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邮古城传统民居形态特征及成因初探

2014-11-15吴建勇

中国名城 2014年11期
关键词:传统民居形态特征高邮

摘 要:基于相关文献、实地考察与测绘,利用归纳分析的方法,从平面布局、高度变化等方面,对高邮传统民居的平面组织特征进行了概括和分析,并选择木架构、大门、墙、屋面等具有代表性的部位对其细部特征进行概括分析。进而从自然、社会环境等角度对这些特征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旨在形成有关高邮传统民居研究的初步资料,并希望有助于相关研究的开展。

关键词:高邮;传统民居;形态特征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11-66(8)

京杭运河是研究我国东部地区传统民居类型区化及南北演化关系的重要空间线索,而主体处在南北传统民居形制及造型交汇带的江苏长江以北段则是这条线索中的重要区域。这段运河沿线的传统民居不仅饱含着丰富且多地缘性的建筑信息,更呈现出对外来建筑技术及文化的多元化吸收及内化表达,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高邮古城就是上述区域中一座有着两千余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至今“保持着明清时期就已形成的街道架构和布局特征”,以及“多个朝代的历史文化信息”[1],是苏北地区保存传统民居数量及规模较大、总体完整度较高的一座城镇。对它的研究不仅是构建江苏传统民居完整风貌的重要补充,还对开展运河沿线传统民居比较研究有积极意义。但是,长期以来,高邮地区的传统民居常常因为风貌上“不南不北”、造型及建筑技术上“无甚特别”,而得不到重视,相关研究成果也比较鲜见。

本论旨在形成初步资料,以便后续研究的开展,同时抛砖引玉,希望能促益高邮及苏北传统民居保护和基础研究工作的开展。

1 高邮概况①

高邮地处江淮平原、里下河腹地,市域水网密布。高邮城西一堤之隔便是京杭大运河、河西岸则是高邮湖。

“公元前223年,‘秦王政二十四年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设高邮县。后经历代沿革,至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县级)。1995年高邮列入第一批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2]

古代高邮城的发展因“‘邮而缘起、依赖水而又受患于水、城址历两千余年”[3]。

高邮区域内的现存传统民居主要集中在现高邮老城区(古城范围)(图1)。并高密集性的分布在历史街巷两侧。其中成街区完整保存的有南门大街、北门大街、焦家巷3个片区(即图1中传统风貌完整度较高的区块)。

2 特征分析

2.1 院落

高邮传统民居大体分为前店后宅、家庭作坊、单纯住宅3种。其中单纯居住的建筑群落比重最大,分布也更广。

2.1.1 平面布局

民居院落主要通过若干单元(院)进行群化组合。院落关系直接决定了高邮传统民居的建筑群落关系(图2、3)。

院落一般以正院为核心单元,并以其中一进正院为主进行延伸、组合;以南北向延展或主要延展方向的居多。连续多个正院会形成一条相对的轴线,并且连进院落一般规模都比较大。同轴连进正院数最多达到3进时多会用夹院或其它院间开。单进正院间以内门或分进院门、夹院、过道为纽带构成一个有机群落整体。

正院为井院形制,一般由正屋(面阔三间或五间)、厢屋(两厢或一厢)、檐廊或檐阶、井院构成;大多数民居中厢房的后檐墙与正屋山墙在一条轴线上;院身相对较小。

2.1.2 高度变化

一组院落中,各建筑部分(除街铺、作坊)的高度有着严格的秩序尊崇,由高往低依次为:正屋、正院厢房、门屋、外厢房、院墙。其中,厢房高度最高不超过正屋金檩处屋面高度,院墙高度一般与正屋檐口相当或更低。连续几进正院的正屋高度一般不会超过主院正屋的高度。这样整个院落间就形成了一个富于变化,但又井然有序的天际线节奏。

