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体育—植根于每一位孩子心中观二年级《立定跳远》一课有感

2014-12-05何灿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224005

中国学校体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立定跳远学练玛丽

何灿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224005)

让体育—植根于每一位孩子心中观二年级《立定跳远》一课有感

何灿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224005)

一、初体验:一位素质较高的青年体育教师

在盐城市实验小学的小篮球场上,陆老师一登场,就给笔者眼前一亮:身材高大、皮肤白皙、教态自然、亲切和蔼。陆老师上课讲了几句话、做了几个示范后,给笔者的初印象:这是一位素质较高的青年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态自然、大方,教学语言洪亮、清脆,充满童趣、童真,教学示范准确、到位,队形调动合理、高效,教学环节自然、流畅。在本课中,他能灵活运用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激励性语言,调动了学生学练的积极性,能感召学生,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学会“立定跳远”,并且能够勇于挑战一定的“远度”。

二、全印象:一节效果好的主题式体育课

1.以“生”为本:翻开会务指南,看到陆老师的教学设计与个人简介。“让体育植根于每一位孩子心中,给他们带去无穷的快乐”是陆老师的教育格言,这就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主张。这节课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建立和谐、互助的自主健身意识为指导思想,一改部分体育教师套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值得学习、研究和探讨。

2.科学选“材”:本节课选“材”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这里的“材”,一是指教材,二年级立定跳远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各项特点,此教材的选择是科学和合理的。二是指器材,选用五颜六色的“纸砖”作为本节课的体育器材,非常经济、轻便、安全和实用。

3.主题鲜明:通过课堂观察,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深深的被卡通游戏“超级玛丽——玛丽竞技场”的学习情景所吸引。在课堂上,孩子们能够主动积极、自主摆放“纸砖”。“纸砖”经过孩子们的手变成了多种图形、文字或数字等,此时的孩子俨然成了“小小设计师”。孩子们能够在起跳线前摆放出不同距离、不同高度、不同形式的“纸砖”并进行跳远练习,每个人都能勇于挑战较远的远度。孩子们就在这样的学习情景、和谐的学习环境、快乐的游戏体验中动了身体、动了双手、动了脑袋,将原本枯燥的立定跳远练习变得游戏化、趣味化、生活化,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培养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以及勇于竞争的意志品质。

教师能够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在主题鲜明、突出的同时,能有效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教学方法以情景教学法为主线,将“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重复练习法”、“游戏教学法”等副线融于其中。在本节课,孩子们的学练过程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也从不同的程度和角度显现出来,在学生分组进行“五彩纸砖游戏”、“建造地基”过程中,学生摆放的纸砖一方面是自主的,另外一个方面又是小组合作的,同时更需要他们之间相互的交流与探讨,这更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本节课难能可贵的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时间和练习时间,使得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很好的体现。

4.设计流畅:本节课教学过程设计科学合理,教学组织自然、流畅,很好地处理了各个教学情景、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衔接有效的问题,能够体现出教学的流畅性和层层递进,让学生扎实地掌握教学内容,达成学习目标。在准备活动中,采用“玛丽悦动”的情景,孩子们做走纸砖、丢纸砖、顶纸砖、跳纸砖等小游戏,热身的同时为基本部分服务。在基本部分中,运用“玛丽竞技场”的情景,将跳跃活动融于游戏和情景中,并且在每种玩法中适当增加难度,层层递进,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逐步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运用“玛丽家园”的情景,用建造地基游戏和推土机与大吊车游戏作为本节课的辅助教材,设计巧、效果好。在结束部分中,运用“玛丽回归”的情景充分放松学生的身心。

