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医病证名词研究的思考*

2014-12-01张志斌申晓伟范逸品于大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辞典病证人民卫生出版社

张志斌,李 强,申晓伟,范逸品,于大猛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

古今病证名称的变化或同一病证名词的词义变化容易造成歧义或误解,成为现代医生有效利用古人经验以提高临床疗效的主要障碍之一。最大可能地排除这种障碍,是我们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医术语研究室的重要任务,因此中医病证名词的研究成为本室的主要工作。

1 中医病证名词相关研究

当今已经出版的多种相关工具书最能体现中医病证名词研究现状。这些工具书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

1.1 专门病证名词典

主要有马汴梁《简明中医古病名辞典》[1]及《简明中医病名辞典》[2]、王雨亭等《中医疾病证候辞典》[3]、韩成仁等《中医证病名大辞典》[4]、邹积隆等《简明中医病证辞典》[5]。

1.2 综合性中医工具书

主要有中医辞典编委会《简明中医辞典》[6]、李经纬等《中医大辞典》[7]、袁钟《中医辞海》[8]、严世芸、李其忠《新编简明中医辞典》[9]。

1.3 病证规范类书籍

主要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0]、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证候名称与分类代码》[11]、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12]、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13]、欧阳锜《中医症证病三联诊疗》[14]、邓铁涛《中医证候规范》[15]、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学分会内科疾病名称规范研究组《中医内科疾病名称规范研究》[16]、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17]。

1.4 其他病证相关著作

如余云岫《古代疾病名候疏义》[18]、范行准《中国病史新义》[19]、张纲《中医百病名源考》[20]等。

以上各种著作中,均有中医病证学名词的相关内容,但各有特点。第一类著作有很强的专门针对性,第二类著作涉及面较广,这两类著作都较为重视引用中医古籍中的病证名词证。第三类著作专注于现代实用规范,在词义的筛选方面着重现代理解。第四类著作重在疾病认识史及文字学方面的研究,对病名来源及古义研究很有参考价值。综合上述各类工具书对中医病证名词表述可以发现如下问题。

2 病证名词的表述研究

上述各种中医病证相关辞典所选定的书名,除“中医”二字之外,与病证相关的中心词有“疾病证候”、“古病名”、“病名”、“证病名”、“病证”等。这些名称用字不同,但实际内容却都包括了中医的疾病或证候名词,也都涉及到与病证相关的病因、病机、症状及治法等。这些内容总体上已经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可用“病证学”以此予以概括。表述病证学涉及的名词,主要涉及词目及其义项的遴选与表述。

2.1 立目

立目即汇集、遴选并确立词目。词目在词典学里是指词典中需提供信息的项目,给词目提供特定信息的条文即词条。本文所谈的词目,是指能为中医病证学提供信息的项目。立目之后,再按中医病证学的特点,对相关义项“定性”、“释义”、“取证”,最后形成提供中医病证具体信息的词条。

古今中医书籍中涉及的病证名词数量众多。随着中医学的发展,病证名词的内容逐渐扩展分化,会形成核心名与不同等级的衍生名、别名及同名异病、异病同名等复杂情况,因此不能平行对待每一病证名词。这就需要在立目之时,充分考虑到各词目的发展历史与关联,区分属性、等级或层次,以便准确立目及定性、释义,从而减少各义项表述中的重复与混乱。由于一个词可能不止一个义项,甚至在同一词性之下,也可能有不同的义项,因此分级就显得特别必要。

如“消渴”一词,既可作为病证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又可作为症状名。广义消渴又有多种子病名及其别名,至于与此相关的名词更加众多。举其大要,有如下属性与层次。

具体来说,“消渴”见于《伤寒论》卷上:“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主之。”此处明显作为一个症状名,是五苓散证的主要表现之一。再看其在《外台秘要》卷11:“消渴病有三:一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二吃食多,不甚渴,小便少,似有油而数者,此是消中病也;三渴饮水不能多,但腿肿脚先瘦小,阴痿弱,数小便者,此是肾消病也。[22]”其中“消渴”一词虽然均为病证名,但有2个涵义:一是泛指以多饮、多食、多尿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乃广义消渴;二是专指以饮水多、小便数而甜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乃狭义消渴。所以,像这样的词不仅需要分类而且需要分级。

