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进元认知干预技术?在科学技术层面改革教育

2014-12-01郝金伦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22期
关键词:科学技术教育改革

郝金伦

〔关键词〕元认知干预技术;科学技术;教育改革

我县于2014年上半年引进元认知干预技术,工作共分两个阶段。

一、引进新技术的难点在于学以致用做出实效

第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队伍组建和技术培训。即在全县34所中小学校全面普及元认知干预技术,各校根据实际情况选出2~3名骨干教师,全县共计90多人组成涿鹿心理教育技术团队,积极参与到元认知干预技术的各项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

2014年4月,元认知干预技术研发者、辽宁师范大学金洪源教授来本县授课,对全县中小学校长、心理健康教师进行了为期3天的元认知干预技术系统培训,教给教师解决学生学习障碍、开发学习潜能和个性培养技术化的方法。为了把此次培训做实做好,我们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第一,建立和完善全县的元认知干预技术深入学习和应用的教研体系,从90余名实验教师中挑选出4名爱学习、肯钻研的教师组成核心教研组,由他们带头实践,带头总结,带头交流,促进全县教师学以致用。

第二,搞清楚教师学了不用和学以致用的心理机制分别是什么。其区别在于高效心理学知识在学习者大脑中的牢固、清晰、稳定、精细表征和优势兴奋的程度。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使教师们把理论学好、练熟。

第三,涿鹿县教科局专门派出已经在本县参加过元认知干预技术培训的4名骨干教师,两次赴北京参加为期7天和10天的全国第76、第77届元认知干预技术培训班。他们酝酿了初步方案,邀请大连元认知干预技术专业技术研究所专业技术人员进驻涿鹿县,结合涿鹿高中高三学生升学考试复习问题,设计出学习潜能开发问题的解决方案,由进驻技术人员每次带一名本地心理健康教师对考生进行临床干预,实现一师、一徒、一考生的临床操作服务与培训一体化方案。这就形成了涿鹿县引进元认知干预技术深化教育改革二期工程方案。

二、引进新技术二期工程的实施操作过程与反思

我们请来了王韶华、李方圆两位老师,他们都是辽宁师范大学元认知干预技术方向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大连元认知干预技术研究所,做临床技术专职服务工作。他们于2014年5月应邀进驻涿鹿县。

本次专家驻县开展实验的根本目标是要在本县培养一支7人组成的、技术过硬的首批骨干教师队伍。本县7名教师分别以助手身份进入心理干预技术操作现场,参与专家对高三考生复习潜能开发的有效诊断、技术设计和临床实施技术干预的

过程。

三、元认知干预技术推动下的科学技术层面教育改革

没有学习元认知干预技术之前,我们很难发现我县教育的低效性和严重局限性。当县里有了一批真正学会元认知干预技术的骨干教师进入新工作状态以后,我们才意识到原有教育中的低效现象是何等严重。

引进元认知干预技术以后,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班主任工作、各学科教学、师生关系等方方面面都将进入一个崭新的状态。在这场科学技术层面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原来的某些难以解决的难题将会迎刃而解。

1.教育改革的方向是教师职业技能科学技术化

在教师的日常教育工作中,遇到最多的难题是有些学生在教师做了思想教育工作以后,学生向教师表示自己已经有了正确的态度和行动的决心,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此时此刻距离学生的态度、行为、性格的改变还很远。因为学生从知到行、到性格改变的飞跃,不仅时间是漫长的,而且结果有时还是难以确定的。

心理干预技术型教师则有能力看清学生不能完成从知到行、到性格的飞跃的潜意识心理结构:主要是因为其潜意识心理世界中正确的知识未能及时转化为程序性知识,从而不能转化成行为;此外,如果只有程序性知识,而缺乏积极情绪情感驱动,则行为运行的自觉性、积极性也将受限;即使知识、技能及情绪情感结构合理,由于知识的牢固性、稳定性和自动化运行水平不足,也不容易转化为性格;即使形成了积极性格,错误价值观念的侵入和干扰,也会导致已经形成的性格受影响。掌握元认知干预技术的教师不仅容易准确地诊断出问题所在,还能够设计出推动行动、形成行为、形成性格的高效技术化干预程序。

