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忽雷太极拳一路(十四)

2014-12-08张长思

少林与太极 2014年11期
关键词:右膝右拳中正

张长思

(接上期)

第七十势 单鞭

1圆转碾脚

左手向右、向上圆转至与右手平,重心左移,带两手向左圆转,同时两脚向左碾转(图499);重心右移,带两手向下、向右圆转,右手至右前上方变勾手,左手摆至腹前,同时两脚向右碾转(图500)。

【动作要领】

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气沉丹田;腰胯立圆圆转,两手随腰胯圆转。

【易犯错误】

腰胯随重心左右平移,而非立圆圆转,或重心移动幅度不够。

【纠正方法】

松腰沉胯,意想将单点外圈上、下、左、右四个点连起来。

2勾手单鞭

左手继续向右、向上圆转过肩后,随重心左移左掌经面前向左侧开掌,力达掌根,两脚随开掌向左擦地碾转,目视左手中指尖,随后沉肩、沉胯、沉气,转面向南,余光顾盼两手(图501)。

【动作要领】

单鞭定势时,做到顺腿、顺脚、顺手、顺身,全身完整一气。

【易犯错误】

脚胯不能灵活转动,单鞭时两臂僵硬,不能松沉。

【纠正方法】

多练习掤捋挤按大圈圆转,以增强下肢力量和灵活性;单鞭时,随两臂外旋,呼气下沉。

第七十一势 左铺地锦

1圆转提膝

重心略前移,两掌折叠,随之重心右移,两掌向下、向右捋带至右膝上方(图502);重心左移,两掌继续逆时针向上,向左圆转,带右膝上提(图503、504)。

【动作要领】

两手圆转按至右膝上方时,再翻腕带右腿提膝圆转钩挂;重心随圆转动作左右移动。

【易犯错误】

圆转提膝时,重心不移,上体倾斜。

【纠正方法】

虚领顶劲,松腰沉胯,气注重心腿。

2圆转下势

右脚向右侧撤一步下势,两掌继续向左、向下圆转至身体左侧(图505);上势不停,重心随圆转动作先左后右移动,带两掌继续逆时针向上、向左、向下、向右圆转一圈,右掌置于右膝上方,左掌捋至裆前,掌心向右(图506)。

【动作要领】

撤步下势时,先撤步再移重心;圆转时,立身中正,肩、胯相合;定势时,两掌有外撑之意。

【易犯错误】

撤步时,失去重心;圆转时,上体歪斜、扭动。

【纠正方法】

撤步时,左腿屈膝沉气;圆转时,松腰沉胯,虚领顶劲。

第七十二势 上步七星捶

1反转出拳

重心先左后右移动,带两手向左、向上、向右、向下顺时针圆转一周,重心继续前移,两掌捋按至左膝上方(图507);重心后移,两掌上掤后变拳外旋内收至胸前,带左腿提膝、左脚内收(图508、509);左脚向前促步,重心落于左腿,右脚跟步成虚步,同时,两拳向左前出拳横击,左拳在前,右拳在后,面向西(图510)。

【动作要领】

出拳时,立身中正,气往下沉。

【易犯错误】

未促步,或左脚未跟步;重心不稳。

【纠正方法】

上步时,加大幅度,出拳时,气注左腿。

2背丝冲拳

重心后移,上体微左转,左拳向上、向里,右拳向下、向前作背丝圆转(图511);重心前移,上体右转,左拳以拳背向前击出,右拳后带,两拳形成对撑之力(图512)。

【动作要领】

立身中正,松腰沉胯;力起于脚,发于腿,宰于腰,行于臂,达于拳。

【易犯错误】

腰腿不动,重心不移,仅有手臂动作。

【纠正方法】

放松手臂,力由下而上,随重心前后移动,以腰带臂,以臂催拳。

第七十三势 下步跨虎

1合拳提膝

重心下沉,两拳向两侧、向下圆转合于裆前,而后两拳上提交叉于胸前,同时带右腿提膝(图513、514)。

2落步砸锤

右脚向右侧震脚沉落,两腿屈膝成马步,同时两拳翻拳向左右两侧下砸,身体随之下沉,两臂屈肘,拳与肩平,面向南,目视左拳(图515)。

【动作要领】

震脚落步时,立身中正,松腰沉胯,气注两腿。

【易犯错误】

震脚落步时,重心偏向右腿。

【纠正方法】

落步时,立身中正,气沉丹田,勿要刻意震脚。

第七十四势 护心拳

1抡拳勾挂

借上势砸锤反弹之势,重心左移,两拳顺势向上、向左逆时针圆转至左侧(图516);重心右移,两拳继续逆时针向下、向右圆转至右膝上方(图517);重心左移,两拳继续逆时针向上、向左圆转,带右脚一起向上圆转勾挂(图518)。