中医病证学中这类名词甚多,如伤寒、温病、痧证、痰证等,如果不首先汇集并梳理词目,就难以确定词条的大小与关联(如主词条、参见条等)。与中文词目紧密相关的还有注音,尤其是对于有多音字的注音,更有必要。

2.2 定性

词典学把紧随词目后的涵义揭示称为定义,但在中医病证学研究中,由于词目都至少具有病证名涵义,因此这一定义是共性的。而同病证名可能还具有病证之外的其他义项,并非仅限于病证名,故有必要给出词目的每一属性(如病证、症状、病因等),姑且名之为“定性”。

在以往病证相关著作中,其定性较为混乱是病名、证名、病证名、病症名。如“浮肿证名……即水肿”。参见同书水肿条:“水肿病证名。[23]”既然此即彼,为什么一个是“证名”,另一个是“病证名”?又如“消谷善饥病症名,系指食欲亢进、食下不久,即感饥饿的病证”[24]。既然是中心词落实为“病证”,为何要把词性定为“病症名”?同样的问题亦见于其他著作。如“一风病证名,又称金癞、白风……为疠风证型之一”。而“金癞病名……指癞邪侵袭肺经而致的疾病”[25]。所谓“又称”是指同义异名的两个词。既是同义,为何一为“病名”,一为“病证名”?一为“证型”,一为“疾病”?又如“七气病类名……指由寒、热、怒、恚、忧、喜、愁等所致的7种病证”。“七伤病名……指男子肾气亏损的七种病证,亦指七种劳伤虚损病”。“七害病证名……指女子七种伤害病”[26]。既然均为“七种病证”,为何一为“病类名”,一为“病名”?而“七种伤害病”又成了“病证名”?

形成这样的问题并不是因为以往记载的概念不清晰,而是因为疾病、证候、症状等名词的规范是现代的事情,在中医古籍中病、证、症的涵义基本是相通的,没有明显词义区别,的确可以相互替代。正因为这种情况的存在,有的著作不为名词标注词性,但这样做对于读者尽快理解与掌握词义是不利的。所以,一部专门的病证学词典到底需要区分出哪几类词性,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根据我们研究中的体会,病证词目涉及类别不会太多,主要是病证、症状、病因(或病机)与治法(或治则)四大类名词。其中最令人纠结的是“病证”与“症状”两类。希望能将疾病与证候做出区别是许多病证工具书的美好愿望和严格要求,但实际上中医古籍中,病、证、症的使用没有明确的区分,且许多病名是以症状表来命名的。处理这一问题可以有2种不同办法,即划分病证名与症状名。

2.2.1 病证名 用“病证名”来概括病、证是切实可行的。因为在疾病认识的发展中,病与证经过分化与归并有着相互转换的过程。如行经吐泻等在明代之前只是“行经诸证”这一病名下的不同证候,但至明代之后则逐步独立形成新的病名。清·《医宗金鉴》则在“经行泻吐”之病名下,又分化出脾虚泄泻、寒湿泄泻、胃弱泄泻、伤饮泄泻等不同的证候类型,因此将病证合称是有史源学依据的。再则,中医对疾病与证候处理方式有很多相似之处,每种疾病或证候都有一组相对确定的症状表现和有针对性的治法,以一个或数个与之相对应的方药。可以认为,病与证有性质方面的相似性,中医学中之所以可以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也就是由这种相似性决定的,因此将病证合称也有医疗实践的依据。

2.3 释义

中医病证名词的释义是一个词条的核心内容,需要经过提炼概括后予以准确表述,因此释义对于一个名词的理解非常重要。病证学名词研究中,重在帮助读者理解相关名词的词义,而不可能同时研究临床治疗用药的问题。后者应该由临床各科的专门研究来完成,因此名词的释义没有必要进行治法方药等外延性内容的延伸。

病证名词释义这一环节能否成功表述,关键有二,一是形式的规范,二是内涵的演变。

体现释义的规范,首先是要忠实名词的本义,只做内涵性解释,不涉及外延,立足于诠释原义,不作任何现代发挥;其次为不同词性的释义规定相对统一的用语,以免出现词性与释义中心词的前后矛盾,达到较好的理解效果。

