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创新中的信息服务

2014-11-28张鹏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参考咨询中医药文化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中医药信息学;参考咨询;网络信息处理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问题,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回归自然”的浪潮。中医药社会需求不断扩大,发展势头良好,医学院校图书馆应抓住这一契机,为中国医药科技创新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8-0095-02

中国传统的中医药再次受到重视,传统诊疗方法如“扶正气,调平衡”,秉承“上工治未病”等健康理念,可有效应对亚健康带来的困扰。中医药提倡天人合一,指导人们追求天、人统一的思想,在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中有着独特作用,中医药的社会需求不断扩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策略和机制提高到政策层面,中医药的发展势头良好,在我国医药行业中的比重稳中有升,必将迎来大发展。医学院校图书馆应为中国医药科技创新提供信息服务。

1高校图书馆是提供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

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分类、传递中医药相关信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 “中医药信息是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基础信息,大力推进中医药信息化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图书馆中医药的信息化是指将传统中药的特色优势与最新的现代化科学技术密切结合,这样中医药信息学与图书馆学就出现了交叉。近年来,在系统生物学与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网络药理学 (network pharmacology),“通过网络分析,揭示多分子药物协同作用于人体的奥秘”。其中 “疾病是由多个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动态变化的基因、蛋白引起的基本生理和病理现象 ”,与中医药的综合整体观及其复方的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协同作用的原则一致,可指导新药研发,对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及国际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信息时代的图书馆,不再只是存放书本的场所,而是所有新旧媒体共存、互利的场所。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就要对中医药资源进行加工整理。

2对残缺不全的中医药古籍校对、注释、装订,影印成书

2.1古籍影印与校注

如今的古籍医书通常指清代乾隆以前的书籍,目前存世量有限,并由于人为或自然损坏的原因,将会日渐减少。医学院校图书馆的中医药经典著作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既是古代的文明成果,又是现今人们仍需学习利用的科学知识。开展此项整理工作,可有效地抢救和保护中医药文化遗产。

2.2类书、丛书汇编

类书与丛书是我国古代两种重要的图书编纂形式,在古代文化的传播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其编撰体例也被长期沿用,对现代图书的编纂体例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类书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工具书,是采掘群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随类相从而加以编排,以利寻检、引用的一种古典文献工具书,奠定了中国现代百科全书的基础。由于类书中保存了许多佚文的内容,可以依据类书辑录已经失传的书籍或校勘古籍(参见后“古籍辑佚”)。

丛书是根据一定目的和使用对象,选择若干种书编为一套,在一个总名称下刊印,有综合性的,也有专科性或专题性的。丛书所保存的往往是古籍中的善本、珍本、孤本,较之类书,更有生命力、更为后人重视,对现代图书编纂的影响很大。

整理以前零散的类书和丛书时,先按时间纵线梳通,再以中图分类法按各级类目来横切整理。这将为文献保存、知识传播和学术研究做出贡献。

2.3编制索引

其方法是首先一部一部地进行,然后再分门别类地综合起来编制。编制索引将为阅读古书带来极大便利。信息资源的数量激增,使得数字资源对印刷型文献的冲击越来越大。编辑整理这些中医药经典名著和历代的中医药各家学说、医案,编制文献索引、综述、简报等二、三次文献,可实现中医药信息的完整系统性,科学实用性和充分发展性。

2.4古籍辑佚

辑佚就是从现存文献中辑录已经散佚的文献,以求完全或部分恢复散佚文献原貌的古籍整理工作,是古籍整理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整理古籍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原书尚存,但有短缺,通过搜集、考校,从其他记载中辑录补充;二是原书已佚,而在他书中尚有全书或片段保存,可补充恢复,使已佚古书全部或部分复原。辑佚是古籍整理工作中十分艰辛而又颇具学术意义的事情,开展辑佚工作需要根据目录著作了解古书的存佚残缺,通过版本和校勘来审订所辑字句。因此,辑佚工作需要运用目录学、辨伪学、版本学和校勘学多方面的知识,用以辑佚的资源很多,主要有类书、总集、方志等古代文献。

3提供专题服务

3.1帮助临床制定决策

对比较特殊的临床问题,应及时通过网络获取国内外中医药卫生领域最新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重要的是隐性知识需求与提供之间的准确匹配,科学整理、评价和分析,进而提供最佳依据,为专家做好信息支撑。

