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生体操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①
——以幼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例

2014-12-06程玉双马洪秀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33期
关键词:体操教学内容专业

程玉双 马洪秀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济南 250307)

激发学生体操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①
——以幼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例

程玉双 马洪秀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济南 250307)

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等,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学生特点、体操课教学等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1)体操教师、学生对体操课的认知水平偏低。(2)教学内容偏陈旧。(3)教学软硬件建设跟不上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幼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笔者建议通过改变学生认识、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体操的自信心等方面,对学生循循善诱,不断提高学生学习体操的兴趣和热情。

幼专 学前教育专业 体操 学习兴趣 策略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操课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技能技巧课程对于学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体操的兴趣是体操教学中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 体育学习兴趣概述

1.1 体育学习兴趣的概念

祝蓓里、季浏在《体育心理学》中认为,体育学习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就会积极参加,全力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它影响着人们体育参与的具体活动方向和强度[1]。

1.2 培养体育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体育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术,对身体锻炼所具有的喜好情绪,是主动地积极地参加体育体育活动的内在动力,也是直接影响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效果重要的心理因素。体育教学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并成为合格人才为目的和任务的。然而,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边的活动,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哪怕是能力再强的学生也无法达到目的。因此,如何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就显得尤为重要[2]。

2 幼专学前教育专业体操课学习兴趣的背景分析

2.1 幼专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存在知识面广、层次浅的现象,学生一个学期就有十七八门课程需要学习,仅专业技能技巧课就有七八门,如声乐、键盘、乐理、舞蹈、美术、体操等等。专业技能技巧课是学前教育专业必须掌握的课程,对将来从事幼儿教师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想学好任何一门技能技巧课,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大量的练习时间。因此,在课堂中激发学生课堂学习体操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对学好体操课至关重要。

2.2 幼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特点分析

首先,幼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模式包括五年制初中起点和高起点三年制两种模式,学生以女生居多。初起学生的年龄16岁左右,其特点是身体可塑性比较强,但学习的理解力稍弱于成人,在动作学习技能上应注重反复练习强化动作技能的形成;高起点学生理解力稍强,但身体的柔韧等素质可塑性要差一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适时引导学生,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其次,由于幼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面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对音乐的理解力、感知力、节奏感。尤其是舞蹈跟体操的学习都属于身体的练习,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为学生学习体操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目前部分幼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存在对学习体操的错误认识。如很多学生认为舞蹈是专业课而体操属于基础公共课。还有学生认为体操只会把小腿练粗,身体练壮。这些错误认识急需纠正。

2.3 幼专学前教育专业体操课学生学习兴趣现状分析

当前,幼专学前教育专业体操课程教学情况不容乐观。首先,体操教师对于体操课认知和教学目标把握模糊。2010年山东省教育厅印发山东省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方案中明确指出,体操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技能技巧课。经过对全国十所幼专学校的调查显示,多数幼专体操老师并没有真正的把体操课放在学前教育专业技能技巧课的位置。仅仅是作为体育课中的一小部分,完成最基础的教育目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和态度定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体操课的场地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多数学校学生在室外上课,上课环境恶劣,激发不起学生的积极性;最后,体操课教学内容稍陈旧,有一些学校甚至十年都没有调整过教学内容,学生没有新鲜的美的刺激,容易产生倦怠心理。

3 激发幼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操学习兴趣的策略

对于学生来说,喜欢一门课,首先就是要了解和认识这门课程,其次,很重要的两方面就是喜欢这一门课的任课老师和在这门课上找到“成就感”。

3.1 改变学生对体操课的认识

学生对某一门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是学好该课程的先决条件,也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学生对体操课的认识。通过宣传栏、团体操表演、校健美操队比赛、社团活动等多种活动方式使学生了解体操锻炼的意义所在,对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塑造形体美的作用。通过让学生观看往届学生的健美操创编作品以及我校体操队参加省市级健康活力大赛获奖的视频,学生们精彩的演出,使“观众们”跃跃欲试,激发学生体操课学习兴趣,树立学好体操课的信心,增强学生自主参加体操的锻炼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定期组织低年级学生观看高年级的体操学业展示和创编比赛;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或第二课堂,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创编、教学的综合技能。使学生认识到体操的“美、易、行”,逐步培养学生学习体操的兴趣。

3.2 优化体操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优化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也是提高学生学习体操的兴趣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课程内容作为符合课程目标要求的课程知识体系,是课程的主体部分,幼专学前教育专业体操课程是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文化教育活动,需要给学生呈现多样的体操基础理论知识和体操技术技能知识。因此,体操教学内容的优化,是为更好的完成体操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优化;是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服务,以学生为主体的优化。以济南幼专为例,体操课自开设之初就一直被视为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中的特色课程。体操课程以培养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校师资情况及场馆建设等学校软硬件条件基础上,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精心设计、优化选择合理的体操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体操、艺术体操、幼儿健美操、校园健身操、啦啦操、体育舞蹈等内容。教师经过多年的实践在教学内容上不断优化、调整,目前已经形成相对稳定和合理的课程体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也在发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或是学生的反馈都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并且是在发展中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只有完善的课程体系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3.3.1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驾驭课堂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高超的教学艺术能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愉快接受教学内容的催化剂。教师应不断地反思、总结经验,找出适合幼专学生技能和能力有效发展的更好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教师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科研的能力,以科研促教学。除此之外,教师应不断加强学习,深入研究体操课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集体备课、评课等形式促进互相学习,提高自己在舞蹈、审美、音乐、艺术体操、健美操操等方面的造诣,不断完善自身能力。逐步完成从熟练型教师向风格型教师的转变,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质的飞跃。

3.3.2 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

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最直接的示范、导向作用。因此,在体操课的教学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做表率,充分发挥教师个人魅力,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所谓“言”是指体操教师的声音语言,体操教师说话要亲切感人、爽朗干脆、充满活力,多用肯定性的语言,对于学生的进步及时鼓励,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偶尔风趣幽默的语言会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行”是指体操教师课堂表现出的行为。教师在教学中用准确的手势、姿态、舞姿来体现体操的魅力,通过真诚欣赏的目光鼓励学生,尽可能的关注到每一个同学。有时候教师一个赞许的点头都可以让学生燃起思维的火花,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极大热情。

3.4 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和自信心

动作技能的形成、提高、自动化过程就是学生自信心培养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体会到“成就感”,自信心一点点累积。幼专学生以女生为主,每个学生都向往追求美,展示自己的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通过严格的要求,及时的鼓励。还要充分发挥骨干学生的带头作用。如在课堂中多借助骨干学生的示范。一方面使骨干学生有一种被重视感,另一方面,在帮助骨干学生建立自信心的同时引导其他学生向她学习,激发学生良性竞争意识;其次,给予班级骨干学生与进步同学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让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到骨干的行列,乐于展示自我,达到“学乐不分家”。只有熟练的掌握了体操技术技能,才能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主动的进行更深入的合作探究,激发他们不断的超越自我,提高自主意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得到极大的提高。

[1]赵立平.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与成就目标定向的相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2]李雪苹.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兴趣调查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4.

[3]程玉双.幼师幼儿基本体操课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G83

A

2095-2813(2014)11(c)-0068-02

程玉双(1981,12—),山东临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马洪秀(1963,9—),女,汉族,山东寿光市人,教育学学士,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体操教学内容专业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头脑体操
头脑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