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做人乃德育工作核心

2014-11-24刘进裕

师道·教研 2014年9期
关键词:远大理想道德规范做人

刘进裕

一、学会做人的必要性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指出:“委员会从它举行的第一次会议开始就坚决地重申了一个基本原则: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们学会做人,实现个人全面发展。”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我们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一致提出,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人都做不了,还做什么事,只能做坏事,只能害人。古今中外,“学会做人”都是教育的重要命题。学会做人,是人类教育的永恒主题,不变的使命。

二、学会做人的内涵

做人的内涵是很广泛的。我认为做人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有德、立志、守纪、有用。有德是指具备必要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水平,形成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立志是要树立远大理想,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不断奋斗;守纪是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的规章制度,规范个人的言行,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和信用环境;有用是指要做一个不断推进国家、社会和人民利益实现的积极推动者。

三、怎样学会做人

(一)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办学以人为本,做人以德为本。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能力不足,责任可补;责任不够,能力不能补。为此,必然要求我们引导青少年学生自觉学习有关道德规范的规章制度、文件及其精神,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的引导教育、自我教育和约束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水平,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例如我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时,都会依据不同情况组织“我与道德规范”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001年12月组织学生学习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了“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2004年4月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在爱国情感、基本道德规范、基本素质等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也紧跟形势的发展,在2006年4月组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学习了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的荣辱观,讨论了我们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否符合“荣辱观”,为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进一步明确了努力的方向。2014年3月学习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特别是针对青少年学生,要求他们进一步理解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的个人价值取向。

(二)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邓小平指出:“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因为我们国家正处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下一、两代是跨世纪的一代,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些人有没有崇高的理想,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只有树立起共产主义理想念,才会有坚强的精神支柱,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加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和国家在现阶段的目标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积极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为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不断地积累条件。

(三)树立法制意识和法治观念

在社会主义新中国,法是我国各族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是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代表。因此,青少年学生有没有法制意识和法治观念,就关系到能否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就关系到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他人的合法利益得不得到实现和维护。因此,每个学生都要自觉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维护宪法和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自觉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规范个人的言行,建设良好的社会秩序和信用环境。

(四)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有用的人

在以知识创新为标志的21世纪,人才资源将是未来世界的主要能源。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学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有用的人,是关系到现在和未来人才素质的大问题,这已成为学校德育关注的焦点。为此,必须要求学生:一要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二要有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三要有创新精神。

责任编辑 邹韵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远大理想道德规范做人
习近平论远大理想
做人要经得起“推敲”——担当不能靠“喊”
孔祥渊:“我”的出现有助于提升个体道德认同
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传统伦理道德现实价值研究
从零开始做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