除膀胱恶性肿瘤。

为明确诊断,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膀胱后壁及顶壁交界处,未与脐部相连,肿瘤呈灰白色,有假包膜(图2)。切除部分肿瘤组织送快速冰冻,病理示:膀胱平滑肌瘤(图3)。遂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完整切除肿瘤。患者术后无特殊治疗,出院后定期随访,目前已随访1年,未见肿瘤复发。

图1 MRI图像 膀胱前顶上方一大小约4.6cm×3.4cm 软组织信号影,压迫膀胱壁,边缘呈乳头状。

图2 术中肿瘤形态 腹部切口,肿瘤表面光滑。

图3 肿瘤病理镜下形态 HE染色,未见明显恶性肿瘤细胞。

2 讨论

膀胱平滑肌瘤(bladder leiomyoma,BL)占膀胱肿瘤的0.43%,是罕见的膀胱良性肿瘤,好发于30~50岁女性,一般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多以体检发现膀胱肿物就诊,主要治疗方式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肿瘤剜除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无需特殊处理,很少复发。脐尿管癌(urachal carcinoma,UC)占膀胱肿瘤的0.11%~0.34%,多为腺癌,是罕见的膀胱恶性肿瘤,好发于50~70岁男性,早期多无症状,当肿瘤突破膀胱黏膜时可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治疗应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或膀胱根治性切除术,术后为防止复发需行放疗或化疗,预后较差。两种肿瘤在性质上和流行病学方面均有明显差异,临床上很少相互误诊。本例患者为女性,30岁,无明显症状,因体检B超发现膀胱肿瘤,行MR 检查时误诊为脐尿管癌,这样的误诊在国内尚未见类似报道。笔者通过复习文献,对此误诊原因总结如下:①BL 及UC 均为罕见疾病,影像科医师诊断经验不足;②患者缺乏典型临床表现,仅能从影像判断;③患者肿瘤生长部位为膀胱前顶上方,且肿瘤体积较大,从图像上较符合UC 诊断。由于两种肿瘤在治疗和预后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术前诊断尤为重要。膀胱镜检查是最基本的辅助检查,可观察肿瘤形态,且可获得组织病理,明确诊断。B超是最有效的诊断手段,BL 多表现为稍低回声的实质性肿瘤,性质与平滑肌接近,肿瘤外包膜呈强回声。而UC 表现为低回声为主,肿块回声不均匀,可有钙化点及高回声区,钙化点是最主要的与BL 区分的征象。CT 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方法,不仅可以评估肿瘤的部位,还可以判断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为手术治疗提供帮助。MR 对肿瘤的间充质成分有较高的敏感性,BL 在MR 的T1、T2加权相均显示低信号、外周光滑,与子宫肌瘤表现相似,增强扫描可见肿瘤均匀强化,UC则表现为在特征性部位出现残留脐尿管,病变信号特征表现囊性为呈长T1长T2改变,实性为略低等T1略长T2信号影,增强后,实性部分有强化,囊性部分局部絮状强化或无强化。本例治疗体会为术前尽可能行膀胱镜检查,获取病理诊断支持,如果病理结果与影像诊断结果有冲突时,术中送快速病理后再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平滑肌B超膀胱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膀胱镜的功与过
喉血管平滑肌瘤一例
写字的尴尬
优质护理在预防全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
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CT和MRI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