与上述建筑高度相对应的是地面高度变化,一组院落中的地面高度一般遵循下列规制,由高到低依次为:正屋处最高,其中堂屋处又低于左右两房地面(两房地面多用木地板架空,以防潮);然后是正院的东西两厢,两厢如用于子女居住可以比堂屋地面高,亦或与堂屋左右房地面等高(但不能超过);正院门屋或入口过道;正院地面;外厢室内地面;门屋含过间地面;外院及其它院地面;巷道。总体来说:内比外高、主比从高。这种规制又与空间中的“公”、“私”分区相呼应:凡公共区一定会比相邻私密区地面低。这种做法至今在当地自建房及商品房装潢中有所体现。它不仅有建筑排水功能上的实际意义,亦有其社会文化层面的解读性。

2.1.3 其他方面

民居中正院一般没有较大植物,主要是因为院身不大所致。

院落中一般会有水井,井口的位置看似随意,但却一般不会设在正院内②。此外,关于这些井还有一种非常特别并比较普遍的设计:井口穿墙而设或半嵌于墙内,见图4。这主要是因为一处住宅井眼,往往在住宅选址时就由风水先生敲定,如无新生的忌讳是不会轻易改动的,即便将来建筑扩建到此,也是后来建筑依据井口来设计。

2.2 建筑细部

“城区民居一般遵循明洪武二十六年(1397年)的定制:凡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今存的传统民居,最早建于明中期,距颁布定制已150多年,但仍严格遵守定制,无论主人官阶多高,资财多富,一律三间一进,结构是5架梁,前后用轩成单步梁,没有一处7架梁例子,即便到清代,建一座5间一进的住房,也只是在三间房两边各接一个套间”[5]。

2.2.1 木构架

高邮传统民居多为砖木混合结合,以其中正屋为例,外围一般为两侧山墙加后檐墙,主立面多设计成凹肚,除窗下可能设砖砌槛墙,其余部分多为木结构;内部一般为纯木结构。

堂屋两贴设木壁板或隔扇分间,梁架主要有抬梁式、抬梁与穿斗结合式两种形式。抬梁式一般用于正贴,并多见于规模较大的院落正屋中;抬梁与穿斗结合式多为趋于抬梁式的变体。endprint

梁架脊瓜柱两侧、金瓜柱接5架梁处多为重点装饰的部位,其中接脊檁处会出现抱梁云或山雾云装饰,少部分案例中安装木制莲花墩或直接在柱身雕刻造型;后金檩或后下金檩下多设有木罩壁,讲究的会做成镂空雕或花棂;梁身扁作或圆作,梁肩一般有卷杀,接柱处多内曲挖底,扁作梁身下边接壁板处往往也作内曲,以使结合部厚度渐趋一致,出柱端做成云纹挑尖。梁架正贴亦常见设中柱(图5),梁身为扁作,由此原三架梁则被分为两个单步梁、五架梁则被分为两个双步梁。

至民国中期以后,梁架渐简:首先梁身多为圆作,且梁、柱径变小,梁肩卷杀渐缓或基本没有;其次,抱梁云、山雾云、柱头部位的雕饰渐无,但挑尖依存,只是纹饰简化且不及以前精细;再有,梁架的结构——包括构件种类及总数,更加简化、紧凑、实用,且檩与柱的结构关联更加直接,梁构件的尺度明显变小;椽的举折渐无。

堂屋两贴以纯木架构建造的方法在当地自建房中一直沿用至上个世纪80年中后期。

2.2.2 大门

大门及仪门在整个建筑组群中的地位突出,也是最能综合体现高邮传统民居造型气质的部位。这类门有屋宇式和墙垣式两种,其中又以屋宇式居多。并可依据檐部出挑方式分为3个极具代表性的类型:即木椽加飞子出挑门面(图6)、砖仿木结构出挑门面(图7)、叠砖出挑门面(图8)。其中前两种为大出挑。

作砖仿木结构出挑时还有一种设砖仿木檐柱的样式(图10)。配以此种做法的门面,其门额位置多有条带分层样式的精美砖雕装饰,但多以花草或几何纹样的浅浮雕为主(目前仅见1例镂空高浮雕带人物鸟兽造型的案例:人民路50-2、3号)。此外,门墙下边与门踏相仿高度的位置也会有砖雕装饰。

