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DEMATEL方法的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2014-11-25郝祖涛郭毓东李娇宇

中国煤炭 2014年2期
关键词:煤炭资源煤炭行业总量

郝祖涛 严 良 熊 伟,2 郭毓东,3 李娇宇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省武汉市,430074;2.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省武汉市,430068;3.湖南工业大学,湖南省株洲市,412008)

基于DEMATEL方法的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郝祖涛1严 良1熊 伟1,2郭毓东1,3李娇宇1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省武汉市,430074;2.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省武汉市,430068;3.湖南工业大学,湖南省株洲市,412008)

对我国2002-2011年煤炭供需现状进行分析,采用DEMATEL方法对影响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关专家进行的问卷调查,确定各因素之间的直接影响关系,并根据计算出的综合影响矩阵进一步推断出国家产业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和煤炭资源条件是影响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的结论为相关部门提供一些意见和政策建议。

中国煤炭行业 发展 影响因素 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

对于整个煤炭生产部门来说,了解当前我国煤炭供需现状、把握影响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有利于相关部门做出正确决策,从而实现潜在煤炭资源的高效、洁净开发、资源利用最大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基于此,本文在对我国2002-2011年煤炭供需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山西省煤炭生产企业访谈和调研的结果作为建模数据的支撑,利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DEMATEL)对影响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 我国煤炭供需现状分析

1.1 生产总量分析

原煤生产总量逐年大幅度提高,并且占全年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一直维持在70%以上。经对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能源生产总量及构成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2002-2011年,我国原煤生产总量从110732.16万t逐年增加到247393.886万t,年均增幅达9.34%,而同期能源生产总量折算成标准煤从150656万t增加到317987万t,年均增幅为8.65%,原煤生产总量增幅高于同期能源生产总量增幅。

另一方面,原煤占全年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一直维持在70%以上,其生产总量占全年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从2002年的73.5%增加到2011年的77.8%,年均增幅为0.63%,低于除石油以外的主要能源。

2002-2011年,我国其他几种主要能源中,石油的生产总量占全年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一直保持下降趋势,从2002年的15.8%降低到2011年的9.1%。与此同时,天然气的生产总量占全年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从2002年的2.9%增加到2011年的4.3%,年均增幅为4.47%;水电、核电、风电生产总量占全年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从2002年的7.8%增加到2011年的8.8%,年均增幅为1.35%。虽然原煤所占全年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远远高于这两大类能源各自所占的比重,但其所占比重的年均增幅却远低于这两大类能源所占比重的年均增幅。

1.2 消费总量分析

原煤消费总量逐年增加,但其所占全年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一直在70%左右震荡,其中,2005-2009年的消费比重略高于70%,其余5年的消费比重均低于70%。

2002-2011年,我国石油的消费比重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02年的22.3%一直下降到2011年的18.6%;而天然气以及水电、核电、风电的消费比重均出现增长态势,其中,天燃气的消费比重增长较快,年均增长幅度为8.5%,远高于水电、核电、风电的消费比重幅度1.02%。

1.3 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比较

2002-2011年,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并没有改变,无论是生产总量还是消费总量均保持快速增长,煤炭供需总量基本保持平衡,多数年份生产总量略高于消费总量;而原煤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则始终高于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2002-2011年原煤生产、消费总量变化见图。

图1 中国2002-2011年原煤生产、消费总量变化图

1.4 进出口总量分析

2002-2011年,我国煤炭进出口总量变化显著。进口量快速增长,出口量逐步萎缩。

在2002-2006年间,我国煤炭以出口为主,进口量始终远低于出口量,但在随后的两年里,煤炭出口量与进口量已经接近持平,而从2009年开始,我国煤炭年进口量则超过1000万t,我国第一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到2010-2011年这种趋势更是日趋明显。2002-2011年煤炭进出口变化情况见图2。

图2 中国2002-2011年煤炭进出口变化图

从以上煤炭供需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煤炭供需总量基本保持平衡,但是,由于煤炭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格局的省际分布不均,煤炭生产地和消费地空间分布不平衡,导致我国北煤南运、西煤东运是难以改变的客观现实,而西部地区一些煤炭基地的铁路运力难以满足煤炭运输需求;因此,廉价、高质的进口煤炭成为我国沿海缺煤省份的最优选择。为了提高我国的煤炭战略储备,国家实施了一系列限制出口以及鼓励进口的煤炭政策,从而导致我国煤炭出口总量不断萎缩、进口总量不断攀升。

