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通性环状肉芽肿一例

2014-12-09朱慧玲钟敏华韩建德廖绮曼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结节病通性氯喹

朱慧玲 钟敏华 韩建德 廖绮曼

·病例报告·

穿通性环状肉芽肿一例

朱慧玲 钟敏华 韩建德 廖绮曼

患者男,41岁,因右侧手背和前臂红色丘疹、环状斑块、结痂6年来我科门诊就诊。6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右侧手背及前臂出现红色丘疹,开始2~4 mm,渐增大、融合、中央凹陷形成红色环状斑块,并有结痂和瘢痕形成。无疼痛、瘙痒等。自行挤压可见少许粉刺样物质。外院活检考虑皮肤结核、结节病,予利福平、异烟肼、氧氟沙星等治疗5个月无效。否认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结核菌素皮内试验PPD皮试阴性、血清PPD-IgG阴性、X线胸片检查正常。体检发现右侧手背和前臂伸侧多个暗红色环状斑块,直径5~20 mm,形态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萎缩、凹陷,表面见毛囊角栓和白色鳞屑(图1)。

组织病理显示真皮层多灶性胶原纤维变性、坏死,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形成栅栏状炎性肉芽肿(图2a),炎症细胞以组织细胞为主,伴有淋巴细胞;另可见坏死组织穿通表皮(图2b),伴毛囊破坏。临床结合病理诊断:穿通性环状肉芽肿。

治疗:口服泼尼松10 mg,每天3次,羟氯喹200 mg,每天2次,维生素E软胶囊100 mg,每天3次。1个月后患者毛囊角栓及鳞屑消失,红斑变淡、缩小、变平,遗留暗红色萎缩性瘢痕,停药后1个月无复发。

讨论穿通性环状肉芽肿需与结节病、皮肤结核、类脂质渐进性坏死相鉴别。结节病亦可出现环状斑块等皮损,但病理为大量上皮样细胞组成的结节,周围极少淋巴细胞浸润,形成所谓的“裸结节”,据此可鉴别。本例皮疹见扩张毛囊口,挤压后见粉刺样物质,病理组织见较多毛囊破坏,推测坏死胶原是经破坏的毛囊口排出。穿通性环状肉芽肿的治疗包括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异维A酸、羟氯喹、磺胺吡啶、氨苯砜等,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或他克莫司软膏、液氮以及光动力治疗等[1-3]。本例患者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羟氯喹,治疗1个月后毛囊角栓及鳞屑消失,红斑变淡、缩小、变平,停药后1个月无复发,疗效明显。

图1 穿通性环状肉芽肿皮损表现 图2 皮损组织病理 2a:胶原变性、坏死,可见栅栏状炎性肉芽肿(HE×100);2b:真皮浅层胶原变性、坏死,有穿通现象(HE×100)

[1]张爱华,孟军,穆震.穿通性环状肉芽肿一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36(4):226.

[2]Dornelles SI,Poziomczyk CS,Boff A,et al.Generalized perforating granuloma annulare[J].An Bras Dermatol,2011,86(2):327-331.

[3]Palamaras I,Kench P,Thomson P,et al.An unusual presentation of a common disease[J].Dermatol Online J,2008,14(3):4.

2013-09-10)

(本文编辑:尚淑贤)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4.09.013

51008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廖绮曼,Email:mannysums@aliyun.com

猜你喜欢

结节病通性氯喹
18F-FDG PET/CT在结节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难治性结节病的诊治
基于FAERS数据库的氯喹与羟氯喹心脏不良事件分析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在肺结节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观察家属同步认知对肺部小结节病人心理的影响及对病人进行随访管理分析
氯喹和羟氯喹药理特性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应用
磷酸氯喹
氯喹和羟氯喹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及其心脏毒副作用
向量问题中的通性通法
通性通法驾驭选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