【动作要领】

沉肩、沉胯,立身中正;肩、胯立圆圆转。

【易犯错误】

两拳圆转时,重心不移,或肩胯未立圆圆转;右脚钩挂时,重心不稳。

【纠正方法】

松腰沉胯,虚领顶劲,气注重心腿;配合呼吸:两拳向上、向左圆转时吸气,两拳向下、向右圆转时呼气。

2回步扫脚

右脚圆转勾挂后,顺势向右侧横开一步,左脚随之擦地向右扫带,收于右脚内侧成虚步,同时两拳继续逆时针向下、向右圆转,右拳收至右胯侧,左拳收至裆前,目视左下侧(图519、520)。

【动作要领】

右脚开步与左脚擦地连贯完整;整个动作与抡拳钩挂和抡锤护心两个动作连贯起来。

【易犯错误】

左脚扫带时,跟步而非擦地。

【纠正方法】

立身中正,气往下沉。

3抡锤护心

上势略停,两拳继续向上、向左圆转,右拳转至胸前砸锤护心,拳心向里,左拳转至腰眼处,拳心向外,同时左脚借擦地反弹之力向左回步,前脚掌着地。目视右拳(图521、522、523a、523b)。

【动作要领】

左脚擦地回步时,小腿借擦地之力灵活收放;右拳砸拳时,有下震之劲。

【易犯错误】

左脚擦地回步时,手脚动作配合不协调,上体倾斜。

【纠正方法】

左脚擦地时回步时,立身中正,气注右腿,左脚随两拳抡转起落。

第七十五势 转身双摆莲

1螺旋拧裹

左脚跟沉落,重心左移,两拳变掌下插,身体右转,带两臂缠丝带腰胯和右脚跟一起顺时针拧裹圆转,右脚尖外摆(图524、525)。

【动作要领】

插掌时,身体左转,两臂顺时针缠丝,两掌向右捋带时,身体右转,两臂逆时针缠丝。

【易犯错误】

转身不灵活,转身角度不够。

【纠正方法】

转身时,气注左腿,右脚尖外摆幅度要大。

2提膝插步

上势不停,重心前移至右腿,两臂继续圆转上领,带左脚转身向南(图526);右腿屈膝,身体下沉,左脚以脚跟落地,向南插步,同时两掌向右后推掌,右脚以脚跟为轴外摆,成右弓步,身体转向西(图527、528)。

【动作要领】

左脚插步时,沉胯、沉肩,立身中正。

【易犯错误】

左脚插步时,重心前倾。

【纠正方法】

左脚插步时,步幅不要太大,意想气注右腿,立身中正,两臂后撑。

3双击摆莲

重心前移至左腿,两掌前捋,带右脚向前跟步,前脚掌着地(图529、530);右脚向前、向上、向后外摆,两手先后拍击右脚外侧(图531);击拍后,右脚继续摆向右后,落于左脚右后侧,两掌收于胸前(图532)。

【动作要领】

摆莲动作,两掌待右脚经过时向下拍击;击拍后,右脚落步不要太大。

【易犯错误】

摆莲时,重心不稳,或摆腿幅度不够。

【纠正方法】

摆莲时,意想气注左腿,柔韧性较差者不要刻意拍脚,而是注重摆腿幅度和平衡。

第七十六势 当头炮

1圆转后撤

两掌向后、向上、向前、向下逆时针圆转,同时带右脚上提圆转后撤(图533)

【动作要领】

与上势动作连贯起来,手脚相随。

【易犯错误】

右腿提膝圆转撤步时,上体倾斜,重心不稳。

【纠正方法】

借上势摆腿反弹之力,提膝合胯;撤步时,立身中正,气注左腿。

2蓄劲冲拳

上势不停,重心后移,两手继续向下(丹田处)内收,两掌至右膝上方时握拳蓄劲(图534);随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双拳向胸前击出,高于肩平,左拳在前,拳背向外,两臂圆撑。目视前方(图535)。

