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沐川县梁山慈无性系选优研究

2014-12-02彭洪斌陈元贵邱龙远

四川林业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沐川梁山竹笋

彭洪斌,陈元贵,邱龙远,熊 壮,黄 萍

(1.沐川县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四川沐川 614500;2.沐川县林业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四川沐川 614500;3.沐川县沐溪林业工作中心站,四川沐川 614500;4.四川省林科院,四川成都 610081)

梁山慈(Dendrocalamus farinosus(Keng et Keng f.)Chia et H.L.Fung),又名绵竹、大叶慈,是禾本科牡竹属竹种,是一种优良的纸浆用竹种。目前,在四川纸浆竹林产区,梁山慈的种植面积在不断的扩大。沐川县是“中国竹子之乡”,也是四川省主要的竹浆产区之一。自从开展退耕还林工作以来,沐川县从四川省叙永县引种了梁山慈,现种植面积达到了8 000 hm2。

由于沐川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7%,制浆造纸业对竹资源的巨大需求,单一增加竹林栽培面积满足竹加工业原料需求已经缺乏现实性。结合省育种攻关课题的实施,开展了梁山慈优良无性系的选育工作,以期选育出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获得更高的竹材产量的优良无性系。

依据林木引种和林木遗传育种的相关原理和方法,课题组连续进行5年的观测研究、选择、繁殖和区域化小试和区域中试等科学的比较试验,对其生长和产量进行观测研究,在总结4个试验点的基础上,推荐梁山慈3号为优良梁山慈无性系,定名为“川沐绵1号”。

1 亲本来源及特性

1.1 亲本来源

“川沐绵1号”优良无性系母竹来源于沐川县新凡乡双石村,2004年初步选育时竹丛龄5 a,分蔸无性繁殖。

1.2 特性

1.2.1 形态特征

秆直立,高9 m~16 m,直径4 cm~9 cm,竿梢弯曲或略下垂;节间长20 cm~45 cm,幼时被白粉,光滑无毛,竿壁厚4 mm~14 mm;箨环附有箨鞘基部残留物;竿环微隆起;分枝习性高,通常在秆第十节始有分枝每节以多枝簇生,主枝明显,长1 m~2.5 m,直径4 mm~12 mm。箨鞘呈长圆的三角形,厚纸质至革质,背面具有长为1 mm~2 mm的棕色小刺毛,腹面无毛而有光泽;箨耳无;箨舌极发达,截形;箨片较小,外翻,长披针形,4 cm~12 cm,宽5 mm~12 mm。末级小枝具4叶~12叶,叶鞘光滑无毛,长4.5 cm~8 cm;叶耳与鞘口燧毛俱无;叶舌截形,高1 mm~1.5 mm;叶片披针形,质薄,大小有变化,一般长9 cm~35 cm,宽2 cm~7 cm。笋期4月~11月。竹丛内单株竹之间间距较小,在竹丛内分布较为紧凑。

1.2.2 生长习性

适宜栽植于低山、丘陵海拔800 m以下,200 m~600 m为宜,坡向阳坡,坡度和缓,山腰或山脚。喜温暖阳光,要求年平均气温14℃~18℃。要求水分充足,年降水量一般在800 mm以上;对土壤要求不高,黄壤、紫色土上均能生长,一般土壤肥沃、湿润、深厚和排水良好,土层厚度在50 cm的沙质土或沙质壤土上生长优良。适宜土层深厚的酸性土,pH值5~7.5;不适于石块多和土质坚硬的地方,干燥、贫瘠山坡生长差。

1.2.3 用途

梁山慈是四川省优良材用乡土丛生竹种,广泛用于竹编、造纸和竹板材加工,同时也是笋材两用竹。

2 选育过程

2.1 选育方法

采用单丛选择法,首先从进入产材期的实生群体中,选择产量优于一般产量的竹丛,经初选和复选,按选优标准进行优良无性系综合评价和选择。然后进行小规模的区域化试验,再进行规模化的种苗繁殖和区域化中试。所得数据通过SPSS18.0数理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2.1.1 确定选优标准

