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柔印书刊来时路

2014-12-01贾子年

印刷经理人 2014年8期
关键词:柔性版书刊杜邦

贾子年

精美图案、悠悠书香,2014年7月4日,前来参加海内外首套水墨印刷环保读物《开心宝贝之听爸爸讲故事》正式发行暨公益赠书仪式闸北幸福小学的小同学们,对眼前一本本故事书爱不释手,看看、翻翻、闻闻,抱紧在胸前、摩挲着……虽不明白何为柔性版印刷技术,但听过叔叔阿姨的介绍,他们知道可以放心地同这些书本亲密接触。

《开心宝贝之听爸爸讲故事》系列儿童读物由童趣出版有限公司携手上海新华印刷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柔印印制所使用的环保热敏柔性版材全部由杜邦TM赛丽?赞助。业界评论,这套图书的成功印刷,标志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点扶持的《教科书柔性版水墨印刷》项目获得了全面成功,而对于全程参与项目的上海新华印刷和杜邦公司来说,这套图书则凝聚了几年来攻坚克难的日日夜夜,饱含酸甜苦辣。

三年开荒破土

上海新华印刷总经理季如倩已经不止一次地向业界述说柔印教材的诞生历程,可每一次,都难掩心中感慨。“涉足柔印书刊项目三年,我们经历了三个阶段:2011年的起步阶段,2012年的摸索阶段以及2013年解决问题阶段。一路走来十分艰辛,绕过不少弯路,但也取得了多项突破。”

柔印凭借其环保、经济、灵活的特性在包装印刷领域取得了较为成熟的应用,但用在书刊印刷上却属前无古人,肩负重任的上海新华印刷可以说是“零起步”。

2011年11月,上海新华印刷尝试量化生产柔印书刊,其与北人富士印机公司合作研制的国内首台机组式890宽幅联机折页柔性版印刷机披甲上阵,承印2012年春季教科书。“这一阶段,我们光在柔印用纸上就费了不少功夫,一开始用双胶纸,印出来全是白乎乎的,后来尝试在纸上涂布一层涂料,让它平滑一点。”如此这般,纸张、油墨、工艺,一点点猜想、一点点测试,直至成功印刷。季如倩说,当时还谈不上更高的要求,只有一个目标:先把柔印教材做出来!

2012年,随着柔印书刊项目的推进,预料之中、之外的问题层出不穷,“不知道它们怎么会发生,更不知道如何解决”,季如倩用“迷茫”来形容这一阶段上海新华印刷摸索柔印书刊的状态。

与胶印相比,柔印在环保方面更胜一筹,但在印刷质量、精美程度以及成本方面还难以尽如人意。虽然在各方的配合下,上海新华印刷改进了设备、改善了工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印刷质量,但毕竟“用柔印做包装是一回事,做书刊是另一回事”。

“我们所用的柔印工艺、标准都是参考包装领域的,包装类产品一般都是根据柔印的特点进行设计,用专色,做书刊就特别吃力,好多颜色都是叠加出来的,还有渐变色,很复杂;做包装产品客户满意就好了,做教材不一样,出版社、质检站、教委、出版局一关一关过,家长不满意还会向教委投诉,印刷质量容不得半点马虎……这一年,我们做得很苦。”

接踵而至的难题曾让上海新华印刷人迷茫,却不曾令其退却。为进一步提升印刷质量、提高效率,上海新华印刷2013年开启了自主制版攻坚战。“人说印刷品好坏‘七分在制版,三分在印刷,我们在杜邦公司的协助下自己把控印前设计及制版环节,印刷品质再次飞跃,越来越接近胶印的标准。”

除此之外,经过系统的研发,上海新华印刷在柔印用纸方面有了较大突破,已扩展到可使用35克字典纸、60克的常用胶版纸、230克的卡纸等纸张,摆脱了柔印只能用专用纸、涂布纸的“魔咒”。

“三年来,我们实行自主研发,为制版、印刷、装订产业化创造了可能;我们同供应商合作,配备了全部规格的机型,为产业化打下了基础;我们解决了色块不结实、套印不准等多项技术问题,突破了柔印书刊不可能印‘渐变的‘禁区。”对于三年来开荒破土的成绩,季如倩这样总结。