【动作要领】

两拳蓄劲要足,冲拳要猛。

【易犯错误】

冲拳时,拳无力、脚无根。

【纠正方法】

收拳蓄劲时,立身中正,气走丹田;冲拳时,以丹田劲催动两拳前冲,沉肩、沉胯,气注前腿。

第七十七势 金刚捣碓

1圆转沉胯

重心微前移,两拳变掌顺时针旋腕向前插掌,随后重心后移,两掌逆时针翻腕后捋,掌心向上(图536);重心下沉,右掌后撑,左手继续向下圆转,而后重心前移,左手在前,有前挤之意,右手在后,护右膝,定势成左弓步(图537)。

【动作要领】

腰胯立圆圆转带动手臂圆转,定势时,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易犯错误】

立圆圆转时,腰胯不动,重心不移,手臂僵硬。

【纠正方法】

立圆圆转时,沉肩坠肘,松腰敛臀,气沉丹田,意想气注重心腿。

2上掤跟步

重心前移,左手继续向前上掤出,带右脚经左脚内侧向右横移一步,右手随右膝前移至右胯侧。余光关注左掌(图538)。

【动作要领】

右脚跟步、开步时,动作顺随平稳,右手护右膝。

【易犯错误】

右脚跟步时,上体前倾,右脚蹬地,开步时重心右移过度,身体摇晃。

【纠正方法】

右脚跟步、开步时,意想气注重心腿,头顶项竖,沉肩坠肘,左手指尖有被牵拉上领之意。

3左右翻花

右手向前、向上、向下,左手向下、向前、向上各运转一圈,左手掤于胸前,右手按于右胯前,同时两脚以脚跟为轴擦地碾转(图539~541);

【动作要领】

意想上体以脊柱为中线分为左右两部分,右上时则左下,带动左右肩、肘、腕、胯、膝、踝各关节协调转动;右手向下时,气沉入地。

【易犯错误】

上下肢僵硬,动作不协调;重心不稳。

【纠正方法】

以脚跟为轴,前脚掌碾地搓动;以丹田气的起落带动躯体两侧作相反运动,从而牵动两侧手臂作相反运动。

4金刚捣碓

右掌外旋,转掌心向前握拳,重心左移,右拳向前、向上圆转勾拳,带右脚勾脚上提,同时左掌下按至腹前(图542、543);左掌前推,右拳内收蓄劲,随后右脚沉落,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右拳左掌合击于胸前。目视前方(图544、545)。

【动作要领】

右拳上勾时,右臂与右腿相随;右脚沉落时,虚领顶劲,气沉丹田,落步后重心分至两脚。

【易犯错误】

先勾拳,再提膝;落步时重心偏右腿。

【纠正方法】

勾拳时,意想以右肘带右膝上领;击拳落步时,意想气注两腿。

第七十八势 太极收势

1拢气合脚

右拳变掌,两手随气下沉(图546);而后两手向两侧开臂收拢周围混元之气(图547);继而圆转向上拢天之气,同时左脚内收至两脚并拢,目视前方(图548、549)。

【动作要领】

两手开合动作配合呼吸,开拢时吸气。

【易犯错误】

动作太快,没有配合呼吸导致呼吸急促。

【纠正方法】

两掌向两侧分开时,放慢速度,使胸廓继而肺部充分扩张,以吸入更多氧气。

2气沉丹田

两手掌心向下按气过头、过胸,使气下沉至丹田,身体略沉(图550、551);而后收提两脚之气,使阴阳之气合一,收紧于丹田之中,此为合太极(图552);随两掌下落,身体渐渐直立,而后两手收于两胯侧,自然垂落,全身放松(图553)。

【动作要领】

两手开合动作配合呼吸,按掌时呼气。

【易犯错误】

动作太快,没有配合呼吸导致呼吸急促。

【纠正方法】

两掌按掌时,放慢速度,使肺部气体充分排除,以减少余气量,为下次充分吸气做准备。

(全文完)

【纠正方法】

立身中正,气往下沉。

3抡锤护心

上势略停,两拳继续向上、向左圆转,右拳转至胸前砸锤护心,拳心向里,左拳转至腰眼处,拳心向外,同时左脚借擦地反弹之力向左回步,前脚掌着地。目视右拳(图521、522、523a、523b)。