2.2.3 墙

墙就使用部位来讲主要分屋墙、院墙、影壁、封火墙,而屋墙又分为两面山墙、后檐墙。

2.2.3.1 屋墙及院墙

山墙一般分上中下三段。上部:即砖檐(图11),由上而下依次为边托条(又叫披水③)、捕风砖(又作博缝)(较北方的窄很多)、拔檐砖(1-2层,接捕风砖的那一层多为半混),山墙两端接前后檐处多叠涩砖出挑,山墙前檐端面如果不接其它院墙、厢屋后檐墙等,会在叠砖下设垂直于地面的戗砖;中部:为墙身,多为实心墙,有些墙身会有锚钉,内接檩、柱,锚钉外有圆环,圆环间可穿拉绳索,主要用于加强建筑结构的整体性④;下部:为裙肩(又叫下碱或下肩),会厚出墙身,高出地面30-50cm不等,如果室内地面有架空层,一般会在裙肩处设透气孔,考究的裙肩做法还会把最上一层砖边角刨切或再分成上下两段,最下一段又会较上一段厚出一点。

高邮传统民居后檐墙(图12)多为封护檐墙,与山墙的主要区别在上部,一般会设3-5叠砖出挑,下或直接接墙身,或加捕风砖、拔檐砖接墙身。

正屋山墙和门屋山墙,考究的会在捕风头饰以圆形浅浮雕砖雕,浮雕造型虽比较质朴,但题材十分讲究:多用象征春、夏、秋、冬四季的兰、荷、菊、梅等花卉纹样,但花卉顺序因户而异。

院墙由下而上分裙肩、上身(即墙身)、砖檐、墙帽4个部分,砖檐造型一般会与相连的山墙或后墙一致,墙帽多做成两坡面加脊的形式。

院墙与房屋墙面相连,有3种大的类型:压正屋檐、对接、顺接。

2.2.3.2 封火山墙

高邮传统民居建筑密度大,但封火墙的使用并不普遍,设封火墙的,高度也有限⑤。封火墙就具体造型而言有:台阶式、观音兜等。与很多地方的观音兜不同的是,这里的观音兜形式意义远大于功能作用,因为做成这种样式的其本身并不高出,只是在山墙脊部高出宽1m左右、高40-70cm左右的封火山,而且与山墙形成的总体线条也不像苏南观音兜那么柔和(图13)。

2.2.4 屋顶

2.2.4.1 屋面

屋顶多为硬山,一般会以屋脊分成前后两向的坡屋面,此外,民居中也会偶见歇山、叠屋面、勾连搭、卷棚等(图14),其中叠屋面多用于街铺的二层或进深较大的建筑,旨在加大室内采光。

硬山坡屋面分反曲和平直两种,反曲屋面多出现在门屋、正屋等一些重要的建筑上,但曲度变化很小:分木椽举折起曲、木椽依据梁架压弯起曲、椽上构造起曲,其中第一种居多,形成的侧面曲线视觉上十分柔和。

屋面一般无垂脊,只在相应部位起石灰加麻刀抹面的平直边陇(又叫稍陇),或直接用盖瓦1-2陇,一般无排山沟;山墙座中处设“滴水座中”;前后檐用花边瓦当或用石灰直接封头、当沟下端设滴水。

正屋与厢屋屋面多合(读“gi”,平声)漏,衔接处做斜天沟,正房与厢房顶部会有1檩以上高差,但檐口等高,并形成拼角。

2.2.4.2 屋脊

屋脊是区分房屋在院落群中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中尤以正屋屋脊(即正脊)最为讲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形制为带陡砖的类似“通脊”⑥的做法(图15),自上而下一般由:扣脊、叠砖压通(瓦条)、通脊(陡砖)、叠砖线脚(瓦条)、正当沟组成。