梁山慈优良竹丛的标准是:(1)竹丛年龄在4 a以上。竹丛完整,生长良好,枝繁叶茂,没有或极少病虫害。(2)竹丛内竹株大小、分布均匀。(3)发笋数量高出普通竹丛30%以上,竹材产量高出普通竹丛25%以上。(4)竹秆通直,竹林单位面积竹株数大于普通竹丛30%以上。

2.1.2 严格选优程序

课题组的成员先在沐川全县范围内开展初选工作,预选达到优丛标准的竹丛,2004年初步确定3丛为初选优丛(参试编号分别为1号、2号、3号)。于2005年进行种苗繁殖。2006年,分别在沐川县大楠、新街、新凡、幸福4个乡镇进行栽培试验(试验地均按照40丛·0.067 hm2进行造林)进行连续观测评定。

2.1.3 选育结果与分析

通过2011年综合调查,进行严密统计分析,从综合评价选择出“川沐绵1号”(参试编号3号)为梁山慈优良无性系。筛选的优良无性系具有产量高、产量稳定等特点。具体选育结果见附件:梁山慈调查分析结果报告。

“川沐绵1号”(参试编号3号)与对照无性系相比,竹高、胸径、单位面积立竹数和竹笋数分别提高了35.09%、32.42%、45.85%和67.80%。单位面积蓄积量高于普通竹林219%。

对梁山慈的调查和分析参见表1和表2。

表1 参试梁山慈无性系、不同栽培地点生长量统计描述量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参试梁山慈无性系及对照在不同试验点竹高、胸径、单位面积立竹数以及竹笋数都有显著差异。在各试验点,参试无性系的竹高和胸径变异系数较小,说明这两个性状分化不大,表明无性系单株分化不明显,无性系长势基本一致;而单位面积立竹数和竹笋数变异系数大,这说明立竹数和竹笋数变幅较大,这可能是人为干扰较大导致。

为进一步比较各无性系性状的差异与不同试验地的交互作用,对其进行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所示。

表2 参试梁山慈无性系不同栽培地点生长量方差分析表

表3 参试梁山慈无性系、造林地点方差分析

表4 参试梁山慈无性系各性状多重比较表

从表4可以看出,3个参试无性系均和对照有极显著差异,在各个指标上明显高于对照。在3个参试无性系中:2号无性系和1号无性系的竹高、胸径、单位面积立竹数和竹笋数差异显著。3号无性系的竹笋数和1号无性系的竹笋数差异不明显;在竹高、胸径、单位面积立竹数和竹笋数几个性状方面优于2号和1号参试无性系。3个参试无性系在各性状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对照。

3号无性系同对照相比:竹高、胸径、单位面积立竹数和竹笋数分别提高了35.09%、32.42%、45.85%和67.80%。

参试无性系与对照产量预测:

根据梁山慈胸径与重量回归方程:Y=0.14634X2.5934,R2=0.958和单位面积的立竹数预测梁山慈的竹材平均蓄积量。

表5 参试无性系在不同栽植地点每0.067 hm2平均蓄积量

从表5可以看出,3号无性系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高于1号无性系、2号无性系、对照29%、52%和219%。综合各个指标,以梁山慈无性系3号表现最好。

3 结论

综上所述梁山慈3号无性系可在四川西南地区丛生竹栽培区推广。

[1]耿伯介,王正平.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2]阳雄义,辉朝茂.巨龙竹幼年竹优良无性系早期选育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2006,25(1):20~25.

[3]冯声静,王勇.四川盆地梁山慈竹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12,33(1):53~55.

猜你喜欢

沐川梁山竹笋
“知心姐姐”孙二娘
江西采茶戏中的梁山调腔系音乐考
与王沐川在图书馆
与王沐川在图书馆
上大梁山(外四首)
梁山车展:最容易忽视的五款亮点产品
竹笋
竹笋
小竹笋的梦
挖竹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