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撷取生活浪花?留下心灵轨迹

2014-12-01车海琪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22期
关键词:探索

车海琪

〔关键词〕心灵日记;心理成长;探索

《现代汉语词典》上说:心灵,指内心、精神、思想等,也可指心思灵敏。日记,指对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记录,有的兼记对这些事情的感受。心灵日记则是一个由心及理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用心感受,用心体会,走进彼此心灵深处的记录本。

我让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写心灵日记,以便和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但我们的心灵日记有别于平常所说的日记。

一、不走寻常路——心灵日记的格式

在小学,大部分语文教师都会让学生写日记。教师也能从中了解学生的一些心理动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教师的主要目的是让他们学会记录生活,学会一些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为了引导学生看到学习和生活中更多的积极面并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动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展的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笔者决定不走寻常路,尝试设计了日记的新格式,通过格式的修改引导学生在日记中以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为主,这就是心灵日记。心灵日记的格式分教师设计和创意设计两部分。

(一)教师设计

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能力,起初让学生写的心灵日记的格式是统一的,由笔者亲自设计。心灵日记的内容主要包括快乐存折、心灵感言、每日一语、心情指数、朋友留言五个版块。

“快乐存折”版块主要是鼓励学生把一天中最美好的事情记录下来,让学生每天都给自己呈现正面的、积极的东西。如有学生写到:“1.我今天得到了数学老师的表扬,开心极了;2.昨天我跟好朋友吵架了,但今天我们和好了。”

“心灵感言”版块则是让学生记录一天当中自己觉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并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如:“中午,我和同桌一起做书签。我们先挑选好一张红色的卡纸……这样一个简单的书签就做成了。看着自己亲手做好的书签,我和同桌相视一笑。我心里想:我终于能做好一张漂亮的书签了,以后再也不会有同学说我的小手是笨拙的了。我心里真是有说不出的高兴。”

“每日一语”是让学生摘录一些能够传递正能量的名人名言,当然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创编的。如学生摘录:“1.快乐应该是美德的伴侣。——巴尔德斯 2.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就是他同别人的友谊。——林肯”。如学生创编:“1.相信自己,我就是最棒的。——车杨政 2.时间是无价之宝,我们要永远珍惜这个无价之宝。——赵静涵”。

“心情指数”主要是方便学生评价自己一天的心情。最高等级为五颗星。如果有学生在这一栏中没有星或者只有一两颗星,我就会在第二天对他格外关注,或者找他谈心,了解他心情不好的原因,帮他找寻解决的办法。

“朋友留言”一栏主要用于我和他们沟通,比如我可以在上面留言:“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恭喜你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也谢谢你能跟我一起分享。”

(二)创意设计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行为等,我们要允许他们有不同的发展。为此,从四年级开始,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保持写心灵日记的热情,我鼓励学生对心灵日记的格式进行创意设计并评比,择优选取部分有创意的格式让学生进行挑选。

二、非一般的感觉——心灵日记的处理

心灵日记作为师生沟通的桥梁,教师及时批阅并采取针对性的辅导措施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通过撰写心灵日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试想,学生每天兴致勃勃地写心灵日记,而教师却对此置之不理、漠不关心,久而久之学生肯定会兴致大减。因此,笔者对于学生在心灵日记中袒露的想法,总是认真阅读、细致批改,快乐着学生的快乐,幸福着学生的幸福,悲伤着学生的悲伤……那真是“非一般的感觉”。笔者经常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利用批语、谈话、晨会、班队活动等方式与学生谈心,针对不同的问题寻求不同的解决办法。

(一)秘密交流

秘密交流,就是指日记中反映出来的一些不适合或不必要在公开场合交流辅导的心理问题(如个人隐私等),可以直接在心理日记中留言或者私下谈话沟通。

案例1:自我认识的处理

辰在心灵日记中这样写到:“今天,我在考试的时候做了一件傻事。第三大题的古诗填空我不会做,就偷偷在抽屉里翻《语文知识大全》,结果我找到了答案……下午试卷发下来,我考了96分,我当时很开心。可是我现在越看这分数越觉得难为情。我作为一名班长,怎么可以作弊呢?如果被大家知道了,我以后怎么评三好学生呢?我好后悔啊!……”