屋脊有一条式、两分式、多段式。一条式多用于厢房,脊身平直;两分式多用于正屋、门屋、独立过间处;多段式则由两个以上一条式或两分式屋脊构成,多用于两种情况:一是下有门或过道,且屋顶无高差变化,主要在视觉上强化下面屋间的功能差异;二是多间联排,为了区分正屋(一般3间)与其它房间的地位或功能差异(这也是一种不越制的变通做法)。屋脊两端(龙头)分起翘和不起翘两种,起翘下多用小瓦或灰浆做成具有吉祥寓意的造型。此外,屋脊中还有一类装饰:在脊端、龙腰的正、背面身(或只做正面)做贴雕(图16)。

屋脊两端一般不出山墙的外侧轴线,而且很多都止于山墙内侧轴线(其中有一部分是因为原来有封火山的缘故),这样就使建筑造型的内敛气质更加明显。

3 特征成因

高邮传统民居整体给人以南北兼收、朴实内敛、循规蹈矩的气质感受。在它们身上能发现很多南北方传统民居中的典型形制或细部造型,但是这种南北兼收不是简单的移植和累加,而是高度内化后的本土性表达。朴实内敛是这种“内化”的审美取向。比如这里的传统民居在造型上基本都是一种往里收的感觉,建筑的线条关系较为柔和,建筑装饰少且相对含蓄,即便少量发现较为复杂的建筑装饰也多集中在不易被人察觉的地方,而且是比重较小的局部。与朴实内敛的造型意趣相呼应的是蕴含民居空间中的循规蹈矩建造态度。比如这些民居大多不越制而建,诸如等级观念、风水、宗教、封建礼制等方面的遵从多。endprint

那么是什么样的因素促使高邮传统民居呈现上述形态气质呢?

3.1 自然区位因素

早在“周敬王三十四年(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6],就经过高邮境内。可确证的至少自唐代,高邮城就已是今日依湖傍水的空间位置条件。另外,高邮在多个朝代又是南北官方通讯的重要驿站。因此,其历史上客商往来频繁,对外信息交流相对比较便捷,来自不同地区的建筑技术和文化很容易注入到这来,这为其民居造型的南北兼收提供了可能。而高邮又处于南北气候交汇带:“冬季时间约为143天,候均温度小于或等于10摄氏度,夏季平均为97天,气候均温度为大于或等于22摄氏度……1953 -1985年年平均气温为14.6摄氏度”[7],同时具有南北方的气候特点,这就促使南北建筑技术与语言在此交汇并融合的可能性变成必然性。

此外,高邮地处冲击性平原,建筑用的大型木材资源相对匮乏,多依托水运交通从外地输入,而砖瓦本地虽产,但本地多雨潮湿的气候和砖瓦生产所需燃料及土地成本,使它并不很廉价,而能用作细部雕、刨的精制砖瓦就更不便宜。同样由于空气潮湿、多雨雪天气、且冬夏温差范围相对大等气候因素,过于繁琐或纤细的外部装饰并不适于长期保存。而经常性发生的水灾,使建筑被浸泡而倒塌或损坏的情况多有发生。这些都决定高邮建筑必须在围绕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寻找一种更为节约致用的形式。

3.2 社会人文因素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人们对建筑有着非同今人的等级认识,而高邮属南北交通要点,这个地方的建筑一旦超乎规制很容易被发现,这就在主观上为高邮民居提供了趋向朴实内敛和循规蹈矩形态基调的动力。

此外,高邮历史上又是水患不断。翻开这座城市的历史,会发现它的建设发展几乎与对水的抗争紧密交织,在长期的地貌演化及与洪水抗争的过程中,运河及高邮湖更渐成悬河、悬湖。历史上水漫全城的经历很多,古代高邮民众多数有修河、防患、受灾的往复经历。长期处于这种现实环境压力下并长期与洪涝抗争的经历,促使高邮人笃信宗教⑦,并有着对生存环境的敬畏之情。

这些交织在一起,久而久之便演化成一种自觉约束、崇尚质朴的文化心态以及柔韧、谦和、循规蹈矩的人文性格,这种心态和性格又由于认识局限性和封建社会等级观念影响,外化成形制上的“讲究”和对“秩序”的尊崇。