【动作要领】

左脚擦地回步时,小腿借擦地之力灵活收放;右拳砸拳时,有下震之劲。

【易犯错误】

左脚擦地回步时,手脚动作配合不协调,上体倾斜。

【纠正方法】

左脚擦地时回步时,立身中正,气注右腿,左脚随两拳抡转起落。

第七十五势 转身双摆莲

1螺旋拧裹

左脚跟沉落,重心左移,两拳变掌下插,身体右转,带两臂缠丝带腰胯和右脚跟一起顺时针拧裹圆转,右脚尖外摆(图524、525)。

【动作要领】

插掌时,身体左转,两臂顺时针缠丝,两掌向右捋带时,身体右转,两臂逆时针缠丝。

【易犯错误】

转身不灵活,转身角度不够。

【纠正方法】

转身时,气注左腿,右脚尖外摆幅度要大。

2提膝插步

上势不停,重心前移至右腿,两臂继续圆转上领,带左脚转身向南(图526);右腿屈膝,身体下沉,左脚以脚跟落地,向南插步,同时两掌向右后推掌,右脚以脚跟为轴外摆,成右弓步,身体转向西(图527、528)。

【动作要领】

左脚插步时,沉胯、沉肩,立身中正。

【易犯错误】

左脚插步时,重心前倾。

【纠正方法】

左脚插步时,步幅不要太大,意想气注右腿,立身中正,两臂后撑。

3双击摆莲

重心前移至左腿,两掌前捋,带右脚向前跟步,前脚掌着地(图529、530);右脚向前、向上、向后外摆,两手先后拍击右脚外侧(图531);击拍后,右脚继续摆向右后,落于左脚右后侧,两掌收于胸前(图532)。

【动作要领】

摆莲动作,两掌待右脚经过时向下拍击;击拍后,右脚落步不要太大。

【易犯错误】

摆莲时,重心不稳,或摆腿幅度不够。

【纠正方法】

摆莲时,意想气注左腿,柔韧性较差者不要刻意拍脚,而是注重摆腿幅度和平衡。

第七十六势 当头炮

1圆转后撤

两掌向后、向上、向前、向下逆时针圆转,同时带右脚上提圆转后撤(图533)

【动作要领】

与上势动作连贯起来,手脚相随。

【易犯错误】

右腿提膝圆转撤步时,上体倾斜,重心不稳。

【纠正方法】

借上势摆腿反弹之力,提膝合胯;撤步时,立身中正,气注左腿。

2蓄劲冲拳

上势不停,重心后移,两手继续向下(丹田处)内收,两掌至右膝上方时握拳蓄劲(图534);随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双拳向胸前击出,高于肩平,左拳在前,拳背向外,两臂圆撑。目视前方(图535)。

【动作要领】

两拳蓄劲要足,冲拳要猛。

【易犯错误】

冲拳时,拳无力、脚无根。

【纠正方法】

收拳蓄劲时,立身中正,气走丹田;冲拳时,以丹田劲催动两拳前冲,沉肩、沉胯,气注前腿。

第七十七势 金刚捣碓

1圆转沉胯

重心微前移,两拳变掌顺时针旋腕向前插掌,随后重心后移,两掌逆时针翻腕后捋,掌心向上(图536);重心下沉,右掌后撑,左手继续向下圆转,而后重心前移,左手在前,有前挤之意,右手在后,护右膝,定势成左弓步(图537)。

【动作要领】

腰胯立圆圆转带动手臂圆转,定势时,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易犯错误】

立圆圆转时,腰胯不动,重心不移,手臂僵硬。

【纠正方法】

立圆圆转时,沉肩坠肘,松腰敛臀,气沉丹田,意想气注重心腿。

2上掤跟步

重心前移,左手继续向前上掤出,带右脚经左脚内侧向右横移一步,右手随右膝前移至右胯侧。余光关注左掌(图538)。

【动作要领】

右脚跟步、开步时,动作顺随平稳,右手护右膝。

【易犯错误】

右脚跟步时,上体前倾,右脚蹬地,开步时重心右移过度,身体摇晃。

【纠正方法】

右脚跟步、开步时,意想气注重心腿,头顶项竖,沉肩坠肘,左手指尖有被牵拉上领之意。

3左右翻花

右手向前、向上、向下,左手向下、向前、向上各运转一圈,左手掤于胸前,右手按于右胯前,同时两脚以脚跟为轴擦地碾转(图539~541);

【动作要领】

意想上体以脊柱为中线分为左右两部分,右上时则左下,带动左右肩、肘、腕、胯、膝、踝各关节协调转动;右手向下时,气沉入地。

【易犯错误】

上下肢僵硬,动作不协调;重心不稳。

【纠正方法】

以脚跟为轴,前脚掌碾地搓动;以丹田气的起落带动躯体两侧作相反运动,从而牵动两侧手臂作相反运动。

4金刚捣碓

右掌外旋,转掌心向前握拳,重心左移,右拳向前、向上圆转勾拳,带右脚勾脚上提,同时左掌下按至腹前(图542、543);左掌前推,右拳内收蓄劲,随后右脚沉落,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右拳左掌合击于胸前。目视前方(图544、545)。

