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觉”的艺术家

2014-11-20

艺术汇 2014年7期
关键词:孙策自觉水墨

I ART:你和孙策是怎么认识的呢?

夏可君:最开始的时候,是由他的朋友同样是年轻画家引荐认识的,不过更重要的是孙策经常来听我在人民大学上的哲学课和艺术学的课程。而且是比较有次序的、很认真的来听,连续来听了一两年,我在文学院讲哲学、文学以及艺术史的时候经常看到他,经常一节课不落的听了大半个学期。除了东西方哲学,他尤其关注于中国画文人山水画和书法,从那时起我便对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I ART:这也就是孙策对哲学理解颇有见地的原因?

夏可君:对的,这些都是和他艺术创作的研究方向和艺术的追求是相关的。在我看来孙策在年轻艺术家中是非常“自觉”的艺术家,很认真的去追求和探索,有一种理论自觉意识。当代艺术需要一些自觉地、主动地对文化进行探索的年轻艺术家。

I ART:你写过一篇评论叫做《山水精神的余影重构》就是关于孙策的,孙策的画面语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

夏可君:我一直对山水画的当代转换很感兴趣,在艺术创作中是否存在着能把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和西方的风景画有对话或者说结合的可能性?在我们认识之前,孙策自己就对中国山水画语言转换很感兴趣和创作了一些关于文人山水的作品。我很喜欢元四家中的倪瓒,他作品中的图示令人着迷,这一点我和孙策不谋而合。倪瓒的山水精神,或者说视觉残留、他的图像、他的视觉记忆出现在孙策的画面中这一点十分吸引我。

I ART:但仅仅是对于传统的复刻是不够的,孙策对于水墨又添加了自己的理解。

夏可君:的确,再现或者说是复刻传统的山水形象是不可能的,在当代传统山水的生存环境已经不复存在。孙策的创作就把握住了这个关键的点,用新的语言保留了传统精神。首先他在创作材料上下了很大文章,油画并不是水墨,他找到了油画和水墨的对应点;其次在画面中他十分善用黑白灰的颜色则正好对应水墨的黑白两色;再就是在图像上他不再完整的呈现传统的山水图示而是经过他的理解之后以勾勒的形式去描绘再进行刮擦,这种带有抽象性质的涂抹会在画面中呈现出一种残影的效果。这也就是我说的“山水精神的余影重构”。

I ART:你认识孙策多年,孙策对你也是推崇备至。在这些年中你对孙策的影响和改变是很大的,可以谈谈他画面语言上的改变么?

夏可君:其实孙策最早期作品是十分激烈的,受里希特影响很深。作品多是一些抽象,视觉语言十分具有冲击力的画作。后来他进行了很长时间思考和探索,研究了倪瓒的山水、宋徽宗的花鸟等经典传统作品。怎么样把绘画的抽象性带到山水画里面来或者说保留传统图示的同时进行当代转换,他找到了一个独特的方式把传统花鸟也好,山水也好,转化为当代的绘画语言,画面中继承了对于传统中国文人对于自然的理解。

I ART:据我了解你之前与孙策并没有直接的展览等方面的合作,你是否有这方面合作的打算?是否会把孙策的作品和你一直关注的当代水墨主题作品进行一个比较、交流和对话呢?

夏可君:是有的,我想做一个关于西方风景画和中国山水画的对话。一直以来我多策划一些四十岁以上的成熟艺术家展览,年轻艺术家展览相对策划比较少,但同样的年轻艺术家对于山水和水墨性的探索也不可忽视。未来当代艺术中,水墨必然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这个水墨不仅仅是水墨绘画,而是“水墨性”。“水墨性”不是一个创作方式而是一种在艺术手法之外的世界观。(采访/编辑:张磊)

猜你喜欢

孙策自觉水墨
赛雷三国
水墨
孙策和吕范
水墨人物
浅谈认同危机语境中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觉
《诗观》中邓汉仪诗史观的自觉
萌女巫与魔法猫
公众道德自觉的培育研究
当代水墨邀请展
水墨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