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架起家校互通的桥梁

2014-11-24张志勇

师道·教研 2014年9期
关键词:每学期班主任制度

张志勇

家庭是塑造孩子健康人格的第一环境。多年来,我校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建设工作,并把此项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

一、抓队伍建设,提高家庭教育指导者的能力

1. 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让年轻的班主任能够快速成长,少走弯路,我们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指导活动,以提高班主任队伍的业务能力,开拓视野,改进方法,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的高素质班主任队伍。

班主任工作研讨活动。每个学期由级组里的“优秀班主任”组织召开了“面对面 解困惑”沙龙活动,让新、老班主任老师聚在一起,互相探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技巧,分享成功的喜悦,共商解决的良策。

文化论坛。每个学期,我们都会举行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和“让我们一起来分享沟通的技巧”两次文化论坛。大家在一起围绕主持人所提出的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都用身边的事例诠释了最高尚的师德:有的是老师一个学期连续好几次到学困生家里家访(李惠芳老师),有的是冒雨送学生回家,有的是学生因为顽皮受伤了,及时处理,还垫付医药费(薛主任等),一件件,一桩桩,细小之中见伟大,平凡之中见深情。而在“如何学会沟通”的讨论中,通过交流老师们明白了真诚是前提,方法是技巧,以心换心,这样才能与学生和家长沟通成功。

2. 家委会队伍建设

每个学年,每个班级通过家长自荐和班主任推荐,精心挑选出十多名经常积极支持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的家长代表组建成班级、年级和学校三级家委会。家委会成员明确自己的职责,每期参加一次座谈会,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把自己的家教经验传授给其他家长,帮助其他家长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二、抓制度建设,规范家庭教育工作的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的管理,确保家庭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和家庭教育质量的稳步,多年来,学校逐步建立与完善了各类家庭教育制度。

1. 亲子活动制度。学校开展了“在阳光下运动”亲子趣味活动、“讲文明、树新风”家庭礼仪知识竞赛、亲子读书征文赛、“庆六一”亲子游戏活动、感恩励志专家报告会等等,努力为家长和孩子创设交流与沟通的时间与空间,深受家长的欢迎。

2. “家长热线”制度。为了方便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学校和老师的电话号码都会向家长公布,老师随时接听家长电话,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家庭教育实际问题,听取家长对学校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3. 家访工作制度。家访是长期以来教师与家长个别交流的主要途径。为了提高家访的质量,学校要求每位教师都参与家访活动,每个学年,每班学生的上门家访率达100%。确保了教师在第一时间对自己的学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使家长在第一时间对老师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使家校能有效携手。

4. 家委会例会制度。由家委会主任和学校分管家庭教育的领导召集,每学期召开一次校级家委会例会,学校向家委会委员反馈学校开展的一些重要活动等,委员则向学校反馈家长的一些建议、提出新的举措等。例会制度推动了我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提升了我校家庭教育的质量。

5. 家长开放制度。每学期,学校都会举行一次半日教学开放活动。活动中,我们安排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队会课等学科的课程供家长听。家长们听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各项指标的评价。

许多家长认为这种教学开放活动非常好,对家长辅导孩子的学习有极大的启发。家长们普遍认为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学生的学习氛围浓厚,教师的准备工作充分,课上得很精彩。同时,家长对课堂教学也提出了一些非常好的建议。

有了制度就必须执行。根据制定的制度,学校加强了对教师的考核和反馈,每次家长学校活动结束,班主任都会认真的写活动反思;每次教学开放活动后,学校会对所有家长的评价进行汇总、总结;每学期结束,我们还会对所有任课教师的家访情况进行考核。通过制度和考核机制,规范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管理。

三、抓学习共享,提升家长的家教智慧

1. 积极转化优秀家庭教育成果。学校从网络、报刊、书籍等地方查找到了许多适合于自己学校家长的家庭教育成果,如《60名高考状元的家教奥秘》、《教你让孩子快乐的九大秘方》、《感恩励志成长宝典》等。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邀请教育专家来学校为家长现场授课。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促使家庭教育逐步走向科学化。

2. 每学期一期《学校·家庭》简报。每学期,学校都会下发一期的《学校·家庭》简报,让每位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让家长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学校,使家校教育达到同步,产生教育的合力。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每学期班主任制度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班主任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