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性质、功能、地位发生改变

原来,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对那些心理上出现某种障碍的学生进行治疗。我县引进元认知干预技术二期工程的实践,使我们亲眼看到了涿鹿高中7名高三考生在高效地解决了学习障碍和个性方面的问题以后,他们的表现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仅仅是障碍症状的消失,而是还表现出一些优秀学生的个性品质,例如,自信、上进、努力、专注、自制等。这时候,回顾当年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中学在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大会上挂起的横幅“塑造高三优秀生工程”,就不再觉得费解了。原来,应用元认知干预技术做心理健康干预,就是把学生塑造成从学习、行为到性格全面优秀的教育。

心理健康是指没有妨碍心理效能发挥的困扰,能很好适应环境的良好心理状态。学生如果解决了潜意识心理结构中的那些阻碍上进的因素,他们都可能成为优秀的人;原来就优秀的学生,在元认知干预技术帮助他们进一步清除潜意识中的障碍因素以后,他们将更优秀。

这样一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功能和在学校中的地位发生了改变。通过实效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会使学生的德育效果变实。

3.个性教育技术化解决了当前的教育难题

自古以来就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说法,就是说个性是不容易改变的,一般的德育方法难以较快地改变心理结构中的潜意识心理成分。元认知干预技术的高效诊断和干预潜意识心理因素及结构的特殊功能,成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的杠杆解。元认知干预技术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在两个问题上发挥功效。

第一,观念干扰问题。在孩子青春期到来之前的个性发展过程中,一味地迎合和满足孩子的需要,会使孩子过早地形成要什么就满足什么的习惯性思维和相应的快乐情绪体验,却使他们失去了形成自我控制低级欲望的能力,克服不了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暂时困难,不能形成不怕挫折、不怕批评等积极性格。这样的儿童到了青春期(多为初中二年级前后),大脑中大多是满足需要的知识观念、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而战胜自己、克服不合理需要的性格品质不足。因此难以抵御来自各方面的诱惑。

第二,知识、思维、行为个性化的问题。元认知干预技术无论是在对抑郁症、神经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时,还是对各类学生进行个性教育时,都可以将有目的的关键知识输入给学生,通过临床暗示技术训练,使该知识转化为优势兴奋的思维和优先实现的行为;还可以通过暗示技术将这些关键的思维和行为稳定在个性的潜意识心理结构中,即转化为性格品质。

4.认清和回避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道路上的思想暗礁

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这已经是一种共识、一种努力中的实践。

低龄儿童的本能需要动力是强大的,当低级需要被激活以后,高级需要会变得微弱和无力。当两种需要并列出现的时候,高级需要几乎会被完全淹没。例如,某小学生长期羡慕某班干部同学帮助老师批改作业。某一天放学后在教室里写家庭作业时,老师答应他可以在写好自己的作业以后,去帮助老师批改其他同学的作业。这名学生高兴极了,又快又好地迅速写完了家庭作业,正准备去实现他盼望已久的梦想——去帮助老师批改其他同学作业的时候,一位前来接学生的阿姨告诉他说,他的爸爸下班时带了一台能玩电子游戏的快乐学习机回家。该学生听到后立刻背上书包往家跑,完全把他盼望已久的帮助老师批改作业的事和约定丢在了一边。

掌握了元认知干预技术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性形成的潜意识心理过程及其结构的规律,设计出使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变得更加有效的可行途径和方法。

此外,还有一个可行的技术化解决问题思路,就是培养学生们的元认知智慧技能,让学生自己诊断、调节和预防心理障碍。涿鹿县实验小学的魏老师刚刚完成的第一轮实验是:给小学五年级所有的小学生上元认知干预技术训练课,使学生自己学会诊断学习障碍、过敏性考试紧张、个性问题的方法,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教育科技局,张家口,075600)

编辑 / 黄才玲 终校 / 于 洪

猜你喜欢

科学技术教育改革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更名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
科学技术部令第19号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今天让科学做什么?
浅谈“EEPO有效教育方式”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