3.2提高信息服务的时效性

现代图书馆将实体空间的特质和虚拟空间的结构结合起来,形成互利关系,彼此成为镜像,而不是分离。根据科研人员的需求, 捕捉尖端的信息,帮助他们发现和提供更多的专业资源和导航信息,为他们的研究和工作提供针对性、高层次的学科参考咨询服务。

3.3辅助中药新药研发

图书馆信息技术服务部门提供中医药信息检索、信息标准构建等情报,利用中医药信息理论,基于网络监测的快速反应,推动信息研究支撑中医药临床决策,建立新药研发信息工作组。

3.4提供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信息

张鹏:中医药创新中的信息服务*张鹏:中医药创新中的信息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Emergency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重大失误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及时准确的信息提供可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非典型性肺炎( SARS)之后,国务院立即提出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将信息服务导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决策与救治中。中医药信息机构通过定期简报、专题数据库等平台,利用长期积累的文献资料,及时提供信息服务,帮助临床医护人员快速查找相关资料,及时开展临床救治,推动新药研发。endprint

4参考咨询服务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工作的发展方向

4.1起源

1876 年美国公共图书馆馆长塞缪尔· 格林最早倡议图书馆开展参考咨询服务,时称“帮助读者”。1883 年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在世界上最先设置了专职参考咨询馆员、 参考阅览室, 这是“参考咨询服务”的开始,与读者面对面的咨询交流就一直是图书馆的主导工作模式。

4.2发展

1984 年,美国马里兰大学图书馆首先利用 E-mail 开展参考咨询服,参考咨询服务的空间和时间都有所拓展。 20世纪 90 年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联机检索应运而生,信息传递可以在任何有连接网络的计算机上进行。美国图书馆教授威廉·卡茨在《参考工作导论》一书中简明地阐释了参考的基本含义“回答各种问题”。

4.2.1帮助用户查找信息, 提供中医药信息,推介学科资源,解答一般性的中医药知识。提供中医预防保健 “治未病”的信息,方便用户自我保健,完善基层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长期以来,有许多老中医和医药研究人员文献检索基础较差,又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及时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为方便他们查阅资料,图书馆员要充分搜集或代查有关信息,分析加工后提供新的诊断方法、新的治疗技术等具体、最优的方案,提出预测结果。

4.2.2教育用户利用图书馆,加强信息素养培训。编撰中医药信息教材,培训中医药信息技术人员,帮助用户学会查找和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技能,使其具有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减轻图书馆员的压力。培养“图情教授”、“学科馆员”,图情教授熟悉研究工作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将本学科对图书馆的各种信息需求实时反馈给图书馆, 协助举办相关学科的培训和讲座。对研究范围内的资源进行主动推荐和定点、跟踪服务,及时提供图书馆最新服务、最新资源,双向互通。

4.2.3指导并帮用户选择和利用网上资源。以学科为单位提供更多更强的专业性数字资源。如:学科简介、发展动态、精品课程等特色服务信息。直接把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制作成课件,发布于图书馆的网页上,实现人机结合的数据共享。

电子资源已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保证现有中文资源的基础上,加大电子资源的购置力度。针对目前采购电子资源费用高的特点,应仿照 CALLS “集团采购”的模式与经验,开展电子资源联合采购。由若干图书馆组成集团,共同与电子资源供应商达成协议,由供应商与各成员馆分别签订互惠互利的购买合同,图书馆可获取最优价电子资源,开展更加个性化、多样化、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及时将最准确、最有价值的高质量信息资源提供给用户,有效提升图书馆服务的方式、方法,为图书馆带来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陈进.大学图书馆学科化创新服务体系构建[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8(3):1-4.

[2]刘志华等.网络药理学: 中医药现代化的新机遇 [J].药学学报 2012 (6): 696-703.

[3]赵伶俐,潘莉.发展交叉学科:21世纪高等学校创新的主题和难题[J].现代大学教育,2003(4):39-41.

[4]胡万德.基于web2.0 的图书馆学科服务系统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9(1):109-110.

(编校:马怀云)endprint

猜你喜欢

参考咨询中医药文化
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模式研究
医学类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认知的调查研究
现代化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的组织管理
“两微一端”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研究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思考
互联网视角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网站的建设与思考
互联网时代中医药文化传播新思路
依托文献 整合信息
医院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