不可否认,我国煤炭进口不断增加,不仅可以增加用煤企业利润,而且还可以节约国内煤炭资源,减轻国内煤矿安全生产压力和煤矿开采污染,这对于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适合中国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也应该看到,煤炭是国计民生不可或缺的能源,煤炭产业对外依存度过高,完全依赖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则有可能束缚、削弱国家的能源安全,甚至会严重影响国家的整体外交战略。因此,在限制煤炭出口、鼓励进口的基础上,不能忽视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尤其需要对我国的煤炭行业实现高效、安全、洁净开发和利用,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前提。而对我国煤炭行业影响因素的研究,将有助于厘清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煤炭行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很多因素难以直接进行量化,并且因素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也很难找到各种因素之间明确的对应关系,是一个大规模的复杂系统。国内许多学者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广泛研究,潘伟尔认为,煤炭行业是一种特殊行业,其发展除了受控于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有关的政策法规等主观因素外,还受控于其他行业没有的煤炭资源条件(由资源禀赋、地质条件、地理位置所决定的综合开发条件)等非体制、非人为的客观因素。吴智君和张伟均认为,目前我国煤炭行业发展亟待技术提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周海鸥则主要分析了地理位置对煤炭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的影响,指出当前我国部分产煤区基础设施落后、煤炭运力不足、运输成本过高是制约产煤区煤炭销售和产业发展的瓶颈;能源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经济的发展往往与能源需求上升呈正相关关系。林伯强认为,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煤炭需求,从而影响煤炭行业的发展。张国兴更倾向于从制度建设层面重点分析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缺陷,认为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制度的有效实施机制缺失,不仅会严重损害煤炭行业的形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危及社会的稳定。于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新能源替代对煤炭行业的影响,并且进一步指出实施能源结构多样化战略,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将会是我国今后发展的目标。张星则强调环保、节能是煤炭行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人们不断增长的对优质洁净煤炭产品的需求,以及对改善生态环境的愿望,迫切需要解决煤炭绿色开采与洁净利用科学问题,环保瓶颈已成为制约煤炭行业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此外,部分学者还认为从业者素质、国际市场环境也是影响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综观已有研究,大多局限于定性分析,有关影响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各因素之间逻辑关系的研究较少。各影响因素(系统要素)之间不仅具有固定的空间关系,而且还应当具有固定的数量关系,各因素之间影响程度的确定,使得系统要素结构关系更加具体、直观。因此,加强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影响因素的DEMATEL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3 影响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关键因素的DEMATEL方法识别

3.1 数据来源

山西省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区域,煤炭资源查明储量约占全国的1/4,境内煤矿企业众多。因此,本研究选择以煤炭工业兴市的山西省大同市的4家煤矿企业的10位高层领导作为调研和访谈的对象。影响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程度的赋值,以这10位高层领导的评分为依据。

表1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直接影响矩阵

3.2 基于DEMATEL方法的计算

(1)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确定。为了科学选择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在综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借鉴文献研究,进一步通过对山西省大同市煤矿企业的广泛调研,并且咨询相关专家的意见进行归纳和总结,确立了国家产业政策、煤炭资源条件、运输成本、行业技术水平、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煤矿安全生产、新能源替代、环保瓶颈、从业者素质、国际市场环境11项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并将各因素分别记为F1,F2,…,F11。

(2)确定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0~5标度(其中0表示对应因素间没有影响关系,1表示影响力很弱,2表示影响力较弱,3表示影响力中等,4表示影响力较强,5表示影响力很强)通过对山西省大同市煤矿企业进行问卷调查,选取4家煤矿企业的10位高层领导共同组成专家群体,由每个专家根据各自的知识与经验分别判定11项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度,每一项的最终赋值取10位专家评分的平均值,从而获得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直接影响矩阵X=(aij)m×n,结果见表1所示。

其中因素aij(i=1,2,…,m;j=1,2,…,n)表示因素Fi对Fj的直接影响度,一般情况下aij≠aji,当i=j时,aij=0。

(3)计算综合影响矩阵。对直接影响矩阵X进行规范化处理,得到规范化直接影响矩阵G(G=(gij)m×n):

式中——行和的最大值,显然0≤gij≤1,并且

综合影响矩阵T(T=(tij)m×n)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E——n阶单位矩阵。

则综合影响矩阵如表2。

表2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综合影响矩阵

(4)各影响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计算。对综合影响矩阵T中元素按行相加得到相应因素的影响度fi,按列相加得到相应因素的被影响度ei,因此。而各影响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分别为Mi=fi+ei,Ni=fi-ei(i=1,2,…,m)。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见表3。3.3 基于计算结果的分析讨论

3.3.1 各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计算结果显示,F1、F2、F3、F5、F6和F10属于原因因素。国家产业政策(F1)和煤炭资源条件(F2)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三的影响度,但其被影响度在项因素中相对较低,这说明国家产业政策和煤炭资源条件能强烈地影响其他因素,但自身却很难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强烈的主动性。与之相反的是,经济发展水平(F6)的影响度和被影响度均比较大,说明该因素不但能强烈地影响其他因素,同时又被其他因素强烈影响,与其他因素的关系比较紧密。而运输成本(F3)、基础设施(F5)和从业者素质(F10)这3项因素在11项因素中影响度和被影响度均比较低,说明这3项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关系相对疏远。

F4、F7、F8、F9和F11属于结果因素。其中,行业技术水平(F4)和新能源替代(F8)的被影响度比较大,说明这2项因素表现出强烈的被动性,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煤矿安全生产(F)、环保瓶颈(F)和国际市场环境(F)这3项因素的被影响度差别不是很大,而且这3项因素的影响度也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说明这3项因素与其他因素的联系相对较弱。