我的留言回复:“我很庆幸你能跟我坦白这件事。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你今天已经能看到自己的错误,我相信你以后再也不会做这种傻事了,你说是吗?当然,你也必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请你在试卷上改为你应得的分数。”

第二天的日记中,他这样写到:“老师,谢谢您的原谅,我一定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我一定会凭自己的实力来证明我是优秀的。”

案例2:异性交往的处理

涛在心灵日记中这样写到:“这几天我总是忍不住朝我身后的陈某某看去,如果下课时她不在座位上,我会觉得很不自在,而且特别想找到她的身影……我想我是喜欢她

了吧。”

看到这样一则心理日记,我觉得有必要找他聊一聊。

涛:“老师,我习惯了在心灵日记中跟您说心里话,我相信您。您说我是不是他们说的早恋了?”

我:“不,你对陈的好感没什么不对,陈又优秀又漂亮,我也很喜欢她。再说了,你现在已经是六年级学生了,进入青春期了,对异性产生懵懵懂懂的好感和好奇是非常正常的,这是你进入青春期的表现。”

涛:“真的吗?那我总是想看到她怎么办?”

我:“那我让你猜个问题。有一个外国的小学高年级学生,一天放学回家后对他的妈妈说,他要娶班上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为妻。你猜他妈妈是怎么回答的?”

涛:“他妈妈肯定说,不行,你还小,你给我好好读书。”

我:“妈妈先是问孩子,那个女生同意吗?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说‘那好啊,太好了。接下来,妈妈为小男孩提出了需要准备的东西,房子、钻戒、礼服、教堂、牧师等等,并告诉他这些东西需要他自己来筹措。小男孩很着急,问妈妈该怎么办,妈妈告诉他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现在应该做的事。”

涛:“老师,我……”

我:“我相信你一定能慢慢体会的。”

过了几天,涛写了一则心灵日记,上面有这样一段话:“我终于明白了那位妈妈为什么要那么做,我现在豁然开朗。谢谢您!”

(二)公开交流

1.晨会交流

晨会交流一般分两部分。首先是让学生交流心灵日记中所摘录的名人名言和快乐存折等内容,目的是让他们在交流中分享快乐、感受快乐、传递快乐、储存快乐。

其次是我通过交流自己的心灵日记,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众所周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可能会对老师产生防备心理,不愿真诚地敞开心扉,不愿在心灵日记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我自己也写心灵日记。在心灵日记里,我纵观班级里近期发生的事情以及学生的表现,极力赞赏学生表现好的方面,让学生体会一种成就感;同时也会以一种委婉的方式指出学生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交流时,我的身份是朋友,因为同样的话,由“朋友”的嘴里说出来,他们会觉得容易接受、乐于

接受。

案例3:开学第一天

本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我和学生们分享的内容是:“家长们带着孩子早早来到了学校,看来大家和我一样都期待这个开学日子的到来。经过了一个寒假,我发现同学们都发生了很多变化:小朱朱长高了,龙龙减肥略有成功了,阿春更文气了,小赵好像变黑了……看到你们的变化,我心里非常开心,我觉得你们都长大了,都是懂事的好学生了。”

案例4:学生迟到现象的处理

某天,我看到很多学生早上迟到,在第二天的日记分享中我写到:“今天是周二,才上了一天的班,但我早上还是起不来,好想睡懒觉,可是没办法啊,跟学生们约好了7点30分之前到校的。睁开蒙眬的睡眼,匆忙洗漱,满心欢喜地走进教室,期待着与学生一起进行早读。但是教室里只到了近半数的人,心里不免有点失望。但我还是能理解学生的,毕竟连我都没适应新学期的到来,更何况学生呢。我相信我明天到校时,肯定有更多的人在教室了,我更相信,过两三天,全班学生都能按约定时间到校了。你们说是吗?”

