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深刻反思

2014-11-29彭真怀

民主与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改革开放战略

■彭真怀

单纯的社会治理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应该是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相辅相成的一个社会建设,是同步推进的关系,反映出彼此的关联性。

现在我们旗帜鲜明地提出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那么,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的这条路是什么路,我们需要一个界定。执政党一直有一个传统,每隔三十年左右就进行一次反思,写一份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环境恶化问题、资源枯竭问题、产能过剩问题,就业压力问题、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是困扰我国下一步发展的根本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六十多年来的累积,也是三十多年来的累积。因此我认为,我们今天谈社会治理,首先应该对改革开放的三十五年进行一次彻底反思,哪些是对的,对的就坚持,哪些是不对的,不对的赶快改。如果没有一个彻底的反思,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那么就不知道正路在哪里。今天谈两个重点问题,一是粮食安全,二是战略再平衡。

粮食安全关乎国家未来命运

举农村工作的例子,从2004年以来,每年一个“一号文件”,每年一个主题,今年是新农村建设,明年是城乡统筹,后年是水利建设,大后年是农村科技等等。农村干部说,还没熟悉头年的主题呢,第二年又换了。每年文件的篇幅最少七千多字,最多一万四千多字,这哪里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文件?文件发布的时间在每年的1月29号、30号、31号,由新华社授权发布,而这个时间往往是农村过春节的时候。过了正月十五,三月初开全国“两会”,会后就要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布置工作。这是一个例子。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一共有十六个“一号文件”。这些文件都告诉农民,种地可以获得收入,可八百个产粮大县全部是财政穷县怎么解释?我们今天发现,最根本的挑战是粮食安全问题。仓禀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饭都没有吃的了,还能走多久?

战略再平衡考验改革走向

中共十八大以后,大家都很关心下一步会是什么样的总体战略。我认为用三个字就可以概括,就是再平衡。这是一个褒义词,从不平衡走向再平衡。十八大报告是我们思考所有问题的源头,总结过去五年乃至过去十年的成绩以后,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这句话证明这个问题不是新问题,是多少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概括地说,有十个大的战略再平衡决定改革全局。

一是改革本身再平衡。其中最突出的,是对国有企业必须进行改革,国有企业垄断导致民营企业失去了动力。民营企业解决85%以上的就业岗位,89%以上的产品和服务,65%以上的税收。但由于国有企业垄断资源和市场,民营企业没有发展的空间。要解决就业压力,这是一个关联性特别密切的事情。当然还包括教育科技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

二是发展再平衡,一个国家靠什么拉动增长,到今天我们并没有摸出规律。消费拉动增长,但是提了多少年要扩大内需,可是占人口70%以上的农民口袋里没有钱,仅有的一点钱都用来防范可能因病致贫,用来让孩子上学,还怎么去消费,所以这个国家真正的消费没有启动。

三是产业再平衡,一个大国,把农业比重过度压低份额,是不能走远的。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个产业的结构当中,农业是战略性的基础产业。

其他的再平衡战略,由于时间关系,点个题。四是地区再平衡,五是城乡再平衡(这是要害和核心,通过新型城镇化引领统筹),六是生态再平衡,七是社会再平衡,八是文化再平衡(重新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收拾温暖已经离散的人心),九是治权再平衡(包括港澳台地区的“一国两制”,民族地区的区域自治),十是外交再平衡(认清二战结束以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赢得对中华民族有利的国际空间)。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改革开放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构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法治保障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梦想之城》3月8日上映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