表3 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

3.3.2 关键影响因素的识别

从影响度来看,国家产业政策(F1)在11项因素中具有最大的影响度(1.5785),是影响其他10个因素最大的因素,因此可以认为是关键因素;从中心度来看,经济发展水平(F6)具有最高的中心度(2.4438),其影响度和被影响度分别为1.3355和1.1084,在11个因素中分别位居第二位和第一位,与系统中的其他因素关系密切,在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最大,显然是关键因素之一;而从原因度来看,紧随国家产业政策(F1,原因度为1.0735)之后,煤炭资源条件(F2)具有第二位的原因度(0.7120),虽然煤炭资源条件(F2)的被影响度不高,但是其影响度为0.9151,在11项因素中位居第三位,说明其对其他10个因素的影响程度较高,而被影响程度并不高,因此,可以认为煤炭资源条件(F2)是关键因素之一。

而对于其他的8项因素,经过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在系统中的作用相对较小,因此,可以认为国家产业政策(F1)、煤炭资源条件(F2)和经济发展水平(F6)是影响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4 结论

(1)2002-2011年,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保持同步增长,基本实现供需平衡,但受制于煤炭生产地和消费地空间分布不平衡以及限制出口、鼓励进口的煤炭政策,我国煤炭出口总量不断萎缩、进口总量不断攀升。

(2)影响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因素比较多,且各项因素对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影响程度、方式、机理存在显著差异,这11项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在整个系统中,国家产业政策、煤炭资源条件、运输成本、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和从业者素质等6个因素为原因因素,在系统中主动影响其他因素;而行业技术水平、煤矿安全生产、新能源替代、环保瓶颈和国际市场环境等5个因素为结果因素,在系统中更多地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3)在11个影响因素中,国家产业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煤炭资源条件是影响我国煤炭行业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

5 政策建议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判断需要考虑众多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政府部门在管理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各项因素的影响程度、方式、机理的差异性特征,有的放矢制定多样化、合理的对策,促进我国煤炭行业健康发展,缓解当前煤炭供需矛盾。

政府部门应对国家产业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煤炭资源条件这3项影响我国煤炭行业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给予重点关注。一是致力于优化适合于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实行优惠的市场准入政策,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煤炭行业;推行积极的资金扶持和金融政策,为煤炭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制定更加宽松和优惠的人才政策,吸引高端、高层次技术人才投身煤炭行业。二是经济快速发展是煤炭行业得以繁荣的主要动力,应努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规模生产和集约经营。三是发挥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优势,加大煤炭地质勘查投入,多找矿、找大矿,找好矿、改善我国现有煤炭资源开采条件。

[1] 裴西平.中国无烟煤生产、消费及进出口分析[J].中国煤炭,2009(6)

[2] 郭云涛.中国煤炭中长期供需分析与预测[J].中国煤炭,2004(10)

[3] 冯立群.中国煤炭进口来源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2

[4] 李彤.中国煤炭产业对外依存度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5] 潘伟尔.对中国煤炭行业企业盈利与亏损的思考[J].管理世界,1996(2)

[6] 吴智君.煤炭行业引进先进技术任重道远[J].现代职业安全,2008(4)

[7] 张伟,吕钢.浅议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形势及前景[J].科技资讯,2011(4)

[8] 吴洪涛.我国煤炭产业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J].中国煤炭,2008(11)

[9] 林伯强,魏巍贤,李丕东.中国长期煤炭需求:影响与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2007(2)

[10] 胡予红,周心权,刘毅.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我[J].,2009(4)

[11] 于渤.中国煤炭替代的经济分析[J].中国能源,2000(3)

[12] 陈甲斌.我国煤炭工业改革与发展目标明确[J].能源与环境,2004(2)

[13] 武承厚.影响2010年及未来中国煤炭市场的关键因素[J].中国煤炭,2010(5)

Analysis of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coal industry in China based on DEMATEL method

Hao Zutao1,Yan Liang1,Xiong Wei1,2,Guo Yudong1,3,Li Jiaoyu1
(1.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Wuhan,Hubei 430074,China;2.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Hubei 430068,China;3.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Hunan 412008,China)

In this paper,supply and demand status of coal in China from 2002to 2011is firstly analyzed,and then DEMATEL method is applied to analyze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coal industry in China and questionnaires are distributed to related experts to determine direct relation among these factors.After calculat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factors,it is found that national industrial policy,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al resource conditions are the key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coal industry in China.Finally,some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to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derived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se influencing factors.

coal industry in China,development,influencing factors,DEMATEL

TD-9

A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矿产资源战略研究”(12JZD034)

郝祖涛(1979-),男,湖北京山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资源管理与创新扩散的研究。

(责任编辑 张大鹏)

猜你喜欢

煤炭资源煤炭行业总量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与10省签约粮食总量2230万吨
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减少517万人
全国煤炭行业迎新年摄影作品选
为何化肥淡储总量再度增加
总量控制原则下排污权有效配置的实施
魏贤勇:煤炭资源高效利用的科学发展观
环境保护视域下的煤炭资源绿色开采
煤炭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2017煤炭行业又将何去何从?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全省煤炭行业专项调度会召开号召促进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