【动作要领】

右拳上勾时,右臂与右腿相随;右脚沉落时,虚领顶劲,气沉丹田,落步后重心分至两脚。

【易犯错误】

先勾拳,再提膝;落步时重心偏右腿。

【纠正方法】

勾拳时,意想以右肘带右膝上领;击拳落步时,意想气注两腿。

第七十八势 太极收势

1拢气合脚

右拳变掌,两手随气下沉(图546);而后两手向两侧开臂收拢周围混元之气(图547);继而圆转向上拢天之气,同时左脚内收至两脚并拢,目视前方(图548、549)。

【动作要领】

两手开合动作配合呼吸,开拢时吸气。

【易犯错误】

动作太快,没有配合呼吸导致呼吸急促。

【纠正方法】

两掌向两侧分开时,放慢速度,使胸廓继而肺部充分扩张,以吸入更多氧气。

2气沉丹田

两手掌心向下按气过头、过胸,使气下沉至丹田,身体略沉(图550、551);而后收提两脚之气,使阴阳之气合一,收紧于丹田之中,此为合太极(图552);随两掌下落,身体渐渐直立,而后两手收于两胯侧,自然垂落,全身放松(图553)。

【动作要领】

两手开合动作配合呼吸,按掌时呼气。

【易犯错误】

动作太快,没有配合呼吸导致呼吸急促。

【纠正方法】

两掌按掌时,放慢速度,使肺部气体充分排除,以减少余气量,为下次充分吸气做准备。

(全文完)

【纠正方法】

立身中正,气往下沉。

3抡锤护心

上势略停,两拳继续向上、向左圆转,右拳转至胸前砸锤护心,拳心向里,左拳转至腰眼处,拳心向外,同时左脚借擦地反弹之力向左回步,前脚掌着地。目视右拳(图521、522、523a、523b)。

【动作要领】

左脚擦地回步时,小腿借擦地之力灵活收放;右拳砸拳时,有下震之劲。

【易犯错误】

左脚擦地回步时,手脚动作配合不协调,上体倾斜。

【纠正方法】

左脚擦地时回步时,立身中正,气注右腿,左脚随两拳抡转起落。

第七十五势 转身双摆莲

1螺旋拧裹

左脚跟沉落,重心左移,两拳变掌下插,身体右转,带两臂缠丝带腰胯和右脚跟一起顺时针拧裹圆转,右脚尖外摆(图524、525)。

【动作要领】

插掌时,身体左转,两臂顺时针缠丝,两掌向右捋带时,身体右转,两臂逆时针缠丝。

【易犯错误】

转身不灵活,转身角度不够。

【纠正方法】

转身时,气注左腿,右脚尖外摆幅度要大。

2提膝插步

上势不停,重心前移至右腿,两臂继续圆转上领,带左脚转身向南(图526);右腿屈膝,身体下沉,左脚以脚跟落地,向南插步,同时两掌向右后推掌,右脚以脚跟为轴外摆,成右弓步,身体转向西(图527、528)。

【动作要领】

左脚插步时,沉胯、沉肩,立身中正。

【易犯错误】

左脚插步时,重心前倾。

【纠正方法】

左脚插步时,步幅不要太大,意想气注右腿,立身中正,两臂后撑。

3双击摆莲

重心前移至左腿,两掌前捋,带右脚向前跟步,前脚掌着地(图529、530);右脚向前、向上、向后外摆,两手先后拍击右脚外侧(图531);击拍后,右脚继续摆向右后,落于左脚右后侧,两掌收于胸前(图532)。

【动作要领】

摆莲动作,两掌待右脚经过时向下拍击;击拍后,右脚落步不要太大。

【易犯错误】

摆莲时,重心不稳,或摆腿幅度不够。

【纠正方法】

摆莲时,意想气注左腿,柔韧性较差者不要刻意拍脚,而是注重摆腿幅度和平衡。

第七十六势 当头炮

1圆转后撤

两掌向后、向上、向前、向下逆时针圆转,同时带右脚上提圆转后撤(图533)