5.评价多元: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的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本课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多样的、新颖的和可操作的。在评价的内容上,不仅运用了玛丽大尺对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进行自主评价,更关注对学生上课表现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采用即时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评价形式中,运用语言评价、姿态手势评价、标志评价等丰富多彩的方式;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同学之间的小组评价、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还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充分地体现在教学之中。教师能够巡回指导每一组学练的情况,并进行及时的评价、小结,一方面鼓励未能跳过所有“纸砖”的学生继续充满信心地练下去,另一方面也提醒部分完全超过自己跳远能力、短时间不可能跳过相应“纸砖”的学生,让他们降低难度(拿掉一到两块“纸砖”)以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玛丽大尺”的有效运用能对学生的技能学习给予肯定,更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合作精神、评价意识、创造能力等,让学生在“身”练习过程中逐渐建立“情”,使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发展。对表现好、跳的远的组奖励“金砖”,让学生能够有练习的信心和动力,体验到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此外,本课还尝试利用IPAD作为教学辅助器材。用照片或录像演示整个动作的全过程,把立定跳远中很难示范清楚的蹬地、收腿环节,做成慢动作、停镜、重放等形式,做到及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结合讲解、示范,使学生看清楚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及时思考各分解动作的要领,从而提高学生认知阶段动作学习的教学效率,缩短教学过程。

三、深分析:有三点值得商榷的地方

1.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设计值得商榷: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清晰与分明往往是评价一节优质体育课的关键。教学重点往往针对的是教材的,是教材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或者内容;而教学难点则针对学生的,是学生最不容易掌握,或者容易出错的地方。本课的教学重点为起跳有力、收腿及时,关心伙伴、安全学练;本课的教学难点起跳有力、收腿及时,关注同伴学练、相互鼓励。笔者认为,陆老师这样确定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俨然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技术的重点与难点,这一点值得肯定。但是,在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中的立定跳远动作技术的重点与难点都是起跳有力、收腿及时,是值得商榷的。笔者认为,运动技术的重点与难点应该是不一样的。而从本课的教学设计分析,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学习立定跳远,即:起跳有力、动作连贯协调;而教学难点则应该是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即:收腿及时、空中并腿。

2.课堂纠错与调控方面值得商榷:在课堂观察中,笔者发现学生起跳后在空中出现“分腿现象”。当然,执教教师并没有忽视这一问题,而是采用了适当缩短跳远距离和利用多媒体拍摄跳远动作慢放进行及时反馈、纠正。但是,笔者认为体育教师应该首先考虑的是将学生的错误动作压制在“萌芽状态”,即不让错误动作出现;接着,才是对无法压制的错误动作运用有效的方法进行纠正。在笔者的实践中,在起跳线前“一片空白”(前面没有“纸砖”)的情况下,学生是不会出现空中分腿的错误动作。因此,笔者认为,执教教师在课中应该做出适当的调控,在分组练习的同时,也需要统一的练习要求与统一的信号。比如,可以先让每个小组摆放两到三个“纸砖”后进行立定跳远练习,接着再统一逐渐增加“纸砖”的块数,最后才是各自摆放全部的纸砖。这样学生就不会随意增加“纸砖”,使得跳远的远度不会超过部分学生的能力,这样立定跳远动作不容易“变形”。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要让学生准确的判断自己的跳远能力,并根据自身能力摆放纸砖。

3.个别安全问题值得商榷:安全是每一堂体育课均需要关注的问题,在本课中并没有出现学生安全意外事故,“纸砖”的运用也是较为安全的。但笔者看到有个别学生跳远落地时脚后跟踩到了“纸砖”;一个学生刚落地,下一个学生已经跳出来,差一点就碰到了前面的学生。因此,执教教师在课堂上分组练习的同时,时刻要强调学练的要求。比如,要关注每一组学生之间的练习的时间间隔和位置间隔,以防止碰撞。

作者简介:

何灿,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小学体育特级教师,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学能手,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盐城市首批名教师,盐城市小学体育学科带头人,在《中国学校体育》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十余篇。

猜你喜欢

立定跳远学练玛丽
体育教学中的顿悟学习
核心素养下体育教学的课程创生
难忘的八个字
和我一起玩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初中体育立定跳远教学与训练研究
提高学生技能学练积极性四策略
论“抠细节”对立定跳远教学的促进
提高初中生立定跳远成绩的策略研究
女生玛丽莎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