上述这些因素很自然地促使高邮民居在汲取外来经验时,必然是取其致用、去其浮饰并必须“本土化”,即技术、材料、形制及人文内涵上的本土化,从而最终形成其地方特质。

4 结语

高邮传统民居以朴实内敛的审美取向、循规蹈矩的建造态度,通过不断结合自身条件和需要吸收并高度内化外来建筑语言,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造型特色。

它们是遵循自然而又对抗自然的产物、是人与自然长期而稳定的互化结果、是以自然为基础的物质生态和以人为基础的人文生态互动而趋于和谐的关系始然。自然环境被人文环境高度应答,二者共同作用,催生并演化出一套复杂而极具特点的空间哲学和审美基调。

尽管这些传统民居中很多建筑形制及细部造型的原型区不是这里,但是这种吸收后的本土化表达同样具有极高的认知和引荐价值。保护好这些民居不仅是在延续这座城市的经久记忆,更是在保护一种人居文化的多样性表现和实践经验。

(注:文中图片均为本文作者拍摄、整理或绘制。)

注释:

① 吴建勇:《高邮古城空间演化、现状及特色研究》,中国名城,2014年第3期,第49-55页。

② 从功能角度讲,正院主要用于主家居住,设水井一方面会使本来较小的正院空间显得更局促,并给主家生活带来不便,另一方面,则会加大微环境的空气湿度。

③ 披水在北方传统民居中,多用砖,并在出山墙部分的上皮砍磨成向山墙外侧的坡面;高邮传统民居一般用较薄的望砖,不作向山墙外侧的坡面。

④ 高邮多雨、很多房屋的地基相对松软、而砖砌墙本身结构的整体性就差,墙身用锚钉加固是一种增强墙面自身、墙身与木架构整体性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同样的做法在苏南、苏北多处地方可见。

⑤ 高邮之所以在建筑密度很高的情况下出现这种“不重视”建筑间的防火因素,原因有四:一、建筑本身多硬山,每个建筑之间实际上就被不易燃烧的砖瓦分隔开了;二、相邻建筑之间屋面多高差相错,两屋面高差部分的墙实际上已经发挥了风火墙的作用;三、高邮的每进院落本身就比较小,过高的山墙,会使院中的视觉相对更加封闭、此外还会对采光产生影响;四、由于空气潮湿、院身较小,四周过高的封火墙并不利于通风、透气。

⑥ 该类屋脊的正屋屋脊有明显仿大式琉璃屋脊的痕迹,比如,文中所述的叠砖线脚,如果是2层,则上一层形制上类似琉璃屋脊构件中的“大群(色)”、如果是3层,则最上一层形制上类似琉璃屋脊构件中的“黄道”。

⑦ 历史上高邮“境内曾有45座大寺、67座庙、261座庵、7座斗坛、7座塔院、2座阁、13座宫、8座殿、2座念佛林、5座念佛堂、4座塔、8座祠、7座观、6座社,合计442座。大小庙舍6000余间”[8]。现存宗教建筑中历史最久是唐代的镇国寺塔。时至今日,经修复现存、具有一定规模寺庙就有4座、现存以宗教场所名称命名的巷道有18条。此外,仅城内的宗教场所就包含了佛教(居多)、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多个教别。

参考文献:

[1][2][3][4] 吴建勇.高邮古城空间演化、现状及特色研究[J].中国名城,2014,(3):49-55.

[5][8] 陈培,王广权.高邮市建设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196;202.

[6][7] 高邮县编史修志领导小组.高邮县志[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13;124.

责任编辑:王凌宇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统民居形态特征高邮
好歌好酒好高邮
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形态特征
看千帆竞渡,数高邮风流
——高邮博物馆精华演绎
浅析对嫌疑立体足迹形态特征的提取技术与生物特征辨析
和田传统民居格扇装饰初探
基于豫西传统民居文化传承下的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研究
网络互动类综艺节目的形态特征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梅山传统民居装饰纹样的审美及文化内涵
福建南音音乐形态特征与传承探讨