【动作要领】

与上势动作连贯起来,手脚相随。

【易犯错误】

右腿提膝圆转撤步时,上体倾斜,重心不稳。

【纠正方法】

借上势摆腿反弹之力,提膝合胯;撤步时,立身中正,气注左腿。

2蓄劲冲拳

上势不停,重心后移,两手继续向下(丹田处)内收,两掌至右膝上方时握拳蓄劲(图534);随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双拳向胸前击出,高于肩平,左拳在前,拳背向外,两臂圆撑。目视前方(图535)。

【动作要领】

两拳蓄劲要足,冲拳要猛。

【易犯错误】

冲拳时,拳无力、脚无根。

【纠正方法】

收拳蓄劲时,立身中正,气走丹田;冲拳时,以丹田劲催动两拳前冲,沉肩、沉胯,气注前腿。

第七十七势 金刚捣碓

1圆转沉胯

重心微前移,两拳变掌顺时针旋腕向前插掌,随后重心后移,两掌逆时针翻腕后捋,掌心向上(图536);重心下沉,右掌后撑,左手继续向下圆转,而后重心前移,左手在前,有前挤之意,右手在后,护右膝,定势成左弓步(图537)。

【动作要领】

腰胯立圆圆转带动手臂圆转,定势时,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易犯错误】

立圆圆转时,腰胯不动,重心不移,手臂僵硬。

【纠正方法】

立圆圆转时,沉肩坠肘,松腰敛臀,气沉丹田,意想气注重心腿。

2上掤跟步

重心前移,左手继续向前上掤出,带右脚经左脚内侧向右横移一步,右手随右膝前移至右胯侧。余光关注左掌(图538)。

【动作要领】

右脚跟步、开步时,动作顺随平稳,右手护右膝。

【易犯错误】

右脚跟步时,上体前倾,右脚蹬地,开步时重心右移过度,身体摇晃。

【纠正方法】

右脚跟步、开步时,意想气注重心腿,头顶项竖,沉肩坠肘,左手指尖有被牵拉上领之意。

3左右翻花

右手向前、向上、向下,左手向下、向前、向上各运转一圈,左手掤于胸前,右手按于右胯前,同时两脚以脚跟为轴擦地碾转(图539~541);

【动作要领】

意想上体以脊柱为中线分为左右两部分,右上时则左下,带动左右肩、肘、腕、胯、膝、踝各关节协调转动;右手向下时,气沉入地。

【易犯错误】

上下肢僵硬,动作不协调;重心不稳。

【纠正方法】

以脚跟为轴,前脚掌碾地搓动;以丹田气的起落带动躯体两侧作相反运动,从而牵动两侧手臂作相反运动。

4金刚捣碓

右掌外旋,转掌心向前握拳,重心左移,右拳向前、向上圆转勾拳,带右脚勾脚上提,同时左掌下按至腹前(图542、543);左掌前推,右拳内收蓄劲,随后右脚沉落,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右拳左掌合击于胸前。目视前方(图544、545)。

【动作要领】

右拳上勾时,右臂与右腿相随;右脚沉落时,虚领顶劲,气沉丹田,落步后重心分至两脚。

【易犯错误】

先勾拳,再提膝;落步时重心偏右腿。

【纠正方法】

勾拳时,意想以右肘带右膝上领;击拳落步时,意想气注两腿。

第七十八势 太极收势

1拢气合脚

右拳变掌,两手随气下沉(图546);而后两手向两侧开臂收拢周围混元之气(图547);继而圆转向上拢天之气,同时左脚内收至两脚并拢,目视前方(图548、549)。

【动作要领】

两手开合动作配合呼吸,开拢时吸气。

【易犯错误】

动作太快,没有配合呼吸导致呼吸急促。

【纠正方法】

两掌向两侧分开时,放慢速度,使胸廓继而肺部充分扩张,以吸入更多氧气。

2气沉丹田

两手掌心向下按气过头、过胸,使气下沉至丹田,身体略沉(图550、551);而后收提两脚之气,使阴阳之气合一,收紧于丹田之中,此为合太极(图552);随两掌下落,身体渐渐直立,而后两手收于两胯侧,自然垂落,全身放松(图553)。

【动作要领】

两手开合动作配合呼吸,按掌时呼气。

【易犯错误】

动作太快,没有配合呼吸导致呼吸急促。

【纠正方法】

两掌按掌时,放慢速度,使肺部气体充分排除,以减少余气量,为下次充分吸气做准备。

(全文完)

猜你喜欢

右膝右拳中正
无题(3)
大红拳(三)
大红拳(二)
魏晋时期的中正品评与考察乡论
“中正纪念堂”存废成岛内话题
你回来
古传潭腿(下)
古传潭腿(上)
实战连环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