支持义无反顾

众所周知,柔印书刊因其印刷质量、效率及成本等方面的问题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上海新华印刷几年来始终在质疑声中排除万难、奋力前行,深谙柔印之道的杜邦,在支持柔印书刊项目中,也投注了极大的勇气与毅力。

自项目启动,杜邦便参与其中,成为上海新华印刷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过去三年,杜邦平均每年都为项目提供了超过十万张的免费版材,上海新华印刷自主制版后,杜邦更是用其所长,全力以赴配合研发、生产。

“由于前期国内外没有任何成熟的技术、设备、材料等,很多人不看好,杜邦觉得柔印书刊项目非常有意义,对环境保护、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支持是义无反顾的。”

赵嵩是杜邦包装成像部门的技术市场经理,为杜邦服务近12年,他全程参与柔印书刊项目,即使在这位资深的老员工眼中,“柔印”同“书刊”的结合在技术上也是个不小的挑战。“不同印刷需求对应不同的产品,项目进展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产品,我们必须找出合适的版材,辅以合适的工艺参数,为项目提供支持”。

实行自主制版后,上海新华印刷不再使用此前的溶剂版,改用杜邦TM赛丽?FAST热敏制版系统,实现了无溶剂制版。“我们一开始也有点怀疑无溶剂制版在制版效率、印刷质量上的表现,不过从技术测试数据看,比溶剂版好,完全超出预期。”上海新华印刷制版中心主任徐闯亲自参与制版工作,他表示,FAST无溶剂制版更环保,制版周期还更短,“柔印制版常规的周期是3~4个小时,我们用FAST热敏制版大概是一套版50分钟左右,由于效率提高了,近两个多月我们出了1000多块版”。要知道,相同的工作量在使用无溶剂制版之前得由三家制版公司协助完成。

硬件之外,杜邦所提供的“软性支持”也成为上海新华印刷自主制版顺利推进的有力保障。在技术攻关的关键时期,杜邦工程师几乎常驻上海新华印刷厂,每天准点报到,即使是在平常,只要一个电话,杜邦也会立即行动,以解燃眉之急。

“杜邦给印前工作人员做培训,一点一点地灌输柔印制版和胶印制版的不同”,“以前制版出过不少问题,影响到印刷环节,吃了亏,自己制版后比较注意版材版面的清洗、保存,杜邦给了很好的指导和建议,洗好后放在空气里面醒一醒,存放时有温度要求,不能见光、通风要好,还特别建了一个储藏室”,“杜邦工程师在技术细节方面非常严谨,如果是现场拿不准的问题,回到公司后会继续电话联系,确保万无一失……”经过一线的并肩战斗,上海新华印刷柔印书刊团队对双方过往默契相处的点滴细节都念念不忘。

随着双方合作的深入,上海新华印刷的印前团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一点从柔印书刊产品质量上可窥一二,而这支队伍也给杜邦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很努力、很认真,团队效率高、动力足,自主学习能力强,打破了以往人们对国企的惯有认知”,赵嵩真诚地表示,同新华团队的合作很开心,而且受益匪浅,杜邦公司则借助项目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掌握了柔印书刊相关的核心参数和工艺。

“今年以来,我们从业界的反馈中听到了更多正面的声音,得到了更多鼓励、支持和赞扬。”杜邦亚太区包装成像电子与通讯事业部市场推广经理周芮吉表示,大家对柔印书刊的态度正在转变,尤其是上海印刷周期间,展出的柔印书刊产品令不少出版社刮目相看。

目前,上海新华印刷已形成柔印书刊规模化的生产能力,通过与杜邦公司合作,还成立了“杜邦新华实验室”,在解决柔印制版的环保问题外,共同研发书刊类柔印新工艺的标准,确保印刷产品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且印刷质量接近或达到胶印的还原度。“当然,光我们一家做肯定是不行的,未来的推广还要依靠各方的通力合作。”季如倩如是说。

柔印书刊来时路,不易;未来,可期。

猜你喜欢

柔性版书刊杜邦
2023年精品书刊订阅
杜邦安全文化精髓研究
《2019中国柔性版印刷发展报告》蓝皮书发布
多层柔性版技术分析
杜邦智慧型产品及实用解决方案
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及其应用分析
多翻书刊益处大
杜邦开发新型环保发泡剂
书刊信息:环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