病证名内涵的演变是释义中最需要学力功底的内容。不同时代的医家对病证学名词的理解并非一成不变,病证认识的演变可以使同一个词的词义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不同的意思。

如“转胞”,在以上提到的不同专门病证辞典中,可以见到有2种释义。其一,“转胞病名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为《GB/T16751.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标准病名……指妊娠期间小便不通、膀胱急痛的疾病。[29]”其二,“转胞病证名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治》,又名转脬、胞转。乃指以脐下急痛为主症的小便不通……若年老体衰者,治宜补肾利尿,方用六味地黄丸。若惊忧暴怒所致者,宜用葱白汤。若孕妇胎满压迫所致者,宜用肾气丸。若中气不足所致者,宜用补中益气汤”[30]。前者释为妇女妊娠期的专门病证,后者释为一般的内科病证。其他各书均或取其中一义。实际上这二者都是对的,只是未注意到词义的演变。

《金匮要略》首出此病名,是在“妇人杂病”篇,而不是在“妇人妊娠”篇,可见张仲景也没有将此作为专门发生于妇女妊娠期的小便不通。在《千金翼方》卷5、卷19、卷27中均提到此病,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卷5,虽然此卷是“妇人”,但其原文却明确提出:“治丈夫妇人转胞不得小便八九日方。[31]”《外台秘要》有两处提到“转胞”,一处在“灸穴杂法”中,一处在“孔穴主对法”中,完全未将其作为妇科病来对待。所以在这一时期,并未提到“转胞”与妊娠的关系,此病属于一般的内科杂病。

至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17明确提出:“凡妊娠胎满逼胞,多致小便不利者,或心肾气不足,不能使胞冷,清浊相干,为诸淋病;或胞系了戾,小便不通,名曰转胞。[32]”同书卷5也提到“参术饮,治妊娠转胞。”此后很长时期内,大致是两义并行。如明·《杂病证治准绳》卷6“大小腑门”中,提到“良法治小便不通,诸药不效,或转胞至死危困,用猪尿胞一个,底头出一小眼子,翎筒通过,放在眼儿内,根底以细线系定,翎筒子口细杖子堵定,上用黄蜡封尿胞口,吹满气七分,系定了,再用手捻定翎筒根头,放了黄蜡,塞其翎筒在小便出里头,放开翎筒根头,手捻其气透于里,小便即出,神效。”紧接着又提到:“妊娠胎满逼胞,多致小便不利,若胞系了戾,小便不通,名曰转胞。”到了现代的病名规范中,则进一步明确地将“转胞”定义为“以妊娠期间小腹胀急而小便不能自解为主要表现的妊娠疾病”,而将由“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以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至闭塞不通为主要表现”的内科杂病,定名为“癃闭”[33]。至此,如果这一国家标准在临床上得到良好执行的话,若干年之后,转胞的词义就被限定于“妊娠小便不通”,而失去另一个词义。

因此,像这种词义由一义转向另一义的现象,虽然可能不太多,但也不是个别情况。只要存在这样的现象,就应该在病证学专门词典中体现出来,而不能是任选一个词义作为解释。惟有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读者在阅读各时期古医籍及当今的临床实践中,均能准确地把握词义。

2.4 取证

取证即提供病证名释义的文献出处与简要内容,也就是提供“词证”。为确保释义的准确,应该以体现史源学观点为原则。所谓史源学就是一门寻考史料来源的学问。根据史源学创始者陈垣教授的观点:“引书不论朝代,则每因果倒置。”因此,每个词的每一个义项,均要求同一义项可能的最早出处,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词义的准确,而且可以反映词义的演变。

但应该受到充分注重的词证,在以往著作中却是相对未受到重视的项目。有几种情况:一是词证引用没有注意所引著作的朝代;二是没有注意到不同的词义需要列举不同的词证;三是在确定主词之后,对于同义异名往往一带而过,没有注意到需要给出言之为同义的词证。

