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备课的实践

2014-11-24赖丽芹

师道·教研 2014年9期
关键词:教案课件教材

赖丽芹

有效,是课堂教学永恒的主题。有效备课,是完成思想政治课的知识传播、能力培养、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四位一体”任务的前提。

一、 有效备课的迫切性

我曾随堂听一位老师的课,一堂课下来,发觉她的课条理不清,知识呈现逻辑不严密,原来她的课件是从网络下载的几个课件东挪西凑凑成的。由于所讲内容案例不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取或舍,周密备课得来的,自己讲了什么都不很清楚,更不要说这堂课的重难点,教学的有效了。随着科技进步带来信息的高效利用,“网络教案、课件”随之应运而生,有些教师忘记教材,教标,脱离了自己学生的实际“拿来主义”的所谓省时省力的备课法,效果可想而知。

台上几分钟,台下百日功。思想品德课具有知识传播、能力培养、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四位一体”的任务。有效备课是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备课是教师上课前进行的思考、设计准备工作。善于思考,才有可能对各种情况有所准备;有所准备,才能做好工作,才能防患于未然。作为教师,不论其专业水平多高,对教材多么熟悉、经验多么丰富,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思想无比活跃的学生面前。都必须认真备课才能走上讲台。认真备课是教师师德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在教学中获得成功的必由之路。

二、有效备课的关注点

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实现确定的教学目标。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决定教什么,不教什么,以及怎样教。凡是与教学目标无关的或不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讲授内容和教学方法,要勇于舍弃。如某位老师的课前导入就用了13分钟,看起来很周全,但有一种千篇一律,面面俱到,目的不明确,时间分配不合理。忽略教学目的的决定性。4项学生活动精选其一作为导入会更利于这节课后面内容、重难点的目标完成。那种讲课千言,离题万里,看起来很热闹,而目的却达不到的情况,往往和教师备课的指导思想不当有关,因备课不太重视教学目的的决定性,因而遇到一些和教学目的无关的自己却感兴趣的,就不忍割爱讲给学生,从而影响了效率性。

三、关注备课的发展性

一朝教案永恒适用,忽略备课的发展性。生活发展着、变化着,不同届的学生的知识面、生理、心理、能力也在变化着、发展着。在教学中,我们应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学生的个人交往生活、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才能激活思品课,使思品课因生活而生辉。这次授课完成之后,下一次教师再讲授同一内容时,教案就不能原封不动地拿起来再用。因新闻背景、国情国策,教学要求、教育对象等都在发展中变化,对教案进行调整、修改、补充、完善。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的备课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一年365天都要保持敏锐的时政触角,观察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随时记录与思考,这也是备课的发展性。

四、关注教材、课标、学标内容的规定性

在备课中,有些老师无意中丢开教材,丢开课程标准,丢开学业质量评价标准,随便下载或其它途径找来一个课件,或再修改一下那个不够精彩热闹的地方。这样的备课,即使拿来的课件很优秀,你也上不出效果,因为组织者本身对教材、教纲、教标吃不透,怎么能驾驭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呢?这种脱离教材内容、教纲、教标的规定性的低效教学现象首先就是备课不到位。

教师在教学中所教的内容,要以教材的内容为中心,围绕如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标准要求来准备教学内容。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是允许对教材所规定的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和充实。记得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政治科胡志桥老师在基于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课堂教学研讨会上说过:标准化教学,具体化表达,多层次达成。

责任编辑 邱 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案课件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立定跳远》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