2.班队交流

班队交流是指在班队课上的主题心灵日记分享,是利用一定的心理技巧,针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团体的分享与帮助。具体流程是先呈现案例(学生心灵日记中的一个片段,事先征得该生的同意),然后让大家都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必要的时候老师进行引导。这是一个同伴互助、自助的过程。

案例5:调节不良情绪

(1)呈现案例

“我昨天晚上写好的作文不见了。今天我翻箱倒柜地找遍了也找不到,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啊?真是烦死人了。”

(2)学生交流

生A:“这种事我也碰到过,只能自认倒霉,你也不必太烦!”

生B:“这都怪你自己不好好保管本子,丢了能怪谁啊,自食其果!”

……

(3)教师辅导

我说:“前几天,我在移动U盘上修改我的一篇论文,可谁知,到中午时发现我上午写的论文居然变成了一片空白。此时,我的脑中也一片空白。请了几个电脑高手帮忙都无济于事,我除了郁闷只有后悔了。但是,我很快调整了心态,我想:还好,我丢的只是一篇文章,如果U盘上所有的内容都不见了,那岂不是更惨?不就是把脑海中的文字重现一遍嘛,充其量重写罢了。于是我又快马加鞭地在电脑上写起来。”

学生们听到我这样说,都说:“老师也会做这样的事情啊,哈哈,我们跟你比,可就幸运多了。”

这堂课我运用了同理、自我开放等技术,引导学生换个角度看问题,让学生能够心平气和地看待丢失作文本这件事,缓解之前的焦虑、苦恼等诸多不良情绪,让他的生活重新充满阳光。当然,也要引导学生尽量避免这种丢三落四状况的

出现。

三、一切皆有可能——心灵日记的作用

心灵日记能释放心情、调控情绪、沟通交流……它的作用不可估量。只要学生能在心灵日记中吐露心声,呈现出最真实的一面,我们就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心灵日记的作用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释放正能量

从四年级开始,笔者鼓励学生对心灵日记的格式进行创新设计并开展评比,学生各显其能、积极参与。但万变不离其宗,学生心灵日记的内容总会涉及积极心理方面的设计,比如快乐存折、今日成就、幸福指数等等,笔者把这些内容称之为“正能量”。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它。正因为如此,让学生每天坚持写心灵日记,记录学习中的些许进步,积累生活中的点滴快乐,留下生命中的美好记忆,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极为有利。

(二)升级“待正能量”

当然,在日记中也会有学生倾吐烦恼,更有征求我对某件事的看法的。

比如小朱在日记中写到:“爸爸妈妈认为我已经临近毕业考,不同意我花三天时间参加市里的象棋比赛。我很苦恼。老师,你能帮我跟父母沟通一下吗?”又如小丁写到:“我以前总是很大方地借东西给同桌,可是今天同桌要求抄写我的数学作业,我没同意,他就责怪我了,我心里很难过。”显而易见,他们在生活中出现了一些困惑,也让我看到了他们目前的心理状况。我把这些称之为“待正能量”,即学生等待着在老师的帮助下,把这些心理困惑一一消除,然后升级到正能量。

四、让我们做得更好——心灵日记的期待

几年的实践和探索,让我品尝到了与学生一起成长的酸甜苦辣,让我体验到了做一名心理教师的乐趣。正如学生所言:“心灵日记是一位‘保姆,总对我们嘘寒问暖;心灵日记是一位‘侦探,总是火眼金睛;心灵日记是一位‘妈妈,总是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我们的心永远连在一起,我们爱你——心灵日记!”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实验学校,湖州,313200)

编辑 / 黄才玲 终校 / 于 洪

猜你喜欢

探索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输变电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探索研究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