如“鬼胎”这一病名云:“鬼胎《串雅内编》卷3:‘牛朗串治……鬼胎。’①指假性妊娠。参见气胎、血胎、痰胎各条;②指现代医学的葡萄胎;③指因妇人素体虚弱,七情郁结,气血凝结不通,冲任经脉壅滞不行所致腹大而胀,状如怀孕,终年不产,伴见面色黄瘦、肌肤消瘦等病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腹腔或盆腔内肿瘤等疾患,治宜活血化瘀、软坚消癥,方选桂枝茯苓丸。[34]”病名鬼胎的确有此3种词义。其一见之于隋·《诸病源候论》卷42:“若荣卫虚损,则精神衰弱,妖魅鬼精,得入于脏,状如怀娠,故曰鬼胎也”[35],指是的假孕。其二,见于北宋淳化三年(992)《太平圣惠方》卷77:“治妇人虚羸,有鬼胎癥块,经候不通方”[36],泛指癥瘕。其三,见于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女科百问》卷下:“雄黄丸,治妊娠是鬼胎,致腹中黑血数下,腹痛……(服药后)初下清水,次下虫如马尾状无数,病极者下蛇虫,或如虾卵鸡子,或如白膏,或如豆汁,其病悉愈。[37]”特指能“次下虫如马尾状无数”、“或如虾卵鸡子”之癥病,症状描述很明显地相当现代所言之葡萄胎。既然3种词义均见于宋代及其之前,引用清·《串雅》作为词证,可能就不尽合适。何况查《串雅内编》,有两处提到“鬼胎”,卷1“奇门药:“治鬼胎如抱一瓮。”卷 3“串药”:“妇人女子面色痿黄,鬼胎癥瘕。[38]”诸义均不明确,用做词证亦不尽合适。

对于1个多种义项的名词,每一个义项都必须分别给出有针对性的词证,且尽量争取给出同一义项的最早出处,这才符合史源学的观点。而惟有坚持史源学的观点,才有可能反映病证学名词在相关认识发展过程的演变过程。另外,对于每一个同义异名,也都必须给出认定其为同义的词证,这样才可以避免主观臆测的可能。

综上所述,在中医病证名词研究中,最需要注意的是立目、定性、释义、取证四大环节。这四大环节中,既前后呼应、环环相扣,又各有侧重、不可或缺。把握这四大环节,才能切实做好每一病证的诠释,扫除古今病证名称及词义变化造成的障碍,为当代有效继承利用古人经验扫除障碍。

[1]马汴梁.简明中医古病名辞典[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2]马汴梁.简明中医病名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3]王雨亭,罗普树,李志文.中医疾病证候辞典[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1988.

[4]韩成仁,黄启金,王德全.中医证病名大辞典[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

[5]邹积隆,丛林,杨振宁.简明中医病证辞典[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

[6]中医辞典编委会.简明中医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7]李经纬,邓铁涛,蔡景峰,等.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8]钟主编.中医辞海[M].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9]严世芸,李其忠.新编简明中医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1]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证候名称与分类代码[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12]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

[13]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

[14]欧阳锜.中医症证病三联诊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15]邓铁涛.中医证候规范:邓铁涛医学文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16]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学分会内科疾病名称规范研究组.中医内科疾病名称规范研究[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

[17]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8]余云岫.古代疾病名候疏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3.

[19]范行准.中国病史新义[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9.

[20]张纲.中医百病名源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21]汉·张仲景,杨鹏举,杨延巍等.伤寒论(卷上)[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36.

[22]唐·王焘.外台秘要[M].卷11.高文铸,校注.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200.

[23]王雨亭,罗普树,李志文.中医疾病证候辞典[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8:48,254.

[24]邹积隆,丛林,杨振宁.简明中医病证辞典[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758.

[25]韩成仁,黄启金,王德全.中医证病名大辞典[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4.

[26]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48.

[27]唐·孙思邈.千金翼方[M].鲁兆麟,彭建中等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9.

[28]邹积隆,丛林,杨振宁.简明中医病证辞典[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721.

[29]王雨亭,罗普树,李志文.中医疾病证候辞典[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8:156.

[30]唐·孙思邈.千金翼方[M].鲁兆麟,彭建中等,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6.

[31]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240.

[32]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17.

[33]马汴梁.简明中医病名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58.

[34]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99.

[35]宋·王怀隐,陈昭遇,等.太平圣惠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2439.

[36]南宋·齐仲甫.女科百问[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7.

[37]清·赵学敏.串雅内外编[M].何源,李佳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8,184.

猜你喜欢

辞典病证人民卫生出版社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研究进展
能甚深人智慧海——以《青藏辞典》“觉悟之旅”为中心的解读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亚鲁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